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车生态合作,报名中国版 CES!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甄尤美
11 月 21 日,2025 年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与此同时,新一轮商用车新能源大考也同样拉开了序幕。
作为深耕轻商市场十四年的代表,大通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启动品牌全面焕新:在革新的组织架构和战略布局下,发布全新品牌 LOGO 等系列举措,加速新能源转型进程,全速朝着 " 全球轻型商用车领导者 " 的目标进发。

这不仅是一场形象更新,更是以大通已率先完成新能源战略转身的领先姿态,为中国轻型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可观察、可验证的 " 大通样本 "。
中国轻商新能源的发展样本

第三方统计显示,2025 年 1-10 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达到约 27%,10 月单月更是攀升至 33%,意味着每卖出三辆商用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
然而,从细分品类和品牌维度看,真正把新能源从增量选项做到 " 基本盘 " 的玩家并不多,大通凭借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稳定在 41% 以上,已经率先完成从燃油主导向新能源主导的内部结构重构,在一众传统商用车品牌中显得尤为突出。
当前,国内轻型商用车市场整体仍处于由燃油主导向新能源主导的过渡阶段: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虽在今年突破 30% 关口,但燃油车型依然占据主体。
在这一转型窗口期,谁能率先完成新能源 " 转身 ",谁就有机会重构行业格局。
大通经过十四年产品布局铺垫,已经构建起覆盖 4 大车系、20 余款车型、涵盖 6 种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完备产品体系。
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突破 41%,打造出行业最全商用新能源矩阵,是传统商用车新能源占比最高的商用车品牌,稳立 " 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导者 " 之位,率先完成了车企的新能源转身。

这一系列成绩表明,大通并非简单地给燃油车业务 " 补上一块新能源 ",而是将新能源视作新的基本盘,从战略优先级到资源投入都置于核心地位,进而重排轻型商用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全矩阵到技术架构的硬核底座

这一切并非单点产品战术的堆砌,而是源自上汽集团对轻商板块的整体重塑,在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大通被纳入全新轻商事业板块,背靠集团资源形成从研发、采购到制造、销售的一体化协同。
其中,上汽商用车板块锚定 " 五年战略 ":销量翻番至年销 50 万台,冲击国内轻客、国内新能源轻商、轻商出口三项第一,跻身全球商用车第一梯队。这些都为今天的大规模新能源布局打下组织与资源基础。
在产品层面,大通率先打造出全场景覆盖的新能源商用车矩阵:轻客、皮卡、MPV、房车四大品类一应俱全,精准匹配城市配送、干线物流、多人出行、旅居出游等各类用户场景。
无论是城市配送的 " 大拿 " 新能源轻客,还是依托 " 星栈 " 平台打造的 " 星际 " 新能源皮卡,或是主打多人出行的 " 大家 " 高端新能源 MPV 系列和开创露营旅居新模式的 " 新途远界 " 混动房车,大通的产品矩阵已覆盖商用出行的方方面面。
这些新能源车型在国内市场持续热销的同时,也纷纷登陆海外高端市场,在欧盟、澳新、东盟等地收获邮政、物流、商超等行业巨头的批量订单,展现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而要支撑如此广泛的产品布局,大通依托核心技术架构夯实了新能源转型的硬核底座。

在皮卡领域,星栈平台则重构了皮卡技术坐标系,其 " 星湃动力 " 实现业内最全面的 " 一车 6 动力 ",涵盖柴油、纯电、插混等多种形式;星桥高强度车身架构通过了 Euro NCAP 和 ANCAP 双五星安全认证,模块化设计兼容多种应用场景。
基于星栈平台,大通的新能源皮卡既保证了动力多样性,又兼顾了安全和刚性,在全球各大皮卡高地与日系、美系劲旅同台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可以说,平台化技术与全场景产品的组合,为大通奠定了新能源商用车领先的技术底气。
不仅如此,大通还通过战略协同打造全链条生态优势。在供应链端,与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双向赋能,双方联合开发先进电池与补能系统,保障新能源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同时,让最新技术率先落地。
同时,双方还推动业内首个无人商用车换电项目在大湾区落地,计划未来布局超 100 座换电站,大幅提升运营车辆的补能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用车成本。

