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的优势不仅表现在 "56789" 的规模优势,更表现于其相对国有企业拥有更优的效率效益。
总体看," 十四五 " 时期民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领域,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民营企业的部分经济指标,比如:吸纳就业能力、员工收入、工业经济增速与效益方面,呈现增速放缓的迹象,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效益指标上,甚至落后于国有企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 十五五 " 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按照多方预测,中国经济仍能够也应该保持年均增长 5% 左右,这将为实现 " 十五五 " 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但要保持这一经济增长,需要重拾民营经济增长速度优势,重拾效益效率比较优势,推动民营经济的比重再次逐步提高至 60% 以上。
这就需要彻底转变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传统理论偏见和社会陈旧观念,全面强化民营经济法律政策的监督执行,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家和广大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多处提及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纲领方向,比如 "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增强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增长动力 ""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 等。
下面是 " 十四五 " 以来民营、国有和外资经济三大市场主体相关经济数据的简要描述与分析,其中部分数据的放缓固然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整体依然为 " 十五五 " 时期应该在哪些领域帮助提升民营企业提升效率效益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向。
一、私营企业和个体吸纳从业人员能力有所减弱
国家统计局从 2020 年起不再公布全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也从不公布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我们只能根据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数减去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总数来推算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总数。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又只能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除以人均工资来推算。
推算结果为:城镇私营企业与个体就业人员从 29418 万人增长到 30796 万人,增长了 1378 万人,每年增长 334.5 万人,年均增长 1.15%;而 2015 年(18980 万人)至 2019 年(26259 万人)该增速为年均增长 8.5%。
二、私营与非私营员工工资收入差距拉大
五年来,私人单位员工与非私营单位员工的工资收入都在增长,但私营与非私营的工资差距在拉大。
2020 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57727 元,非私营单位为 97379 元,私营员工是非私营员工的 59.3%。2024 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69476 元,非私营单位为 124110 元,私营员工是非私营员工的 56%,下降了 3.3 个百分点。2015 年,私营员工的年平均工资是非私营员工的 63.8%。
三、民间投资增长有待提升
五年来,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更明显低于国有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占比从近 53.6% 降为不足 49%。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投资增长率累计计算,2020 年至 2024 年的四年,全国投资年均增速为 3.9%,民间投资年均增速为 1.6%,其中 2023 年、2024 年年均增速下降。国有投资年均增速为 6.2%,是全国投资增速的 1.5 倍多,是民间投资的 3.8 倍。
2025 年上半年,全国投资总额同比增长 2.8%。其中,民间投资(未公布投资额)同比下降 0.6%;国有投资增长 5.0%,远超民间投资增速。
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 2020 年的 53.6% 下降为 2024 年的 49.4%,今年上半年可能已经降至 48% 以下。2015 年民间投资占 58.8%,近十年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 1 个百分点。
总体看,民间投资虽然仍占全国投资的近一半,但其增长势头已经明显减弱。由于民间投资过去占比很高," 十三五 " 时期最高达 60%,可以说,民间投资的增长势微,是全国投资增长明显趋缓的主要原因。
四、民营工业经济增速与效益走低
五年来,国有工业增长速度,已经追平和超过私营工业;在经济效益效率方面,国有工业企业持续走高,私营工业企业则有所降低,部分主要指标国企已经超过私企,这些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按统计局公布数据增速累计计算,2020 至 2024 年的 4 年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9%;其中,国有工业年均增长 5.1%,私营工业年均增长 5.3%,后三年国有工业增速高于私营工业。
在资产负债率方面,2020 年,全国、国有、私营和外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6.4%、57.8%、58% 和 53.8%,2024 年分别为 57.5%、57.3%、59% 和 52.5%,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至超过全国工业和国有工业水平。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国有工业企业是大中型企业和重资产企业比重大,其资产负债率理应高于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和轻资产企业比重大,其资产负债率理应低于国有企业。
按统计局公布增速计算,2020 至 2024 年 4 年,全国、国有、私营和外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速分别为 5%、10.3%、4.8%、0.1%,国有工业年均增速高于私营工业 50% 以上;2020 年,国企、私企和外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各自占比分别为 23%、31.4% 和 28.3%,2024 年分别为 28.8%、31.3% 和 23.7%。国有工业利润占比提高了 5 个百分点,私营工业持平,外资工业下降了 5.1 个百分点。
工业营收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2020 年至 2024 年的 4 年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从 6.1% 下降为 5.4%,下降 0.7 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在波动中上升,从 5.4% 提高到 5.8%,提高了 0.4 个百分点;私企在逐步下降,从 5.3% 降低为 4.5%,下降了 0.8 个百分点,2024 年低于国企 1.3 个百分点;外企则从 7.5% 降至 6.6%。
工业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效益的重要指标。2020 年至 2024 年的 4 年间,国企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从 3.2% 提高到 3.4%;私企在逐步下降,从 6.9% 下降到 4.6%;外企则从 7.7% 下降为 5.7%。
