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约 2082 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2025 年以来,A 股市场在波动中稳步上行,主要股指均实现显著涨幅。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28 日,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年内分别上涨 18.99% 和 28.95%,而创业板指数同期更是大幅上涨 50.80%,成为本轮行情中备受关注的主线之一。
其中,10 月以来市场震荡加剧,科技板块经历阶段性回调,市场对于此前的创业板指主线行情担忧加大。回顾历史,每一轮主线行情的展开都非一蹴而就,从过往的节奏与空间中寻找规律,或能为判断后市提供有益借鉴。
以史为鉴
震荡是插曲,成长是主旋律
自 2010 年 6 月正式发布以来,创业板指已经历多轮完整的市场周期,并在多轮行情中表现突出:Wind 数据显示,2012-2015 年间,该指数最高涨幅达 570%;2019-2021 年间,再次实现 195% 的涨幅。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轮行情都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均出现了显著的阶段性调整。
具体来看,在 2012-2015 年的行情中,创业板指共出现 4 次主要调整,幅度介于 9.1% 至 20.4% 之间。同样,在 2019-2021 年的行情中,指数也经历了 3 次明显调整,幅度在 14% 至 20.1% 之间。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指数调整幅度往往在 10% 以上,这与本轮 10 月 9 日以来的行情类似,而指数在调整结束后往往都能够重新回归上升通道,并在后续创出新高。

将目光拉回到本轮行情上,创业板指在经历显著涨幅后,其投资价值仍具有持续性。Wind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创业板指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 13.4%,大幅领先于中证 500(7.3%)、沪深 300(2.5%)、上证指数(1%)等主流宽基指数,同期创业板指营收增速达 7.4%,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紧跟科技主线,把握周期机遇
对于牛市投资而言,抓住主线并长期持有是较优策略。历史经验表明,牛市中的主线往往具有产业趋势强、与市场环境相匹配、政策支持力度大等特点。本轮行情中,行业主题层面的主线包括光模块、PCB、电池、半导体等方向,而这些领域恰恰是创业板指重点覆盖的方向。
深入分析创业板指的成分股构成,首先可以看到其囊括了众多具有 " 新质生产力 " 特征的龙头企业——新能源巨头 " 宁王 " 宁德时代、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医疗器械领军企业迈瑞医疗,以及在 AI 领域备受关注的 " 易中天 " 组合(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还有年内表现亮眼的胜宏科技等。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具备充足的技术优势,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Wind
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创业板指精准布局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赛道。具体而言,新能源占比 30.8%,通信占 15.5%,电子占 13.9%,医药生物占 9.0%。其中,通信、电子、计算机等与 AI 强相关的行业合计权重超过 37%,使得创业板指能够充分受益于本轮 AI 科技浪潮。

当前,从科技板块整体逻辑看,外部环境缓和与科技产业支持政策均有望在短期提振双创情绪。同时,此前几个支撑科技板块中期向上逻辑整体未变:一是 AI、半导体、新能源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持续获得政策倾斜,基本面趋好;二是国内市场流动性宽松、资金面充裕;三是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全球宏观流动性宽松。在此背景下,本轮成长板块调整后,资产性价比相对提升,创业板指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对于看好创业板投资价值的投资者而言,指数化工具无疑是一种高效选择。目前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指的最大规模 ETF ——,最新规模突破 1000 亿元,10 月以来日均成交额约 51 亿元,规模和流动性均位居同类产品前列。(数据来源 Wind,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费率为 0.15%/ 年,属于股票 ETF 中最低档,可降低投资者长期持有成本。场外投资者亦可通过联接基金(/C 类 004744)进行定投或申赎。
当然,创业板指长期成长性突出,但其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短期调整亦可能超出预期。若希望在参与成长的同时控制整体风险,不妨采用 " 核心—卫星 " 的配置思路:以行业分布更均衡、风格更稳健的中证 A500 等宽基指数作为底仓,构建组合的 " 压舱石 ",跟踪这只指数的有等产品;再以跟踪的创业板指这类高弹性、高成长资产 " 进攻端 ",捕捉上行阶段的超额收益。两者搭配,形成 " 稳健 + 成长 " 的哑铃组合,有助于在波动市中更好地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创业板作为中国新经济企业的聚集地,其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持续关注。投资者不妨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短期波动,借助历史规律把握当前行情节奏,通过适宜的工具做好配置,把握市场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