这意味着,大通试图将新能源商用车从传统的运输工具升级为用户的 " 创富伙伴 ",车辆不仅是跑业务的工具,更是可以为用户创造持续价值的生产资料。
相比行业中过度比拼配置参数的惯性思维,这种聚焦全生命周期成本和运营价值的理念无疑更具前瞻性,也为新能源商用车树立了新的价值标杆。
全球的大通

历经 14 年的高端化出海探索,大通全球业务版图已覆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量超过 40 万辆。目前,其在澳新、欧洲、南美、中东、墨西哥等地构建起五大 " 万辆级市场 ",产品出口覆盖轻客、皮卡、MPV、房车等全系列,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销量高速增长、市占率领先。
其中,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大通的新途系列纯电宽体轻客成功跻身细分市场销量前列,在皮卡文化盛行的美洲和中东,大通的 T60、T90 等皮卡销量稳居当地主流阵营,甚至在墨西哥皮卡市场占有率达到 12.9%,名列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大通的新能源产品同样在海外高端市场实现突破,英国市场上,新能源皮卡位居市占率首位;在新加坡市场,eDELIVER 5(大拿 V1)自今年 8 月起登顶当地纯电轻型商用车销量榜首。
甚至在香港这样的全球 MPV 竞技最激烈的阵地,大通 MIFA 7(大家 7)力压众多国际品牌,9 月市占率超过 50%,成为当地销冠,并成为香港电动出租车主力车型。
这些硬核业绩表明,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不仅 " 走出去 " 了,而且在发达市场 " 站住脚 " 了。大通正将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延伸到全球舞台。
更重要的是,大通赢得了众多全球行业巨头的认可,为中国商用车树立了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今年,全球物流巨头 DHL 在欧洲大手笔采购了大通的新能源物流车,7 月首批 300 台大通 eDELIVER3(新途 EV30)在上海装船发运,使大通成为 DHL 欧洲采购量最大的中国品牌。
截至目前,DHL 对大通的累计订单已达 1350 台,其中 850 台已下单,其余 500 台也将在年底前敲定。
英国市场方面,当地两大连锁商超 Tesco 和 Morrison 联合采购了 1500 台大通 DELIVER 9(新途 V90)/eDELIVER 9(新途 EV90)宽体轻客;全球知名租赁公司 Enterprise 也一次性订购了 1000 台 DELIVER 9(新途 V90)用于欧洲租赁业务。
此外,包括联邦快递、澳大利亚邮政、英国皇家邮政、爱尔兰邮政、挪威邮政,以及京东、顺丰、菜鸟等国内外物流巨头,都选择了大通的宽体轻客产品担当新能源运输主力。


要在发达市场站稳,大通依靠的不仅是性价比,更是高标准的品质与安全。其所有产品均按照全球统一的严苛标准开发,上市车型与海外市场同步,同步满足欧洲、澳洲、美洲等发达国家的法规要求。

这种转型意味着,大通的角色正从单纯的 " 卖车者 " 升级为用户生意的 " 创富合伙人 "。正如大通官方所言,公司希望助力每一位奋斗者从 " 拥有一辆车 " 进阶到 " 拥有一种面向未来的创富能力 "。
这种 " 焕新赋能出海、出海反哺品牌 " 的双向驱动路径,不仅巩固了大通的全球领导地位,也为中国商用车出海提供了 " 技术自研 + 场景适配 + 生态共建 " 的可复制范本。
可以说,广州车展已成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进入 " 品牌与体系竞争时代 " 的最新坐标,而大通凭借先发的新能源布局、完善的产品矩阵与技术架构,以及高端化出海的累累硕果,率先交出了一份 " 全球化、体系化 " 的答卷。
对于整个商用车行业而言,大通这场品牌焕新并不只是换标换句口号,而是宣告从 " 卖一辆车 " 转向 " 帮用户多赚一块钱 " 的价值竞争转型,谁能真正站在用户创富的一侧,谁才有资格在全球轻型商用车市场谈 " 领导者 "。
大通焕新领航全球轻商新能源赛道
参加新汽车 CES
主零桥梁、进步阶梯

请关注《汽车商业评论》兄弟媒体

加入轩辕同学
革新、链接、化反
成就新汽车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