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红餐网 59分钟前

未来 10 到 20 年,老年食堂是一线城市的餐饮风口!

当前中国还有约 3 亿银发正处在进城过程,当这 3 亿 " 银发 " 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时,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是莫大的市场机遇。

本文由红餐网 ( ID:hongcan18 ) 原创首发,作者:扶风;编辑:李唐。

苏州观前街的 " 壹天聚乐部 " 里,李阿姨和老同事围坐在餐桌前,享受着美食。用餐完毕后,李阿姨还能继续跟跟同事们免费唱两小时老歌。这个 100 多就能购买的 " 餐饮 + 社交 " 套餐是她与老同事们的每月必约。

同一时间,在长沙的东茅街茶馆里,王大爷正享受着一碗主打低盐低脂,且煮至软烂的全家福粉面。在吃完这碗面后,王大爷继续悠闲地喝着茶,并闭目养神,在茶桌前悠哉悠哉地欣赏舞台上的戏曲。

海底捞北京昌平区的全国首家社区门店里,刘奶奶则带着孙女也在享用着午餐。用完餐后,刘奶奶则打算带着孙女去补习班上课。

这一幕幕画面的背后,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银发餐饮消费正在被关注和发掘。

01.

越来越多餐企正在发力银发消费

红餐网盘点发现,近两年来,越多越多的餐企,正有意加快 " 新老人 " 餐饮消费的落地布局。

比如与 " 新老人 " 餐饮消费天然匹配的一批茶馆,当前就以 " 市井气 + 老味道 ",正在重构银发餐饮消费体验。这批茶馆中,长沙的东茅街茶馆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据了解,在产品上,东茅街茶馆不仅深挖传统饮食符号,推出烟熏茶、芝麻豆子茶以及可去骨、煮至软烂全家福粉面等适老产品,食材采购更是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只为适配老年人口味与健康需求。

为了能让更多适应更多的银发消费习惯,东茅街茶馆采用 " 排队自取 + 人工点单 " 模式,并支持现金支付,贴合老人消费习惯的同时,还允许老人在指定区域抽烟打牌等,还原老长沙茶馆的市井氛围,契合老人社交需求。

东茅街茶馆这样的适老消费模式成效明显。数据显示,该茶馆日均客流量最高达 1.5 万人次,其中本地退休银发群体占比超 40%,60 岁以上老人平均停留时间 6-8 小时。

△图片来源:东茅街茶馆官微

东茅街茶馆的爆火并不是个例。湖北黄石的 " 二湖一川 " 茶馆大牌档、长沙蔡二茶馆、成都的工人村社区茶馆等,一批茶馆抓住银发消费的趋势,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认可。

发力银发餐饮消费的还有一批快餐连锁品牌。比如老乡鸡,早在去年 10 月,老乡鸡就在上海 150 余家门店启动 " 长者服务餐厅 " 项目,为 65 周岁以上的用餐老人提供 85 折优惠。再比如真功夫,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真功夫在广州、深圳两个城市新增了 50 家 " 社区长者饭堂 "。

另据相关数据,老乡鸡 " 长者服务餐厅 " 项目启动后,上海门店老年顾客占比从不足 5% 跃升至 12%-15%,部分社区店午市时段银发族占比超 20%。而据南沙街道今年 4 月份公布数据,南沙街道引入真功夫连锁餐饮推出 " 社区长者饭堂 " 后,累计服务辖区长者约 1800 人,提供餐饮服务达 4.8 万餐次。

而随着茶馆、社区食堂以及长者饭堂这样的银发餐饮消费越来越被重视,餐饮行业甚至还延伸出了针对银发群体的 " 百元一日聚 " 餐饮消费模式。

据扬州晚报报道,去年 8 月,苏州一家名为 " 壹天俱乐部 " 的门店开业,开业那段时间,其每天预订都满员,平均一天接待大约 300 名顾客。另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的 " 百元一日聚 " 品牌馨乐汇去年开业后生意一直不错,其负责人鱼晓辉表示,目前已开设和正在筹备的有 5 家门店,会员超 4 万人。

相比普通餐饮店,这些提供 " 百元一日聚 " 的门店业态更丰富,不止能吃饭,还能唱歌、跳舞、打牌。

△图片来源:壹天俱乐部官方小程序

随着 " 百元一日聚 " 的热度越来越高,部分传统酒楼甚至也推出相关套餐,比如苏州的大鸿运大酒店、五福楼大酒店,无锡的迎宾楼,宁波的宁波宴,南京的雁城味道等。越来越多的 " 百元一日聚 " 餐饮业态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流行。

02.

从长者食堂到百元一日聚

为何餐企扎堆抢滩银发消费

早在今年年初,山东凯瑞商业集团董事长赵孝国就在 2025 中国餐饮产业节上表示,当前餐饮消费结构已经从过去的 " 哑铃型 " 变成 " 葫芦型 "。在他看来,了解当下餐饮的消费画像非常重要。其中他特别强调,未来餐饮行业的破局点可能在 " 新老年人 " 和 " 新年轻人 " 这两个消费群体。

赵孝国的观点不无道理。据《2025 年银发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过 3.1 亿,其中处于 55 - 75 岁区间的 " 新老人 " 占比超过 70%。另据 AgeClub 数据显示,2024 年,银发家庭餐饮消费的增速达到了 9%,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整体快消品 1.7% 的增速。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来推算,在 2025 年,银发餐饮市场规模有很大希望突破 5000 亿元,从而成为推动餐饮行业发展的 " 增量引擎 "。

基于这样的趋势下,不少餐饮业内人士认为,银发餐饮消费已然从曾经的餐饮 " 可选赛道 " 彻底转变为当下的 " 必争赛道 "。餐饮行业下一个新的蓝海已经出现!

