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陆雯燕
在新能源业务转型的进程中,泉峰汽车 ( 603982.SH ) 连续三年亏损,今年仍未走出亏损阴霾。今年前三季度虽然营收、净利双增,但受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毛利承压及前期资本投入较大等因素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亏损 2.3 亿元。近年累计亏损已将上市以来的盈利悉数亏尽。
证券之星注意到,为支撑转型而巨资投入的马鞍山与匈牙利生产基地虽已逐步贡献收入增量,但项目双双遭遇延期。此外,巨额投入导致泉峰汽车资产负债率高企、短期偿债压力巨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短债资金缺口超过 19 亿元。近期 2 亿元定增落地难从根本上缓解资金压力。如何让新产能有效释放并实现扭亏为盈,已成为泉峰汽车必须破解的难题。
连续 14 季深陷亏损
资料显示,泉峰汽车主要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 ( 电机、电控、电池 ) 壳体、智能驾驶系统壳体等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以及燃油汽车的传动零部件、引擎零部件、热交换零部件、转向与刹车零部件等。
三季报显示,泉峰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9.3 亿元,同比增长 22.99%。营收增长得益于部分客户的良好市场表现,公司部分项目快速上量。
利润端表现则喜忧参半。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 2.3 亿元,同比上升 39.46%;扣非后净利润亏损 2.39 亿元,同比上升 34.4%。尽管利润水平改善明显,但仍未能走出亏损泥潭。
近年来,泉峰汽车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战略转型,新增投资马鞍山、匈牙利两大生产基地,新能源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稳定在 60% 以上。
泉峰汽车在三季报中表示,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新能源相关零部件产品价格承压,拖累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毛利,加上前期资本投入较大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虽然三季报未披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相关细节,但 2023 年及 2024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毛利率分别仅 -3.73%,-6.2%。
对于业绩减亏,泉峰汽车归因于两方面因素。其一,得益于销售增长及产品生产效率、良率改善,单位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前三季度毛利率修复至 5.4%。然而,公司净利率水平仍未回正,为 -11.93%。
其二,因降本增效措施的持续开展,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持续降低,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增加及可转债转股而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的同比降幅分别为 11.59%、10.85%、24.06%。虽然销售费用同比大涨 122.82%,但与其他单项费用支出高达近亿相比,1587.27 万元的金额规模相对较小。
据了解,2022 年是泉峰汽车的战略转型关键期,即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从中小型零部件向中大型零部件转型,同时业务加速向整车厂渗透。
证券之星注意到,战略转型的推进伴随显著的业绩压力,泉峰汽车 2022 年至 2024 年连续三年深陷亏损泥潭,归母净利润累亏超 12 亿元。而 2019 年上市至 2021 年,泉峰汽车归母净利润录得 3.29 亿元。这也意味着,仅这三年,公司就一举将前期所赚利润亏损殆尽。拆解单季度,自 2022 年 Q2 以来,泉峰汽车已连续 14 个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短期偿债压力悬顶
2020 年以来,泉峰汽车相继投入建设马鞍山、匈牙利生产基地。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2022 年,泉峰汽车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净额 11.8 亿元,部分资金用于投资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 二期 ) ( 下称 " 马鞍山二期项目 " ) 以及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欧洲生产基地项目 ( 下称 " 欧洲项目 " ) ,预计分别于今年 7 月及 11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截至今年 6 月底,马鞍山、匈牙利生产基地投资规模已分别达 20.29 亿元和 1.39 亿欧元。目前马鞍山生产基地已开始贡献收入,今年前三季度马鞍山生产基地实现收入近 9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匈牙利生产基地除为北美客户批量供货外,亦积极为新项目进行前期开发、样件生产等批量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不过,今年 7 月末,泉峰汽车宣布马鞍山二期项目及欧洲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分别延期至 2026 年 7 月、2026 年 11 月。延期原因是项目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宏观环境、市场需求等发生了诸多变化,尤其欧洲项目还受到俄乌局势、欧洲能源危机等海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系为更好地平衡市场需求,实现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
截至 2024 年末,上述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均达到 100%。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建设与运营推进的同时,泉峰汽车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偿债压力逐渐显现。2021 年资产负债率为 47.47%,到 2024 年已高达 72.35%。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为 69.09%,仍处在历史高位区间。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泉峰汽车账上拥有货币资金 7.1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5.26 亿元增长 35.47%。同期短期借款却高达 12.9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 6.37 亿元,短期有息债务合计超 19 亿元,形成明显资金缺口,短期偿债承压。
为缓解资金压力,泉峰汽车再次启动定增。公司向实控人潘龙泉控制的德润控股有限公司发行 2557.54 万股股份,募集资金 2 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目前,该定增已于 10 月末完成上市。虽然 2 亿元定增资金到位及公司可转债强赎摘牌使得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巨大的债务规模仍是杯水车薪。后续如何通过基地产能释放、成本控制等手段走出亏损困境,仍是摆在泉峰汽车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聚焦主业转型与财务改善的同时,泉峰汽车也开始布局新赛道。近日,江苏鼎汇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泉峰汽车以 4.1667% 的持股比例参与其中。公司公开表示,将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能力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过,目前未有更多细节披露。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陆雯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