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汽势传媒 5分钟前

当“奔驰标准”遇上“中国速度”,会擦出什么火花?

汽势 Auto-First|撒马尔

这几日,有美轮美奂的广州全运会开幕式,也有如火如荼进行的上海进博会。一个是大型体育赛事,一个是向外界传达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心与决心,人人都有机会感受这两场盛会声势之浩大。

八度春秋,八度赴约。梅赛德斯 - 奔驰是名副其实的进博会的 " 老朋友 "。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是奔驰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投票,更是对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切认同与积极响应。在奔驰看来,中国坚定不移的开放姿态,为全球企业创造了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极大地鼓舞了其植根中国、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的信心与决心。

2025 年,对于梅赛德斯 - 奔驰而言意义非凡:在华生产研发二十周年、星愿基金成立十五周年、可持续发展对话会走过十三载,多重里程碑交织叠加。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商业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开放、合作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生动范例。

八载进博,见证开放中国的澎湃活力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创办以来,始终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梅赛德斯 - 奔驰作为最早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之一,连续八年的坚守与深耕,不仅是对中国市场信心的最佳诠释,更是对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举措的积极响应。

正如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Oliver Th ne)所言:" 中国是梅赛德斯 - 奔驰最重要的市场,也是我们探索智能化转型的前沿阵地。我们将积极拥抱中国速度及创新实力,不断扩展‘中国朋友圈’,深化和本土科技力量的全方位合作,致力于为中国客户带来符合‘奔驰标准’、拥有领先智能化水平的豪华产品。"

从 2018 年首届进博会上的旗舰车型矩阵,到如今覆盖燃油、混动、纯电全能源形式的产品谱系,从单纯的产品展示到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多维呈现,梅赛德斯 - 奔驰的参展轨迹,正是中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缩影。

就在 2025 年进博会开幕的同一天,全新梅赛德斯 - 奔驰纯电 CLA 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有史以来最大产品发布计划的起点,首次向全球公众完整呈现了 " 奔驰标准 " 与 " 中国速度 " 的完美融合。

与此同时,包括梅赛德斯 - 奔驰纯电 G 580 首发特别版、S 450 L 4MATIC 轿车、GLE 450 SUV 4MATIC 豪华型,全新梅赛德斯 -AMG CLE 53 4MATIC+ 敞篷轿跑车、GT 50 四门跑车中国特别版、GLS 63 4MATIC+ 等旗舰车型悉数登陆进博会展台,既展现了品牌百年传承的造车工艺,也彰显了对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极致尊重。

事实上,进博会已成为梅赛德斯 - 奔驰向中国市场传递战略意图的重要载体,从技术落地到产品发布,从合作签约到理念传播,每一次参展都承载着品牌与中国市场共成长的美好愿景。

电动化浪潮下的 " 奔驰标准 " 与 " 中国速度 "

梅赛德斯 - 奔驰中国生产和研发这二十年,是奔驰深度融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洪流的二十年,也是其本土化战略取得辉煌成就的二十年。这 20 年来,梅赛德斯 - 奔驰不断加大在华投入,从产、学、研多个维度深化本地合作,已在中国建立起全球最大的梅赛德斯 - 奔驰生产基地和德国之外覆盖领域最为全面的研发网络。

这意味着,现在路上跑的很多奔驰车,不仅是为中国家庭制造的,更是从北京走向全世界。这背后是一整套全球顶尖的制造标准和质量体系,妥妥的 " 中国制造,全球品质 "。

光会生产还不够,关键还得懂你。为了真正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奔驰把研发的 " 大脑 " 也搬了过来。北京和上海,构成了奔驰在德国以外最强大的 " 创新双引擎 "。

以全新 CLA 为例,其搭载的全新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L2 级)就是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在中国道路测试的。目前,中国研发团队已在梅赛德斯 - 奔驰的全球创新网络中负责更多全球项目,包括全新一代后排娱乐系统、智能辅助泊车功能等。