比如在 2025 中国餐饮品牌节上,万店盈利智库创始人 &CEO 陈志强针对银发餐饮消费,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特别强调,未来的 10 到 20 年,老年食堂以及长者食堂是上海、广州等高线城市餐饮业的下一个风口。

在他看来,许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白领,由于无力抚养子女,只能将孩子送回老家由祖辈照顾。为此大量老人不得不从乡村迁至乡镇甚至县城,形成 " 陪读型迁移 "。这些家庭集中在县城生活多年,直至孩子完成高中学业。陈志强:" 当前中国还有约 3 亿银发正处在进城过程 "。这意味着,当这 3 亿 " 银发 " 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时,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是莫大的市场机遇。

认为餐饮人要抓住银发餐饮消费趋势的,还有中国餐饮营销专家申晨。在他看来,当前的餐饮行业要重新定义老年人和老年经济,在读懂银发餐饮消费趋势,把现有的经验跟新的趋势相结合,就是当前餐饮行业的机会。他还强调,当前的趋势下,餐饮人要认真考虑如何为银发消费做一些新的尝试。

03.

从低价健康再到为情绪买单

银发餐饮消费正经历价值重构

在红餐网看来,当前的银发餐饮消费,正经历价值由内到外的价值重构。同年轻人消费一般,银发餐饮消费的情绪价值也同样越来越被强调。

比如 " 百元一日聚 " 餐饮消费模式,花 100 多就能吃两顿正餐,还能包下场地玩一天,有舞厅、KTV、棋牌室等娱乐配套设施。这样的消费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新老人 " 社交场景缺失 " 的痛点;另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社区食堂 " 一人一餐 " 的孤独感," 百元一日聚 " 通过 " 餐饮 + 娱乐 " 的场景捆绑,打造了属于新老人老友相聚、兴趣社群的 " 专属社交空间 "。

再比如长沙的东茅街茶馆,为了吸引更多的适老消费者,则定期在茶馆内举办老年友好活动。" 老长沙童谣演唱 "" 毛主席求学经历戏剧表演 " 等,都是东茅街茶馆的常见互动节目。此外,东茅街茶馆还每月邀请社区医生开展 " 茶歇健康讲座 ",将餐饮消费与文化、健康服务绑定。

而海底捞,今年重阳节,全国多地海底捞门店就通过丰富的场景打造,推出了丰富的敬老活动。比如西安的多家海底捞门店,设置 " 丢掉烦恼 " 沙包投掷区,老人们将写有 " 病痛 "" 皱纹 "" 白头发 " 等字样的沙包投入洞内,即可赢得鸡蛋、小米或餐券等奖品;重庆海底捞部分门店则主打一个 " 送礼送到心坎上 ",为到店用餐的 " 银发族 " 赠送鲜鸡蛋和杂粮米……

△图片来源:海底捞

从以上的案例来看," 新老年 " 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力正在被餐饮行业看见和挖掘。同时,新老人们也明显不愿被贴上 " 老年标签 ",反而热衷尝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不过,在红餐网看来,尽管当前银发餐饮市场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前景,但餐饮企业在布局这一领域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首先是市场定价难题。尽管新老人餐饮消费呈现了不少 " 新 " 的趋势,但本质上依然是银发消费范畴,不能脱离 " 低价惠民 " 的定价逻辑。其次是服务断层,造成专业不足与信任缺失的双重考验。比如此前,江苏某 " 一日聚 " 门店,因诱导老人购买高价床垫而被相关部门查处,这一行为严重拖累了整个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最后是供应链难题。众所周知,老年餐对食材的 " 低盐、低脂、软烂、易咀嚼 " 要求,与常规餐饮供应链存在本质冲突。如果为此单独打造 " 适老 " 供应链,成本可能还会 " 不降反升 "。

小 结

消费者既追求美味,也注重情绪价值,这并非年轻人的专属,老年人同样如此。真正成功的餐饮企业,不仅要实现美味与情绪的融合,更应进一步激发顾客情感,使之成为忠实客户,这是修练内功的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最后能在银发餐饮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必然是 " 适老 "" 懂老 " 与 " 可持续 " 的。期间,餐饮行业怎么找到自己针对银发消费的 " 适老 " 模式,仍需要更多的探索。

11 月 25 日 -26 日,红餐成长社联合创始人、AI 赋能餐饮实战专家李棒,带着《餐饮 AI 风暴营》强势开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 " 阅读原文 " 按钮,即刻报名!

延伸阅读

东北老板,把披萨做成平价自助顶流!

日销 40 万份!紫光园不止想做北京人的 " 平价之光 "

堂食客单价跌回十年前,两类门店面临 " 生死局 "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红餐网

红餐网

红餐网,头号餐饮产业媒体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