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5小时前

小米洗碗机火了!又要颠覆一个品类的节奏?

在智能家电的版图上,小米似乎总能找到新的突破口。继空调、冰箱、洗衣机之后,米家在今年又向厨房领域发起了新一轮进攻。

今年四月,小米米家台式洗碗机 S10 正式发售。这款洗碗机主打小户型、租房人群,以 35cm 机身、磁吸折叠门和独立奶瓶清洗舱打出了「轻巧实用」卖点;八月,小米乘胜追击,推出了走中高端路线的嵌入式洗碗机 S20,正式补齐了智能厨房的最后一块拼图。

图片来源:米家

但比起面向消费者的洗碗机产品,小米对洗碗机品类背后的投入更值得我们关注。在推出 S10 后不久,微信公众号「张家港发布」就宣布,总投资 5 亿元的小米洗碗机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户张家港(高新区),「将建设三条智能产线和国家级实验室,规划年产 50 万台洗碗机。」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小米米家的家电都有「小米投资建厂」的待遇。此次自建洗碗机产线,也从侧面印证了小米对洗碗机品类的坚定态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这次「入行」显得兴师动众,但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涉足洗碗机品类了。

早在 2020 年,小米就已经推出了首款米家台式洗碗机,只不过当时整个洗碗机市场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阶段。

那时国内消费者对洗碗机的认知仍停留在「贵、占地、浪费水、洗不干净」的阶段。在知乎等平台,不少用户认为洗碗机无法洗净中式饮食的油污,殊不知严重油污才是洗碗机的「拿手好戏」。

但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国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户型与租房经济兴起,让「小体积、轻安装」的家电需求显著增长。随着「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开始掌握消费话语权,懒人经济、品质生活的理念也从曾经的小众赛道进入了主流市场,让洗碗机这一「可选项」,成为了继「冰箱、空调、洗衣机」之后的第四个「必选项」。

在雷科技看来,小米今年「再入局」洗碗机市场,应该也和消费者「品质消费」消费观念的复苏有关。

当然,「再入局」也意味着小米吸取了过去的经验。首先在产品层面,小米已经不再停留在「定制 OEM」的阶段。通过与宁波轻美电器的深度合作,小米在洗碗机生产上拥有了更高的设计主导权:无论是面向小户型或租房群体的台上式洗碗机,还是面向购房群体的嵌入式洗碗机,小米都能拿出对应的产品。

而在智能化层面,小米也依托成熟的澎湃智联生态,让洗碗机又有了智能化的能力;并用米家生态为洗碗机「热启动」,与传统厨电品牌「冷启动」的智能洗碗机拉开了差距。

更重要的是,小米在营销与传播方面也更成熟了。和五年前「999 元极致性价比」的出圈路线相比,五年后的小米米家洗碗机选择用成体系的产品矩阵,打造适合不同用户群体的「高低配」,扩大了产品的用户覆盖面。

事实上,这场围绕「品质升级」的厨电消费革命,并不仅仅发生在国内市场。在不久前的 IFA 2025 上,雷科技就发现不少传统家电品牌都开始在厨房空间内发力——智能冰箱、烤箱层出不穷,博世(BOSCH)甚至在 IFA 2025 上展示了全新的 Cookit 智能 AI 烹饪机,主打用 AI 理解网络食谱,在家里也能吃到网上大厨同款。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了,饮食挑剔的中国胃对这类炒菜机做的、「没有灵魂」的食物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何在席卷全球的「厨电革命」中,中国消费者只对洗碗机这个品类感兴趣。

毕竟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厨房的「痛点」从来不在做饭,而是在做饭前的备菜环节和做完饭之后清洁环节——洗碗是纯粹的重复劳动,实在难以和乐趣、创作等元素挂钩。也正因如此,对于中国用户来说,相比花三千元买一台能模仿大厨手法的烹饪机,买一台能节省时间、解放双手的洗碗机显然更具性价比。

在雷科技看来,这也是洗碗机能在 2025 年成为「品质生活的代名词」,并获得小米重视的原因所在:即使没有技术创新,消费者依旧能直接感受到洗碗机的便利。

尽管就 2025 年国内市场来说,洗碗机的未来称得上是「欣欣向荣」,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米洗碗机品类在未来就能顺风顺水,安枕无忧了。

不可否认,和冰箱、空调、电视、扫地机器人等品类相比,洗碗机的技术门槛要低得多。但洗碗机(尤其是嵌入式洗碗机)属于典型的重决策型家电——购买周期长、安装成本高;消费者一旦「踩坑」,往往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因此,品牌不仅要卖出第一台,还要让用户「真用起来」,才有后续的口碑与销量。

从这个角度看,小米在洗碗机品类的挑战,在于如何解决用户「试错」的焦虑。洗碗机虽然比手洗省事,但仍是一个需要用户学习,且对工作环境有要求的家电:

餐具摆放不正确、家里水质太硬、甚至是碗里残留的蛋白质太多(比如蒸鸡蛋羹的碗)……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清洗效果,也会迅速消耗用户的耐心。传统厨电品牌花了多年时间才优化(而不是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对小米这种厨电「新势力」,且把没有相关厨电使用经验的新用户当作目标客户的品牌来说,这些问题显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小米也并非没有胜算:不同于其他厨电品牌,小米拥有完整的智能生态,可以用米家来降低洗碗机的使用门槛。以上文提到的 S20 嵌入式洗碗机为例,小米基于智能平台,打造了智能识污算法、自动配比洗碗液等功能,再加上米家 App,小米成功用另一个层级的智能化,构建了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让洗碗机也能像小家电一样轻松上手。

说到底,洗碗机相对简单的结构注定了这个品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对嵌入式厨电来说,动辄五年、十年的「长期表现」,才是体现品牌实力舞台。小米的再次入局洗碗机赛道,既是中国品牌对厨房消费升级趋势的回应,也是补全其全屋智能生态的重要一步。

至于小米这次能否「强势回归」,相信在双十一后的品牌战报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