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小时前

152g!这家日本公司推出小屏 LCD 新机,护眼党的春天要来了?

OLED 还是 LCD ?这是一个问题。

现在已经是 2025 年底,你打开购物软件,翻上半天都很难翻出一部用 LCD 屏幕的手机了,基本可以说,LCD 已经被各路厂商们抛弃了。

可还是有那么一批人,坚定地高举着旗帜:LCD 永不为奴!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在视频平台上发,甚至在年中的时候鼓捣出一场 "LCD 自救运动 ",他们建群、拉人、填问卷,准备拿着几千人的签名,去跟手机厂商们请愿。

对于这批 LCD 死忠们来说,或许有个好消息来了。

近日,一家来自日本的厂商 Mode1,宣布将于 11 月 11 日发布一款名为 Mode1 Pocket 的新手机。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在这个 OLED 屏幕已经一统天下的时代,头铁地用上了一块 LCD 屏幕。而且,它还是一台重量仅有 152 克的小屏手机。

(图源:Mode1)

高举 LCD 大旗的用户们,似乎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 " 文艺复兴 "。

但问题是,这台姗姗来迟的 LCD 新机,真的是大家翘首以盼的黎明之光,还是又一次镜花水月?今天,小雷就带大家好好聊聊这件事。

在聊手机之前,我们得先认识一下Mode1这个牌子。

和我们熟悉的那些动辄年销量上亿的巨头不同,Mode1 是日本通信公司 P-UP World 旗下的一个手机品牌,主打的就是个性化和差异化。

尽管他们产量不高,也不追求主流,但总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做出点花样。他们之前推出的手机,有的主打硬核三防,长得像个装甲车;有的主打极致简约,功能精简到让你怀疑人生。

比方说,这个在国内小众圈子里蛮出名的翻盖机——Mode1 Retro 2,就是它们的作品。

(图源:Mode1)

这次的 Mode1 Pocket,同样延续了这种风格。

咋说呢,在这个手机动不动就半斤重,屏幕恨不得能当平板用的时代,它选择了做小。152g 的重量,5.3 英寸的屏幕,拿在手上应该会有种久违的轻巧感,对于那些怀念小屏手感的用户来说,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

但当你点亮屏幕,这种美好的第一印象可能就要打个折扣了。

是的,它用的是 LCD 屏,5.3 英寸、120Hz 刷新率,但是分辨率只有1560x72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720P。

说实话,这个分辨率放在 2025 年,实在是有点不够看。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性能。Mode1 Pocket 搭载的是联发科的 Helio G99 处理器,是天玑 700 的类似物,采用台积电 6nm 制程工艺。2 颗 2.2GHz A76 大核,6 颗 2.0GHz A55 小核。

这颗芯片,怎么说呢,放在两三年前,或许还能在入门级手机市场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在 2025 年的今天,当国产千元机都在普及新一代中端芯片的时候,用 G99 确实显得有些复古了。

用它玩大型游戏基本是奢望,日常使用的流畅度也仅仅是够用的水平。

电池不大,2900mAh。最大支持 15 瓦有线充电,由于处理器比较弱鸡,耗电量低,加上类原生系统,屏幕也小,其实续航不会太差。

其他方面,支持 IP65 防水,支持 NFC,有极为先进的 3.5mm 耳机孔,支持 fm 收音机,短焦指纹,支持 TF 卡扩展,最大 1TB。

比较惊喜的,也就剩个支持 7.5W 无线充电了。

所以,结论很清晰了。Mode1 Pocket 只是一款针对日本本土市场特定需求的产物,主打的是极致便携和差异化,它所搭载的那块 720P LCD 屏幕,与其说是为了护眼,不如说是为了控制成本和产品定位。

至于价格嘛 ... 参考过往产品,应该不会很美丽就是了。

虽然海外传来的消息让人有些失望,但这并不意味着 LCD 的火苗就此熄灭。实际上,真正的变量,可能正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供应链上。