在工业劳动生产率,即年人均营业收入方面,2020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国人均营业收入从 2020 年的 145 万元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 182.3 万元,提高了 26%;其中,国有企业由 215.6 万元提升至 305.3 万元,提高了近 50%;私企由 120.8 万元提高至 138.2 万元,仅提高了 14%;外企由 148 万元提高至 191 万元,提高了 29%。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明显快于私企,已经达到私企的 2 倍多。
五、非国有建筑经济比重下降
2020 年至 2024 年的 4 年间,国有建筑企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总产值的比重由 37.4% 提高到 43%;民营建筑业由占比 62% 下降到 57%。
2020 年和 2024 年,国有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分别为 3% 和 2.6%,非国有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分别为 3.2% 和 2.1%,私企已经低于国企。2020 年和 2024 年,国有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即人均产值分别为 62.3 万元和 78 万元,非国有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即人均产值分别为 35.7 万元和 44.7 万元,同期国有企业人均产值是非国企的 1.75 倍。
五年来,国有建筑企业数量、产值总额、人数总量和竣工建筑面积的占比均明显提高,以民企为主的非国有建筑企业的各项指标明显走低。
六、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持续取得了巨大成就
近年来,主要外贸指标是少数民企始终保持明显高于全国、国企和外资增长的领域。
2015 年至 2024 年,按统计局公布数据(美元)计算,全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5.1%,其中国有企业年均增长 4.1%,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年均增长 9.9%,外资企业年均下降 0.2%。2015 年,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为 35%、国企占 16.4%、外企占 46.4%;2024 年三者分别占 55.7%、15.1% 和 29.2%。
从 2020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共五年半的时间中,全国贸易顺差的累计总额为 44923 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顺差总额为 57352 亿美元,是全国的 128%;国有企业为年年逆差,累计逆差总额超过 2 万亿美元。
以上数据表明,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支撑了中国外贸的不断增长;民企还创造了平均每年 120% 以上的外贸顺差,2020 年以来民企顺差累计总额达到近 6 万亿美元,成为补充中国常年外汇储备(3 万多亿美元)不竭来源的绝对主力。
七、民营上市公司呈 " 三高、四小、五低 " 格局
" 三高 " 是数量占比高、营收增长高和退市占比高;" 四小 " 是平均经营规模、资产规模、利润规模、市值规模小;" 五低 " 是资产占比、营收占比、净利润占比、市值占比低和净利润率低。(注:数据来自 wind 公司;为当年全部公司的总额数据,没有扣除当年新上市公司的不可比因素;从更可比考虑,统计的是非金融类企业数据;上市公司分为五类,即民营企业、公众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2020 年,全国(非金融类,下同)上市公司 4062 家,其中,民营企业 2522 家,占 62%;2025 年上半年全国上市公司为 5300 家,其中民营企业 3404 家,占 64%。
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方面,2020 年全国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43.76 万亿元,2024 年为 62.78 万亿元,年均增长 9.4%,民营企业 2020 年营业收入为 11.27 万亿元,2024 年为 17.56 万亿元,年均增长 11.7%。
在上市公司净利润方面,2020 年,全国上市公司净利润为 2.16 万亿元,2024 年为 2.83 万亿元,年均增长 7%。其中,民营企业 2020 年净利润为 0.71 万亿元,2024 年为 0.75 万亿元,年均增长 0.34%。
在营业净利润率方面,2020 年,全国上市公司净利润率为 4.9%,2024 年为 4.5%,2025 年上半年为 5.8%。其中,民营企业 2020 年净利润率为 0.63%,2024 年为 0.43%。
八、全国企业 500 强中的民营企业呈现 " 一增、二平、三下降 " 态势
" 一增 " 是总量指标都在增长," 二平 " 是营收占比和员工占比持平," 三下降 " 是企业数、净利润和资产总额占比下降。
其一:2020 年中国企业 500 强中的民营企业数量为 249 家,2024 年为 244 家。
其二:2020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营业总收入为 86 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 26.76 万亿元,占比为 31.1%;2024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营业总收入为 110 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为 34.36 万亿元,占比为 31.2%。
其三:2020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净利润总额为 3.89 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为 1.38 万亿元,占比为 35.5%。2024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净利润为 4.5 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为 1.33 万亿元,占比为 30%。
其四:2020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资产总额为 312.4 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为 3.2 万亿元,占比为 17%。2024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资产总额为 428.9 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为 54.4 万亿元,占比为 12.7%。
其五:2020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员工人数为 3312.9 万人;其中,民营企业为 884 万人,占比为 27%。2024 年,中国企业 500 强的员工人数为 3174 万人,其中,民营企业为 872 万人,占比为 27.5%。
九、富豪榜的人数和财富总额逐年缩水
《胡润百富榜》榜单中的上榜人数和财富总额逐年下降,《新财富》500 富人榜中的上榜门槛和财富总额不断下降。《2024 胡润百富榜》中共有 1094 位个人财富 50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上榜,比 2023 年减少 12%(147 位),比 2021 年的高峰减少 25%(371 位)。上榜企业家总财富比 2023 年下降 10%(2.4 万亿),减少至 21 万亿元。
2021 年《新财富》500 富人榜的上榜门槛为 93.7 亿元,2024 年为 66.3 亿元;500 人财富总额,2021 年为 17.7 万亿元,2024 年为 12.3 万亿元。
十、" 十五五 " 时期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 十五五 " 时期应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在规模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外贸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也应该提供更有支撑力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提高效率效益,加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作者系大成企业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