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英国已成为中国汽车在欧洲的最大市场。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严旭霞
日前,据市场研究机构 Dataforce 的数据,比亚迪、MG 以及奇瑞旗下的 Omoda/Jaecoo 等车型的强劲销售,助力中国品牌在 9 月欧洲市场斩获 7.4% 的份额,相较于去年同期的 3.3% 有了大幅提升。
当月,中国品牌车型销量激增两倍,推动其在欧洲市场前九个月的份额从去年同期的 2.9% 提升至 5.3%。同期,中国品牌汽车注册量更是增长了 83%,达到 523,724 辆。
在 9 月售出的中型 SUV 中,近五分之一来自中国品牌,这一表现使中国品牌在市场份额上超越了日本品牌。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Seal U 的强劲销售引领了这一增长潮流,而纯电动比亚迪 Sealion 7 和小鹏 G6 也为中国品牌在该细分市场的份额贡献了力量,前九个月达到了 13.9%。
MG HS、Jaecoo 7 和 Omoda 5 等车型的快速崛起,帮助中国品牌在 9 月紧凑型 SUV 市场占据了 13.2% 的份额,前九个月的份额则为 8.9%。然而,在小型车领域,中国品牌目前仍落后于其他国家。

随着比亚迪新推出的纯电动小型 SUV Atto 2 需求不断增长,该细分市场中的非中国品牌将面临来自中国的更多竞争压力。根据 Dataforce 的数据,中国小型车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今年仅为 4.0%,主要由 MG3 车型带动。不过,随着比亚迪 Dolphin Surf 小型电动车销量的提升,预计这一比例将会上升。
中国进军欧洲高端市场的目标目前仍停留在规划阶段,前九个月仅占据 1.8% 的市场份额,其中大部分销量来自吉利旗下的极星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沃尔沃也属于吉利集团旗下,但在此次分析中并未被视为中国品牌。

今年以来,中国品牌在动力系统方面最成功的当属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比亚迪、Jaecoo 和 MG 等品牌在 9 月占据了欧洲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前九个月的份额更是达到了 11.9%。
比亚迪 Seal U 在 9 月销量达 11,115 辆,成为当月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市九个月以来累计销量达 50,141 辆。其强劲的销量表现帮助其超越大众途观,成为欧洲销量第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然而,由于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 45.3% 的关税(具体税率因公司而异),中国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步伐受到了一定阻碍。因此,9 月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份额仅为 11.3%,增幅低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在欧洲纯汽油销售中所占份额仍然很低,仅为 2.7%。
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提供技术水平较高的先进电动车型,这意味着尽管价格相对较低,但它们并未被视为廉价选择。" 日本车企进入市场之初,首先瞄准的是性价比市场,然后才转向销量市场。韩国车企在 90 年代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 咨询公司 AlixPartners 的全球汽车业务负责人安德鲁 · 伯格鲍姆表示," 而中国车企则是同时兼顾了性价比和销量。"

中国品牌在英国市场 9 月的强势进军使其市场份额从 9 个月前的 9.5% 跃升至 13.2%。比亚迪表示,英国已成为其在中国以外的最大市场。此前一个月,中国品牌在英国市场的份额已超过韩国品牌,并开始挑战日本品牌 14.9% 的市场份额。尽管英国决定不效仿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但市场增长主要来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一致。
挪威是中国汽车的第二大市场,市场份额为 12.8%,比亚迪、MG、极星和小鹏汽车是其主要市场参与者。冰岛位列第三。西班牙和意大利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也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分别为 9.8% 和 8.4%。

MG、比亚迪以及奇瑞旗下的 Omoda/Jaecoo 是上个月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销量占比最高的三大品牌,合计占据了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 82% 的销量。
奇瑞旗下同名品牌刚刚开始在英国销售,车型包括瑞虎 8 中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此同时,吉利在 10 月下旬于意大利和英国推出了其同名品牌,并推出了一款电动紧凑型 SUV,将对 MG、比亚迪和奇瑞构成挑战。
长城汽车也表示,在经历了缓慢的起步阶段后,将在欧洲重新推出旗下品牌;而广汽集团则推出了旗下 Aion 品牌的两款电动车型,并表示这两款车型将不受欧盟关税的影响,因为它们将由奥地利的代工制造商麦格纳斯太尔公司生产。
杨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