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方网 15小时前

“双 11 ”诈骗新套路来袭,退款理赔、快递异常需警惕!

从 " 一日狂欢 " 演变为持续月余的 " 双 11" 电商活动,如今已成为骗子借势敛财的新窗口。今年 " 双 11" 促销活动有哪些诈骗新套路?消费者应如何识别?我市反诈民警以案为例,整理了一份反诈指南。

网购退款理赔类骗局

张女士在某平台直播间花 7 元购买了一台电动搅蒜机,收到货后,发现机器是坏的,随即联系商家售后。售后表示,可以补发一个新的。张女士同意后,对方提出加微信,能实时监测物品发送的过程。

添加微信后,客服又将张女士拉入所谓 " 商家群 ",声称 " 群内有刷单任务,帮店铺提升成交量就能赚佣金 "。想想是随手就能做的小事情,还能赚钱,张女士就同意了。刚开始赚取佣金 100 多元,后来对方又给了一个刷单任务 500 多元,张女士照做后,对方称,操作错误,刷单之前没有添加备注,若想把钱拿回去,必须按照指示接着往下走。为找回 500 多元,张女士又按要求支付 1000 元,可 " 错误 " 却接连不断,她先后累计投入 5 万多元。把情况告诉儿子后,张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报了警。

" 近期,类似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尽管购物平台、商品各不相同,但受害者均在收货时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随后陷入诈骗陷阱。" 如何防范?我市反诈民警提醒,正规商家售后理赔绝不会要求消费者 " 先转账、做任务、下载陌生软件 "。消费者购物维权需坚守 " 四不原则 ",不脱离官方平台私下沟通,拒绝添加私人微信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相信高额赔偿承诺,警惕 " 好评返利 "" 投资高返 " 等诱惑;不随意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 " 账号冻结 "" 法律追责 " 等说辞立即报警。

远离快递异常类诈骗

电商热潮推动着快递量飙升,以 " 快递 " 为幌子的诈骗也随之活跃。

王女士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发来的短信,内容是 " 你好,物品已到无人接收 ",与此同时,还留了一个联系电话。王女士在家门口未找到快递,便按短信提示回拨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对方说,这个快递其实是赠送的一个保单。王女士随即表示,自己没有开通过什么保单。对方就教王女士打开微信,一步步找到这个所谓的保单,是一个百万保障的。对方说,这个上面写的是免费的,但是从下个月开始不再免费,每个月要扣 800 块钱,此次邮寄的保单就是通知其要进行扣费了。

听到 " 今晚 8 时就要开始扣费 ",王女士慌了神,急忙询问如何取消。对方随即发来一个链接,让其下载一个叫 " 全时通 " 的软件,称通过软件的屏幕共享功能,可远程指导关闭扣费服务。对方又说,要关闭这个保险的话,就必须把所有银行卡的免密支付先关了,不然就会自动扣费,所以要看一下王女士名下到底有多少银行卡。于是,王女士不断拿自己的银行卡在骗子提供的平台里面去试,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对方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了王女士银行卡信息,并将多张银行卡内资金集中转至同一账户。钱被集中转到一张银行卡后,王女士的手机突然黑屏。几分钟后屏幕恢复,接到的却是 20 多万元被转走的银行短信提醒。

" 这种结合‘快递异常 + 百万保障扣费 + 屏幕共享’的新型诈骗,近期已出现多起案例。" 我市反诈民警提示,收到陌生短信有五步防诈指南,一是验真,收到快递短信,务必通过官方购物平台或快递公司官网核实物流信息;二是拒拨,绝不回拨短信附带的非官方电话,任何自称客服要求回拨的陌生号码,均为诈骗;三是拒点拒下,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软件不下载,关闭手机 App 不必要的权限;四是牢记 " 百万保障 " 是免费,微信、抖音等平台的 " 百万保障 " 功能均为自动开启且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扣费,无需任何关闭操作;五是冻结,发现账户异常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挂失冻结,并立即报警。(记者 韩雯)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