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轩辕同学,成就新汽车人 !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甄尤美
10 月 29 日,2025 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如期而至。
如果你在展馆里逛一圈,很容易发现这场展会的有趣反差。
日系车企几乎是全家总动员,展台一个比一个气派,从概念车到量产新品,恨不得把未来十年的出行蓝图都铺在观众眼前,显然是把这里当成了向全球秀肌肉、亮新思路的主场窗口。
然而另一边,国际车企的参展阵容则冷清许多。
欧美品牌中仅有宝马、梅赛德斯 - 奔驰等少数代表,且未能带来足够亮眼的创新成果。
中国车企也只来了一家比亚迪,虽然带来的 K-Car 纯电车型直指日本本土最主流的细分市场,但在日系军团的包围下,显得有些 " 势单力薄 "。
其实,自上一届日本移动出行展举办之后,全球汽车行业一直处在结构调整与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如同行走在跷跷板上,经历着多重力量的拉扯:
一方面,电动化浪潮仍在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但部分地区电动车销售增速已出现放缓,政策支持也在变化中调整。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对传统燃油车的需求依然坚挺,展现出能源转型路上的复杂现实。
作为年内收尾的全球大型车展,今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汇聚了超 500 家公司和组织,创下了参展数量的历史新高,仿佛成为日本车企的本土狂欢派对。
所有涌向这里的参与者都心知肚明:这里展出的不只是汽车,更是自身在变局中关乎未来的提案,而展台的掌声,便是最直接的回应。
从概念车看日本车企的发展战略
本田推出两款高性价比电动概念车,且承载着品牌电动化战略深意。
紧凑型 SUV 0 Alpha 以 " 入门车型 " 身份加入,定位比前几代 0 系车型更小巧、更实惠。

这款最新原型车作为全球车型生产,预计 2027 年上市,主要面向日本和印度市场,将在印度生产(也是本田首款面向印度市场的电动车,印度为主要市场),目前无北美销售计划。
方正造型的轻型 SUV Super-One 先以日本专属身份首秀,计划 2026 年起登陆其他亚洲市场及英国。

丰田展台则上演了经典焕新与品牌升级的双重惊喜,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其保守的刻板印象。
作为全球畅销车型的卡罗拉,此次推出的未来主义概念车彻底颠覆大众认知。

丰田首席执行官佐藤浩司直言卡罗拉是 " 人人都能拥有的汽车 ",而这款概念车正用动力灵活性适配全球各异的电气化进程与能源状况。
佐藤浩司的理念掷地有声:" 地球广阔,世界丰富多彩。道路各不相同,能源状况也各不相同…… 无论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是内燃机汽车,无论动力来源是什么,我们都要打造人人都想驾驶的美观汽车。"
设计上,这款卡罗拉概念车更是突破以往的沉稳内敛,黑银双色涂装极具视觉冲击力,流畅又带棱角的线条勾勒出凌厉身姿,纤细的 LED 灯组串联起前大灯与贯穿式格栅,整体造型酷似四门版 86,辨识度拉满。
此外,车上的三个燃油加注口暗示其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核心配置,车内空间开阔,繁杂按钮被一块大屏幕整合,仅保留两个踏板的设计,预示着自动变速器将成为主流配置。
与此同时,丰田计划将其旗舰车型 Century 升级为独立豪华品牌,定位甚至高于雷克萨斯。
丰田在车展上展示了 Century 双门轿跑概念款。目前 Century 已有轿车与 SUV 车型,加入轿跑车后将进一步强化其尊贵形象。

Century 自 1967 年为纪念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百年诞辰而诞生,如今正迈向独立品牌之路。丰田称之为 " 独一无二 " 的存在,如同劳斯莱斯之于宝马。
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表示:" 我们希望将丰田打造成展现日本骄傲的品牌。"
雷克萨斯则推出一款备受瞩目的六轮厢式概念车 LS Concept。

这款车的设计极具巧思,后侧四个车轮比前侧两个尺寸更小,这一差异化设计成功为后排座椅腾出了更多空间。纯电动动力系统的加持,让平坦的地板和宽敞的内部空间成为现实。
不少人看到它时,都联想到了 1992 年的 Italdesign Columbus,丰田章男的表态让量产的希望大增:" 人们对雷克萨斯有一些期待,静谧性、舒适性以及征服任何路况的能力。一款六轮汽车必须满足所有这些要求。每个人都致力于完成这项任务,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
汉弗莱斯补充道:" 随着 Century 进军超豪华领域,雷克萨斯能更专注于核心豪华客户,探索独立思考、自信前行、勇于创新的新豪华生活方式。"
斯巴鲁则为性能车爱好者送上大礼,一次性发布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STI概念车。
纯电动的 Performance-E STI 颜值与性能感拉满,经典的蓝金配色直击粉丝情怀,造型犀利张扬。

