营收不断增长之下,丰田更无心电动化转型。
5 月 8 日,丰田汽车公布了 2024 财年的联合财务报表,在销量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丰田营收和净利润再创新高。
财报显示,丰田和雷克萨斯在 2024 财年共售出 1027 万辆新车,同比下滑 0.3%,但是营收却达到了 48 万亿日元,同比增长 6.5%,净利润更是达到 4.76 万亿日元。
在 2024 年遭遇一系列问题之后,丰田汽车并没有出现经营上的问题,反倒指标不断向好,成为众多全球车企中表现最好的,而且依然保持着全球第一的身份。
短短的半年时间,丰田就走出谷底,逆势上扬,成为了 2024 年最赚钱的车企,这背后是丰田在燃油车市场的实力体现。
全球布局
根据丰田的财报显示,其核心增长点依然是混动车型(HEV),在 2024 财年销量提升了 32.1%,占丰田全球销量的 34.8%。
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这些中国新能源车企发展滞后的市场,丰田混动车型成为了当地最经济的选择,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导致的涨价。
在看到混合动力带来的市场优势下,丰田计划不断加大混合动力车型的投入,近日有消息证实,丰田在卡罗拉车型上将放弃燃油版,全面转型混合动力,同时还将提供四驱版本。
在欧美市场还处于燃油车向电动化过渡期的状态下,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迅速地抢占了市场,成为丰田面对市场转型下重要的压舱石。
得益于丰田的全球化布局,丰田的营收并不依赖单一市场,仅北美市场就贡献了 25% 的销量,而且由于北美汽车市场的相对保守,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甚至还能加价售卖。
更重要的是,全球化布局让丰田能够以更低的劳动成本来制造汽车,例如在北美市场销售的多款车型都是在墨西哥生产,根据奥纬咨询的研究表明,每生产一辆汽车的劳动成本,墨西哥不足日本本土的一半,更远低于美国和加拿大。
这对于本就擅长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的丰田汽车来说,更是将全球化优势发挥到极致。
根据财报显示,丰田金融业务实现营收 4.48 万亿日元,同比增长 28.6%,更是贡献了 6835 亿日元的利润,为全部业务中增长最快,特别是在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务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销量下滑带来的损失。
另一方面,得益于日元汇率的浮动,丰田在财务换算上能享受非常大的优势,在日元汇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仅汇率一项就给丰田的利润带来了超 5000 亿日元的增长。
整个海外的营收占比超过 55%,证明丰田作为全球化车企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成功,但是随着关税政策的挑战,贸易保护的影响,丰田也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危机四起
可以看到丰田的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远高于本土,但是在利润方面,却还是本土提供了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财报显示,丰田在日本本土经营利润为 3.1 万亿日元,占总利润的 65% 以上,而营收占比接近 40% 的北美市场,经营利润仅有 1000 亿日元,同比上一年度下滑 78.5%。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关税等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丰田在财报中将北美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各项费用所增加造成的。
对于 2025 财年,丰田预估将会出现 20% 的利润下滑,仅目前 4-5 月份就将带来超过 1800 亿日元的利润损失。
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关税政策,丰田从 2023 年就开始分批向北卡罗来纳州的动力电池工厂追加投资 80 亿美元。
同时因为关税范围的扩大,丰田不仅需要自己在美国扩大工厂生产规模,进行产能搬迁,更要支持供应商网络进行投入,形成相配套的产业链,据统计自 2018 年以来,丰体支持供应商在美国的投入超过 285 亿美元。
但是从销量来看,丰田的电动汽车销量在 2024 财年仅售出 14.45 万辆,占总销量的 1% 左右,短时间内投资和收益之间将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主要还是归结与丰田在电动化布局的落后,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丰田的电动汽车完全没有影响力,失去了竞争优势,叠加上燃油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不断萎缩,丰田几乎失去了发展电动汽车最好的机遇。
在日本国内,丰田虽然称得上一家独大,但最为行业带头人,更需要承担起整个汽车产业的兴衰,为了保证上游供应商的利润,丰田不得不提高零部件的采购价格,这导致丰田在 2024 年损失利润超 1500 亿元。
为保证日本汽车供应链的稳定,丰田只能违背经营规律,不断采购本国的供应商产品,而这些供应商在最近几年来却不断爆出丑闻,让丰田一次次来为这些错误买单。
总结就是,丰田虽然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市场优势,和全球化布局为其提供短期支撑,但纯电动转型的滞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供应链风险构成显著挑战。
仅靠燃油车时代带来的优势,已经很难支撑丰田继续保持高盈利,但是作为丰田的核心人物,前任社长,现任会长的丰田章男还在不断表达对燃油车的看好,甚者提到 " 若生产太多电动汽车,反而会增加碳排放 " 这样的论调。
这样守旧的观点如果依然存在,那么丰田可能将会永远失去在汽车电动化上的追赶,未了短暂的明天,而失去更长远的未来。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