最近,科技圈开始流传出一些新的风声。

9 月中旬,京东方在官方公众号 "BOE 创新汇 " 发文,介绍了新推出的基于 ADS Pro 技术的高端手机显示解决方案

该方案号称通过多项技术升级,显著提升了 LCD 体验。其新型像素设计使清晰度进一步提升,亮度达 1500nit;升级的背板材料则实现了流畅的 144Hz 高刷;核心的 " 灵动显示 " 架构可智能分区刷新,使综合功耗降低 20%;首创的屏下集成光感传感器,不仅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显示,更是为超窄边框和轻薄设计提供了可能。

(图源:京东方)

另一边,根据数码闲聊站的消息,国内某屏幕厂商正准备出样旗舰级 1.5K LCD 屏幕。

从传闻来看,这块屏幕的规格相当诱人。它不仅拥有 1.5K 级别的高分辨率,清晰度媲美 600+PPI OLED,还支持 144Hz 甚至更高的自适应刷新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的封装技术,屏幕的边框可以做得更窄,整体视觉效果将远超我们印象中的那些 " 大黑边 "LCD 手机。

如果这些传闻属实,那对于 LCD 党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因为它意味着,从技术层面上,制造一台体验不输 OLED 的 LCD 旗舰手机,已经不存在障碍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的问题是,谁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目前各家厂商的产品线布局来看,荣耀和摩托罗拉的可能性或许最大。

(图源:荣耀)

荣耀在手机护眼技术上一直有比较深的积累,从早年的 " 护眼模式 " 到后来的高频 PWM 调光,他们始终把用户的视觉健康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如果能推出一款搭载顶级 LCD 屏幕的手机,无疑能和市面上清一色的 OLED 手机形成鲜明区隔。这对于寻求市场突破口的荣耀来说,是一张值得打出的牌。

而摩托罗拉,则一直扮演着市场 " 搅局者 " 的角色。他们乐于尝试一些非主流的技术和设计,比如坚不可摧的防摔设计,复古怀旧的木质后盖,或是和潘通合作的独特配色。另辟蹊径,用一块顶级的 LCD 屏幕来打造一款中高端 " 神机 ",完全符合摩托罗拉不拘一格的品牌调性。

无论如何,当供应链的上游开始出现新的可能性时,下游的终端产品,总会迎来改变的契机。

聊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描绘出一部理想的 LCD 手机的画像了。

它应该有一块 1.5K 分辨率、144Hz 高刷的顶级 LCD 屏幕,显示细腻又流畅;搭载一颗性能足够强劲的旗舰或次旗舰处理器,确保日常使用和游戏体验;配备一块 7000mAh 以上的大电池,彻底告别续航焦虑;再加上一套还不错的影像系统和简洁好用的系统。

听起来很美好,对吗?但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

(图源:Redmi)

你想做一台顶级的 LCD 手机?可以。但即便是在供应链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你依然要接受它可能比同规格的 OLED 手机更厚重一些,因为需要为背光模组留出空间。你必须放弃屏下指纹,回归到侧边或者背部实体指纹方案,这会让你的产品在设计上显得不那么 " 旗舰 "。

逆流打造一款 LCD 旗舰,意味着不确定的市场风险,这是一场多数厂商不愿参与的商业豪赌。

同时," 护眼 " 议题也并非简单的 DC 与 PWM 调光之争。如今,主流厂商们把低蓝光、类自然光和环境光自适应都捡了起来,高频 PWM 调光技术已大幅改善了 OLED 屏幕的频闪问题,而真正影响视力健康的,更多是使用时长、使用习惯等多重因素的综合结果。

因此,LCD 拥护者们的真正胜利,或许并非等来一部完美的手机,而是他们的持续发声,成功将 " 护眼 " 推向了行业前台。这场呐喊带来的压力,迫使所有屏幕技术都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迭代,最终让消费者得以受益。

在我看来,这远比屏幕本身的材质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