而 Performance-B STI 概念车更贴近量产状态,本质是现款第六代翼豹掀背车的 STI 版本。

这两款 STI 概念车本质上可看作 WRX 五门掀背车的升级款,内饰与现款 WRX 高度相似,仅增加了几个 STI 徽标作为点缀,六速手动变速箱和大尺寸中央触摸屏则保障了操控与科技体验。
考虑到当前电动汽车市场遇冷,WRX 销量也不尽如人意,若斯巴鲁借此机会调整战略,在燃油高性能车型上重启 STI 名称,无疑会成为提振市场的关键一步。
深陷困境的日产也带着翻盘利器而来,备受期待的高端MPV。
第四代Elgrand正式亮相,计划在2027年3月结束的财年启动销售。这款新车搭载日产最新版本的混合动力 e-Power 系统,被寄予了重振品牌的重任。

而这款 Elgrand,正是这场复兴计划的开篇之作。与此同时,日产也寄望通过 Elgrand 以及新款 Leaf EV 等电动车型,改善营收状况,提升盈利能力,为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止于车的移动出行畅想
日本移动出行展最初被称为 " 东京车展 ",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4 年,自 2023 年更名后,内核更加明确了:用全新技术与理念,勾勒未来出行的模样。
而今年这场展会,更是把这份未来感拉满了。
日本车企们集体发力,把 " 泛出行 " 概念玩出了花。从陆地、海洋、天空,一直到遥远的太空都成了他们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的舞台。
雷克萨斯直接下水,带了一艘能让人心甘情愿逃离城市的双体船概念车。

雷克萨斯指出,这是为想找个地方静静发呆的人打造的水上奢华空间,给人一种逃离现实的浪漫。
并且,雷克萨斯并不满足于将 LS 打造成六轮厢式,它觉得那款车有点太大了。尤其是在日本拥挤狭小的城市街道上,总显得有些施展不开。
所以,它认为应该创造一种 " 最后一公里 " 交通工具,让压力大的富人能够以小巧灵活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就这样,LS Micro 概念车诞生了。

在座舱里,配备了定制玻璃器皿、躺椅,车窗采用百叶窗设计以保护隐私,用户可以躺在座椅里,让人工智能来操控方向盘。
丰田的展台上出现了一架 Joby,展现了其未来推进空中出租车的构想。


HondaJet Elite II 的全尺寸内饰模型展示了改进的声学效果、带天窗的独立卫生间和俱乐部式座椅。本田还提升了新一代 Honda Jet 的航程。
其实,在所有参展车企中,最为激进的当属本田。
本田早就将自身定位为 " 移动出行公司 ",所以它超越其他车企,直接将目标对准了太空。
它展出了自己 2025 年 6 月在日本北海道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火箭。与 SpaceX 理念相通,本田火箭同样注重可重复使用与可再生燃料。

除此之外,本田推出了一种电动轮椅,它允许用户与其他人保持视线水平,并通过用户转移重心来朝所需方向移动。
2025 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精彩,远不止这些各式各样的出行工具。各大车企还借着这场展会,悄悄亮出了未来动力驱动技术的底牌。
虽然概念车通常没有动力系统,它们不能行驶,也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可能只是转瞬即逝的梦想,但是藏在概念车设计里的技术巧思,往往会蕴含着未来可能的动力发展方向。
而在所有动力构想里,马自达的脑洞无疑最让人感觉天马行空。他们展示的 X-Coupe 插电混动概念车,其内燃机可使用由微藻提炼的碳中和燃料。
据马自达称,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并将油脂储存在细胞中,而这种油可以被提取并提炼成碳中和燃料。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目前该技术的能效极低,一个混凝土搅拌车大小的培养罐运行整整两周,仅能产出一升燃料。
不过,尽管这一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这类看似不完美的探索,向我们揭示了未来出行方案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你觉得马自达的微藻燃料靠谱吗?如果未来有机会,你想不想体验一下雷克萨斯的双体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
AI 改变时代 , 她关注改变
请关注《汽车商业评论》兄弟媒体
加入轩辕同学,成就新汽车人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