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11 月 11 日,名为智元上纬的公众号发文称:" 上纬新材 来了!",并在文章中附上了两张人形机器人的产品概念图。
第一张图片是一台类人形的直立的机器人,图片背景中有 "1.88" 的标识,配字 " 大 " 有可为。另一张图片形似轮状的底座,配文敬观其 " 变 "。

智元上纬的名字与头像均有 " 智元机器人 " 的元素,主体是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上纬新材 ",688585.SH),于 11 月 3 日注册。
不过,智元机器人方面回应时代财经称,上纬新材是独立开展具身智能业务,不是联合智元机器人开展。而针对上纬新材即将推出的机器人产品的进一步信息,智元机器人方面并未作出回应。
消息释出后,上纬新材即收获 20% 涨停,报 130.20 元 / 股。而自搭上智元机器人的快车,4 个月时间上纬新材股价已经涨超 1500%。
11 月 11 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股票价格自 2025 年 7 月 9 日至 2025 年 11 月 11 日累计上涨 1573.52%,11 月 11 日再次涨停,短期涨幅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 50 及同行业等相关指数涨幅,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股票价格已严重脱离当前基本面,存在随时快速下跌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公告称,公司于近期开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处于产品开发阶段, 尚未实现量产及规模化销售,相关业务尚未形成营收及利润,预计不会对 2025 年度业绩产生正向影响。公司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应用场景不同,确保与关联方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实质同业竞争。

在今年 7 月,上纬新材曾公告称智元机器人将花 21 亿元收购上纬新材股份。几天前,股权刚刚完成了股份交割。
11 月 6 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宣布智元机器人旗下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 智元恒岳 ")对其发起的要约收购已完成股份交割。至此,智元恒岳对上纬新材的收购在法律程序上已全部完成。
公告显示,此次要约收购清算过户手续已经办理完毕,智元恒岳现持有上纬新材 2.36 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58.6232%,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 2.57 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63.6232%。
同时,彭志辉、田华、周斌、姜青松、钮嘉、邓小洋、马惠敏、沈震被提名为上纬新材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而彭志辉为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
上纬新材在同天发布的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中明确,公司仍将保持独立性,收购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未来 36 个月内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上纬新材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业务,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公司在人员、资产、业务、机构、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

据上纬新材半年报,上纬新材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等领域。今年前三季度,上纬新材营收 12.79 亿元,同比增长 16.6%。
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上纬新材多次被问及如何参与到智元机器人的业务、开展技术协同等,上纬新材回应称,公司新材料业务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将会以本次收购为新的契机,积极发展,开拓市场;公司既有的材料领域专才将秉承致力碳中和、创生新材料的理念,持续推动轻量化及产业永续。
同时,关于智元机器人管理团队是否有能力去跨界管理新材料领域业务,上纬新材回复称,新控股股东充分尊重公司新材料业务现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经验,会以有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为出发点,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突破技术瓶颈和加速产业升级的优势,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管理团队皆来自公司业务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协作推进公司更上一层楼。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对时代财经分析称,虽然目前智元机器人已经公开表示三年内不会借壳,但此举或可以看作未来 " 买壳 - 改壳 - 借壳 " 资本路径的一步。上纬新材原本的业务范围可能并不适配智元机器人的主业,所以需要通过对上纬新材的主业结构进行 " 适配性改造 " 让二者的主业逐渐靠拢,这样能够减少后续潜在的借壳交易监管阻力。他指出," 当前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购、重组(完成借壳的必要步骤)审核非常严格,相关交易顺利通过监管审核的难度较大。如果上纬新材在交易之前率先引入机器人业务,未来再与智元机器人的相关机器人业务进行重组整合时,相关的交易逻辑也会变得更顺畅——如此一来,原来的跨界并购重组就变成了正常的业务整合性并购,这样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监管障碍。"
不过这也引出了对智元机器人资本路径的猜想,前几天智元机器人的关联公司智元创新刚完成股改。
天眼查显示,近日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 港澳台投资、未上市 ) 。同时董事备案也在近日发生了改变,从彭志辉、孙国庆、姜青松,变更为孙国庆、彭志辉、姜青松、姚卯青。时代财经也从智元机器人方面确认,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
况玉清认为,智元机器人可能在上市的问题上推行 " 两条腿走路 " 的策略。他猜测 " 智元机器人大概率的布局是‘ A 股借壳 + H 股 IPO ’。目前智元机器人自身的主业大概率还无法实现自主盈利,直接冲击 A 股 IPO 存在一定障碍,因此智元机器人有可能选择双保险路线—— A 股方面保留借壳上纬新材的选项,H 股则可能直接冲刺 IPO。但不排除条件成熟时会在 A 股 IPO,不过,A 股 IPO 过程中,关联公司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较为敏感,这是大忌。"
当然,上纬新材也很有可能只是智元机器人的一次投资,毕竟,该初创公司近年来已出手多次,投资版图愈扩愈大。天眼查显示,智元机器人截至目前共有 38 起对外投资,标的包括苏州灵猴机器人、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无锡梁元创新科技、江苏软通天擎机器人、江苏富兴电机技术、广州立智感知科技等。

时代财经就人形机器人的业务进展、与智元机器人的关系等问题致电上纬新材,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不过,据报道,上纬新材证券部工作人员就此问题回应媒体称," 目前公司业务都在正常开展,没有收到过剥离原有业务的信息,并未掌握负责开展机器人业务部门的信息。" 对于今天上午公众号消息的发布,前述工作人员回应," 应该是营运方向的部门在做,证券部门目前还没有收到这块内部协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