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AI 能精准识别妇科早期肿瘤、智慧调度诊疗资源、提前预测化疗毒副反应……妇产医疗会迎来怎样的变革?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智汇妇产数创未来 " 医疗人工智能大赛决赛开赛,26 支队伍聚焦妇产医疗核心需求同台竞技,用前沿 AI 技术破解妇产科诊疗、管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
" 智汇妇产数创未来 " 自筹备以来,吸引了来自医院临床、医技、管理等各条线的 51 个项目报名参赛,最终 26 支队伍凭借创新性、临床价值与转化潜力脱颖而出。

针对医院运营中的瓶颈问题,智慧管理组 6 支队伍精准破题,用数智创新为医院管理注入强劲动能。
" 基于 AI 的妇产专科医院运营大数据智能体 " 项目打破诊疗、财务、设备等多系统数据壁垒,通过构建可视化大数据智能体,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实时支持。
瞄准医疗质量安全、单病种综合运营、病历质控、妇产超声检查需求量大、患者与医生匹配失衡等医院运营痛点,来自行政管理条线的 6 个团队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助力医院高效、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智慧服务赛道还集结了 "AI 驱动的孕产妇心理健康数字化工具开发与验证 "" 基于小红 AI 的妊娠期糖尿病智能诊疗与质控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 "" 基于动态迭代孕期参考标准的智能妇产科导诊与产检数据分析系统 " 等孕产服务项目。
此次决赛专门设置了智慧医疗赛道,15 个项目深耕临床核心场景。
在妇科肿瘤诊疗领域," 多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在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决策辅助中的应用 " 有望打破多学科会诊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实现类脑高效决策。
围绕宫颈癌患者从筛查到康复的全周期智能路径,还有 " 宫颈癌多源多模态医疗大模型中西医协同大样本数据全周期智慧诊疗方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宫颈细胞学 P16/K16 双染智能识别系统开发 " 等多个项目参与此次决赛。
此外,手术智能导航、临床辅助诊断、康复评估管理等数个具有强烈临床导向的项目,将精准解决妇科微创手术、产后康复、围术期安全等细分场景的操作难点。
" 多模态预测产后抑郁模型 "" 妇产科疾病精准用药智能决策平台——赋能母胎安全与妇科个体化治疗 ""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盆底肌智能评估模型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等系列项目,从心理守护、用药安全到产后康复,构建起了全链条生育保障体系。
专家评委组围绕技术可行性、医学规范性、落地转化潜力等方面进行深度考察并现场提问打分。来自阿里云、钉钉(中国)、华为、卫宁健康等 16 家企业代表根据项目技术创新性、市场应用前景等进行提问并举牌表达合作意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徐瑾表示,通过构建 " 大人才 " 格局、完善创新孵化机制,医院探索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场景应用的良性循环,完善从项目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数智创新实践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