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探底回升,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盘面上,光伏概念股表现活跃,阿特斯涨超 12%。钍基熔盐概念股全天走强,宝色股份、海陆重工一字涨停。AI 应用端反复活跃,吉视传媒、三七互娱等涨停。煤炭板块再度走强,安泰集团 13 天 7 板。海南自贸区板块延续强势,罗牛山等多股涨停。存储芯片概念股回暖,普冉股份涨超 14%。下跌方面,电池概念股表现较弱,海科新源大跌。
截至收盘,沪指涨 0.55%,深成指涨 0.19%,创业板指涨 0.29%。市场热点快速轮动,全市场超 3500 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 2.11 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 2107 亿。
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悉数收红
今日,A 股市场探底回升,三大指数午后悉数翻红。值得注意的是,今日 A 股呈现罕见的 " 大象起舞 " 格局,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权重板块较为强势,资金从中小创向权重股迁移的特征明显。
从热点方向看,油气、煤炭、采掘等板块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石油方面,OPEC+ 将于明年第一季度暂停增产,该组织正在争夺市场份额与市场显现供应过剩迹象之间求取平衡。煤炭方面,市场人士认为,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一时难以改变,而供给端弹性受限,这是板块的中长期支撑逻辑。
AI 应用方面继续,游戏、传媒等板块大涨。
消息面上,主要有三大利好:一是手握优质内容的游戏以及影视个股三季报增长较为亮眼;二是腾讯广告近日发布最新漫剧政策,开通 " 文娱—微短剧 " 类目并符合条件的内容方;三是 AI 应用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周末不少券商开始关注 AI 产业持续推进以及 IP 商业化对传媒板块行业的推动。
钍基熔盐概念、化工等方向同样逆势活跃。
消息面上,11 月 1 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 2 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
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首次获取钍元素进入熔盐堆运行后的实验数据,更让该堆成为当前全球唯一在运行且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为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关键初步验证。
此外,海南封关在即,海南板块近期延续强势;光伏设备、电网设备等方向受益于反内卷 + 储能催化今日同样大涨。另一方面,锂电、有色金属、半导体等前期热门方向跌幅居前。
整体而言,随着高位科技股陷入调整,资金开始向低位板块尝试,但热点间维持较为快速的轮动,延续性相对一般,故机构建议,应对上可耐心等待市场决出新一轮的领涨核心再行跟随。
" 国家队 " 三季度持仓情况出炉
随着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及旗下 2 只专项资管计划的持仓情况也受到市场关注。
从基金三季报来看,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及旗下 2 只专项资管计划对宽基 ETF 的持仓基本保持不变,继续对股市形成支撑作用,仅对部分行业主题 ETF 进行了简单微调。
据证券时报,基金评价机构研究人士称,与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主要投资宽基 ETF 的策略不同,中央汇金资产旗下 2 只专项资管计划主要投资行业主题 ETF,且其调仓频率较高,其在三季度减持的 2 只 ETF 规模不足 2 亿元,所以其调仓动作不能看成是中央汇金资产等投资方向上的变动。
规模方面,根据粗略计算,截至三季度末,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等持有的 ETF 规模单季增长超 2000 亿元,达到约 1.55 万亿元。
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央汇金投资等重仓持有的宽基 ETF 对浮盈贡献较大,如中央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等持有的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 第三季度浮盈超 550 亿元,持有的易方达沪深 300ETF 浮盈超 400 亿元,持有的华夏沪深 300ETF 浮盈超 300 亿元。
中央汇金投资等持有的华夏中证 5G 通信主题 ETF 三季度表现最好,单季度涨幅超过 80%,持有的华宝中证电子 50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 ETF、天弘创业板 ETF、易方达创业板 ETF、广发创业板 ETF 三季度涨幅均超 50%。
外资:A 股未来两年有 30% 潜在回报
当前 A 股已经来到 4000 点关键位,往后看,市场行情会如何变化?投资者又该如何平衡政策主线布局与市场节奏把握?
对于 A 股后市走向,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认为,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AI、反内卷及出海三大潜在强劲的获利驱动因素,可提振中资企业盈利前景。该行预测,A、H 股指数至 2027 年底期间,可实现约 30% 的潜在回报,受 12% 的年复合利润增长率和 5% 至 10% 的市盈率扩张潜力驱动。
今年中资科技股大升,尤以 AI 主题表现更强,付思表示,主因对于预期的判断,靠情绪改善拉动估值上升,目前科技相关板块的估值仍具吸引力,明年重点可能更多放在基本面的改善,需要更好的盈利兑现来支持估值上涨。
对于具体投资策略,平安证券专业投顾刘明结合四季度市场整体运行趋势分析指出,当下的核心矛盾依旧是活跃资金今年赢面较多,导致题材定价持续性较差;政策的角度稳指数、促消费是重点,所以进入四季度,行情震荡明显加剧。
" 科技创新、政策催化、业绩爆发 " 三大敏感因子通常盘前完成定价,盘中高开低走,活跃资本承接乏力,操作难度明显加大。眼下控制仓位,或者选择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资产可能是相对明智的策略。
金鹰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金达莱则建议,对科技的配置可能需要进一步聚焦到 AI 核心主线品种。外溢的科技资金会利好部分价值类行业的阶段机会,建议围绕 2026 年的潜在改善趋势来做布局,包括受益资本市场走强的非银、受益海外制造业复苏的有色和部分出口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