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什么东西最热,除了已经屹立潮头三年的 AI,接下来就要数 " 漫剧 " 了。今年上半年,漫剧市场展现出媲美短剧的魔力,有数据显示其半年时间流水规模就翻了 12 倍,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 200 亿。当漫剧有望成为下一个短剧时,各大厂商也开始集中发力。

而且腾讯也已经悄然入局,先后推出 " 火星动漫 " 和 " 火星动漫社 " 两款漫剧小程序。
但有趣的是,就在其他大厂抢滩漫剧时,吃到了先发红利的抖音却开始 " 踩刹车 "。日前抖音版权中心发布了一则关于漫剧分成系数调整的公告,其中涉及仿真人短剧、2D/3D 漫剧、沙雕漫和动态漫剧。

漫剧火了不到半年,行业领头羊就已经表露出推动内容精品化的态度,可短剧即便是到了今天,精品化依然还遥遥无期。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漫剧用几个月时间就走完了短剧三年的路,精品化反而更有可能先在漫剧赛道成为常态呢?
但漫剧的精品化并非用户审美品味提升的缘故,而是平台有意为之。需要注意的是,漫剧与动漫并不是一回事,它的受众不是大家认知上的二次元,其核心受众其实是网文读者,所以这也是当下漫剧 IP 改编通常是围绕玄幻、仙侠,而非日式轻小说的原因。

" 不用带脑子看 ",就是相当多主打搞笑诙谐的沙雕漫、静态漫吸引观众的核心驱动力。以至于不少观众对于抖音此次调整漫剧品类系数的决定感到费解,毕竟 " 与其将就着看质量低还违和的 AI 漫,不如直接看精心制作的沙雕漫。"

现阶段甚至在沙雕漫赛道已经出现了专门接手 " 承制剧 " 的外包商,他们会从头部玩家手里接项目,来赚取内容制作费用。这时候为了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承制方就会选择与高校合作,将动画相关专业的学生当作劳动力。如此一来,沙雕漫的制作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毕竟想想也知道,热门且无版权风险的表情包和文本其实极为有限,所以沙雕漫陷入同质化竞争几乎无法避免。更致命的是,沙雕漫的同质化会使得其陷入死亡螺旋。即便真人短剧其实也是将 " 霸道总裁爱上我 "、" 龙王归来 "、" 甜宠娇妻 " 等题材反复拍,但演员出镜表演带来的新鲜感总归还存在。
但反观沙雕漫,当演员、剧本全都同质化后,观众就只会感受到乏味。简而言之,在平台看来,有着巨大版权风险的沙雕漫、静态漫已经是 " 落后产能 ",将其出清、并把资源投给想象空间更大的仿真人漫、2D/3D 漫才是正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