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格隆汇 23小时前

从指数调整看创新药机遇,银诺医药 -B(2591.HK)入选恒生综合指数背后的板块逻辑

近日,港股指数成份股调整落下帷幕。

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的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季度检讨结果显示,银诺医药 -B(2591.HK)成功跻身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于 12 月 8 日(星期一)起正式生效。这一调整不仅为银诺医药后续纳入港股通奠定关键基础,更标志着其投资价值获得指数编制机构的权威认可。

事实上,银诺医药的这一进展,可以看作是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 " 短期受情绪扰动、长期向价值修复 " 特征的体现。

今年以来,尽管流动性情绪偶有波动冲击市场,但基本面扎实、国际化路径清晰的优质标的,将率先启动估值修复进程,这一趋势也得到多家券商机构的积极预期支撑。

譬如,华福证券就明确指出,当前港股创新药板块经历较多调整后,中长期看好具备商业化能力且管线丰富的创新药企、潜在 BD 以及前沿技术方向。此外,创新药产业本身受益于降息环境,业绩预期持续向好,而年底 BD 密集期更有望成为板块行情的重要催化剂。

银诺医药是这一趋势的例证。自今年 8 月登陆联交所主板以来,从招股阶段,公司便以 5340 倍的超额认购倍数,跻身年内新股 " 超购王 " 第二位。上市首日更是高开超 285%,且热度持续贯穿全天并带动当天创新药板块热度,最终收涨 206%。种种表现均充分印证出市场对其核心价值的高度认可。

尽管后续受次新板块整体情绪拖累,银诺医药出现短期股价调整,但公司核心经营动作始终稳步落地,与行业 " 优质标的优先修复 " 的底层逻辑高度契合。

若穿透短期股价波动的表象可发现,其在临床管线推进、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正为长期价值筑牢坚实底座。

研发快推进:以效率与创新构建护城河

研发能力是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银诺医药在管线推进效率与源头创新上的表现,成为其区别于同类企业的关键标签。

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其一,潜在同类最佳依苏帕格鲁肽 α全球竞争力与国内市场卡位优势已初步显现。

在一众 GLP-1 创新药公司中,银诺医药率先将依苏帕格鲁肽 α 推向市场,成为亚洲首个获批的 GLP-1 类药物,更使银诺医药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此类商业化产品的企业,其临床推进效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回溯研发历程公司核心团队早在 2001 年便率先开展人源长效 GLP-1 治疗 2 型糖尿病(T2D)的研发,这一布局比诺和诺德、礼来等国际巨头更早,彰显出深刻的行业洞察力与源头创新能力。

更关键的是,依苏帕格鲁肽 α 的超长半衰期支持双周给药来源:《依苏帕格鲁肽 α 在健康受试者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在研的每月~ 每季度给药剂型有望进一步解决患者依从性痛点这一迭代方向直击 GLP-1 药物临床应用的核心痛点,为后续市场竞争筑牢技术护城河。

在国内市场,依苏帕格鲁肽 α 的快速落地与医保谈判进展正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今年 1 月,该药物单药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T2D 的适应症获 NMPA 批准,2 月即实现商业化落地,截至 6 月 30 日已实现收入 5644.6 万元。获批即落地、落地即创收的节奏,充分体现出银诺医药商业化能力的高效性。

同时,依苏帕格鲁肽 α 已成功通过《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的正式审查。若能顺利纳入医保,其将成为首款进入医保的国产人源长效 GLP-1 药物,能够在借助医保杠杆快速渗透基层医疗市场的同时,依托医保首入的先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从商业化能力看,公司已组建百人以上的商业化团队,为医保落地后的进院与放量奠定基础。

将视角拉长,依苏帕格鲁肽 α 的多适应症同步推进正持续拓宽增长边界。

在肥胖和超重适应症上,今年 3 月依苏帕格鲁肽 α 已启动中国 IIb/III 期临床试验,预计 2026 年第四季度完成;8 月又在澳大利亚启动该适应症的 II 期试验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该试验计划招募约 200 名受试者。

另外,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该药物已获 FDA 和 NMPA 的 IND 批准,计划 2026 年在中美启动多中心 IIa 期试验,多适应症布局形成协同效应。

这种核心适应症国内放量、潜力适应症全球布局的策略,既规避了单一适应症的市场风险,更形成代谢疾病全场景覆盖的产品矩阵,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提供确定性支撑。

其二,"First in target" 的源头创新管线储备,尚未被充分估值。

如果说依苏帕格鲁肽 α 让银诺医药在全球 GLP-1 赛道打出领跑第一枪,那么其储备的五款临床前候选药物,则彰显出公司从领跑者向颠覆者进阶的核心逻辑。

这些覆盖代谢病、神经等领域的新靶点布局,均以 " 非跟随、真创新 " 突破现有治疗瓶颈,其潜在的行业变革价值,或可以看作为当前 GLP-1 疗法对代谢疾病领域的革命性影响。

(来源:中期财报)

例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 YN014 已完成所有临床前研究,正在准备提交 IND 申请,计划 2026 年上半年向 FDA 递交申请。当前全球 AD 治疗仍停留在缓解症状阶段,仅少数药物能轻微减缓疾病进展,而 YN014 针对大脑特异性靶点的设计有望突破传统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作用靶点模糊的局限。

YN401 则是一种靶向 β 细胞特异性靶点的创新候选药物,具有 β 细胞保护、增殖促进和抑制自身免疫双重机制。这款针对治疗 1 型糖尿病(T1D)的候选药物瞄准了百年来除胰岛素外无治疗性药物的空白领域。

