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微信电商终于推出了首个针对短视频带货场景的专项激励政策。
据了解,近日微信小店启动带货短视频激励计划,提供流量扶持和电商成长卡双重激励。具体而言,此次活动期间,微信小店商家或微信小店带货者发布带货短视频,就有机会获得平台额外流量扶持。同时如果带货短视频产生订单、并成功结算,微信小店商家或微信小店带货者还可获得奖励基数 *1.5% 的电商成长卡流量奖励,用于带货短视频加热。

那么是腾讯真的不重视微信的电商业务吗?其实恰恰相反,在腾讯 2025 年前三个季度财报 " 业务回顾与展望 " 章节的第一条,都与微信电商有关。在不久前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中,腾讯方面也明确释放出了持续加码电商的信号,例如未来将推出专为电商场景打造的 AI 智能体,深化 AI 技术在选品、推荐、交易、服务等电商全链路的融合应用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电商迟迟不推出带货短视频激励这样的扶持政策,或许是不想随大流、一味跟随友商的脚步,想要探索更多类似微信小店推客这样、基于自身特征打造的带货机制。
那么为何微信电商如今又要推出带货短视频激励了呢?
首先从这项激励本身来看,其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参与门槛低。据了解,无论是针对商家还是带货者,这一激励计划均无店铺评分或星级要求,唯一的硬性条件是视频号需开通短视频带货功能。而且从 " 按增量返还 " 的奖励设计来看,该激励对新入场者有特别扶持,越是新入场、增长快的商家和带货者,就越容易拿到更高奖励。

更进一步来说,虽然基于 " 走出自己的路 " 这一导向,近年来微信电商相继推出送礼物、拼着买等功能,但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以送礼物为例,虽然上线之初曾引发诸多关注,甚至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个 " 红包 ",但事实已经证明,其十分依赖特定的消费情境(如节日、生日等),而不是商家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优势。
虽然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年会上,腾讯 CEO 马化腾就曾谈到微信做电商的思路,表示微信要用 5 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去做一个电商生态连接器,发挥社交的力量,讲究慢工出细活,要做成精品。但问题是,彼时即时零售大战尚未完全展开。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腾讯对电商业务的重视程度无需质疑,他们也多次在财报中提到 " 微信小店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直接带动相关收入提升 ",但已经许久未曾公布电商业务详细数据。作为对比,同样是处于探索阶段的小红书电商,至少还会发发大促战报。或许对于电商业务怎么做这个命题,腾讯有自己的节奏,但这份 " 沉默 " 难免会引发外界的质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微信电商突然近乎反常地打出带货短视频激励计划这样的 " 基础招 ",或许就意味着妥协的开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