所以,回顾奔驰在中国的这二十年,奔驰早已超越了一个 " 外国品牌 " 的身份。奔驰是一个深度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建设者,一个努力理解并融入本地文化的同行者,也是一个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并肩前行的伙伴。

基于全新 MMA 平台,全新 CLA 配备高效的 800 伏电驱系统和同级独有的两挡变速箱,具有高达 866 公里的 CLTC 续航里程,百公里能耗仅 10.9 千瓦时,堪称同级别的能效标杆。而且得益于最高 320 千瓦的充电功率,全新 CLA 充电 10 分钟就能将续航提升最高至 370 公里,有效缓解里程焦虑。

" 全新的 CLA 完全以中国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前沿的崭新智能座舱、值得信赖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奔驰标准 " 的驾驶特性、设计和安全性。" 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业务 " 一把手 " 佟欧福(Oliver Th ne)对此深有感触。

面向未来,奔驰的规划非常清晰。随着全新 CLA 的上市,梅赛德斯 - 奔驰史上最强大的产品发布计划也正式拉开帷幕。

按照规划,至 2027 年,梅赛德斯 - 奔驰将在中国市场推出 7 款专属产品,包括基于全新 MB.EA 架构的梅赛德斯 - 奔驰全新纯电 GLC SUV,以及纯电 C 级车、纯电 E 级车和纯电轻型商务车。其中,加长轴距版本的纯电 GLC SUV 将提供首个中国专属 6 座版本。

奔驰想通过这场宏大的产品攻势,向市场传递一个核心信息:我们既要保证纯正的 " 奔驰标准 ",那种骨子里的豪华、安全和工艺质感,也要展现出惊人的 " 中国速度 ",快速理解市场、快速响应需求、快速推出产品。

与中国同频共振

一个品牌想在一个地方长久发展,不能只盯着生意。奔驰深谙此道。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梅赛德斯 - 奔驰始终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核心价值观,将公益实践融入品牌发展的血脉。

2025 年,梅赛德斯 - 奔驰星愿基金迎来成立十五周年。这个基金不像商业投资,它专注于公益,比如环境保护、教育支持、文化传承等。十五年坚持做下来,梅赛德斯 - 奔驰在华累计公益投入超 3.6 亿元,累计已落实近百个紧扣社会发展议题的公益项目,公益成果已惠及超一亿人次,并荣获超 20 个国家级公益奖项。

就在上周,梅赛德斯 - 奔驰星愿基金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发布公益合作项目,共同保护三江源这一 " 中华水塔 " 的长期生态安全。这标志着梅赛德斯 - 奔驰成为唯一一个公益合作覆盖中国首批 5 大国家公园的跨国企业。

同样坚持了十三年的,还有他们的 " 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话会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官方,但道理很简单:奔驰想和大家坐下来聊聊,怎么才能更环保? 怎么减少生产中的碳排放?怎么和中国的 " 碳中和 " 目标同步前进?

事实上,奔驰发现,他们自己想走的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的路,和中国 " 十五五 " 规划里提到的先进制造、产业创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高度契合。这种 " 不谋而合 ",让双方的合作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未来。

汽势观:双向奔赴之路!

二十载深耕,见证初心不改;八载进博,共赴开放之约。梅赛德斯 - 奔驰与中国市场的二十年,是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二十年,是中德合作、互利共赢的二十年。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如今的本土创新,从单一产品生产到全产业链布局,从商业成功到责任担当,梅赛德斯 - 奔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 " 深耕中国、服务中国 "。

在汽势 Auto-First 看来,从进博会的坚定参与者,到在华生产研发二十年的深度耕耘者;从构建 " 创新双擎 " 赋能本土研发,到通过星愿基金和可持续发展对话履行社会责任;再到与 " 十五五 " 规划目标同向而行,启动空前力度的电动化产品攻势,梅赛德斯 - 奔驰的在华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深化本土化、持续强化创新力、积极践行可持续的奋进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