此外,针对 MASH 的 YN209(肝脏特异性靶点)、针对 T2D 的 YN203(GCGR 靶点)及针对肥胖和超重的 YN202(GHS-R 靶点)均避开了当前行业扎堆的热门靶点,聚焦于 " 机制更精准、临床需求更迫切 " 的细分领域,且已同步推进至 IND 准备阶段,计划 2026 年集中提交申请。

从市场价值来看,银诺医药的新靶点布局并非零散尝试,而是形成精准避坑同质化、梯度覆盖高需求的管线矩阵。当年 GLP-1 药物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过程中,其 " 革命性潜力 " 被市场逐步认知的阶段,正是企业估值跃升的关键期。如今,银诺医药这些新靶点管线目前尚未被充分定价,恰恰构成银诺医药未来价值重估的核心催化剂。

其三,强大的转化医学能力。

高效的研发推进背后,是银诺医药强大的转化医学能力支撑。基于对疾病机制的深刻认知,其能够实现从实验室成果到临床价值的快速落地。

以依苏帕格鲁肽 α 为例,在临床设计的创新上,其 IIb/III 期适应性设计,是首次在中国慢病领域创新药研发中应用,这种设计可根据中期数据灵活调整试验方案,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这种设计并非技术的简单套用,而是建立在对 GLP-1 类药物作用机制(如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β 细胞保护特性)与 T2D 患者临床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

反观国内同类领域,即便在自身免疫病等赛道已有适应性设计的尝试(如诺诚健华 ICP-332 的白癜风临床试验),但在入组基数更大、随访周期更长的慢病领域,银诺的先行实践仍凸显出其转化医学的前瞻性。

从时间维度看,设计创新直接转化为可量化的研发效率优势。依苏帕格鲁肽 α 从临床获批到完成 III 期临床仅用 5 年时间,而行业数据显示,全球 GLP-1 类创新药从临床启动到 III 期完成的平均周期通常在 7-8 年,国内同类慢病创新药因临床试验管理复杂度更高,周期往往还要延长。

全球化快布局,覆盖全球的自主注册能力

在创新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全球化布局成为衡量药企长期价值的重要维度。

银诺医药并非依赖简单的对外授权换取短期收益,而是构建覆盖全球的自主注册与商业化能力,尤其在新兴市场的先发布局形成差异化优势。

首先,大湾区先行,打造可复制的商业化模板。

银诺医药将大湾区作为全球化的 " 试验田 ",率先实现澳门市场的商业化突破,为后续海外拓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今年 6 月,依苏帕格鲁肽 α 治疗 T2D 的适应症在澳门获得 BLA 批准并开出首方,使公司成为国内少数在港澳地区完成注册申报及商业化落地的创新药企。这一突破不仅带来直接的市场收益,更验证了其基于中国临床数据的跨境注册能力。而在香港市场,公司正推进 NPP(指定患者药物使用计划)准入进展,逐步构建注册、处方、准入的闭环体系。

大湾区的实践形成一套可复用的海外商业化流程,从注册策略到市场准入的全链条经验,为公司后续东南亚、拉美等市场的拓展提供成熟模板。

其次,新兴市场突破,依托中国数据抢占先发份额

针对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银诺医药采取差异化卡位策略,抢占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从市场逻辑看,这些地区肥胖与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但原研药供应不足,GLP-1 类药物渗透率极低,且 WHO 正推动 GLP-1 纳入中低收入国家采购目录,需求缺口显著。

(来源:《全球糖尿病地图》第 11 版)

银诺医药的推进节奏精准契合市场机遇。今年 6 月已向东南亚国家提交依苏帕格鲁肽 α 的 BLA 申请,计划下半年再向拉丁美洲国家提交 BLA 申请。

在这些新兴市场的自主注册尝试,是银诺医药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对于探索这些地区的药品监管机构对于中国临床数据的认可、为国内创新药打通这些新市场准入路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而银诺医药本身更将是这种突破与探索的首批受益者,抢占新兴市场先发份额。更关键的是,这些地区的监管机构认可中国临床数据的科学性,公司可依托已有的国内试验数据加速审批进程,这一优势使银诺在与优先布局欧美的境内竞品竞争中,抢占新兴市场的先发份额。

最后,进阶全球布局,瞄准欧美市场储备数据。

在深耕新兴市场的同时,银诺医药已启动布局欧美等主流市场,通过先积累数据、后推进注册的梯度策略,规避盲目进军高门槛市场的风险。

今年 8 月在澳大利亚启动的依苏帕格鲁肽 α 治疗肥胖和超重的 II 期临床试验,便是瞄准欧美市场的关键一步。该试验招募的受试者数据将补充非亚裔人群的临床证据,为后续进军欧洲、美国市场积累必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

从长期规划看,公司计划在东南亚、拉美市场的 BLA 申请获批后,进一步拓展其他司法管辖区,并逐步推进欧美市场的注册进程。这种新兴市场卡位、主流市场蓄力的梯度布局,既能保证短期市场增量,又将打开长期的增长空间。

站在行业层面,GLP-1 类药物在肥胖、MASH 等适应症的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容,据高盛分析师预测,全球抗肥胖症药物市场规模或将在 2030 年突破千亿美元。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 α 凭借 " 人源长效 " 差异化优势,以及多适应症、全球化的布局,契合机构对创新价值的定价逻辑。

短期来看,公司股价受到近期市场系统性调整一定影响,但中长期的事件性催化明确,随着依苏帕格鲁肽 α 医保谈判结果、东南亚 BLA 审批进展、肥胖适应症 IIb/III 期临床试验完成,以及多款早期管线 IND 提交、后续拉美市场注册、澳洲临床数据读出等,都将持续释放基本面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阶段或正处于布局银诺医药的窗口期。随着医保落地、临床里程碑达成及海外市场拓展等催化剂的逐步兑现,公司的基本面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望成为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修复进程中的核心标的之一。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