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府美食有三宝,臊子面擀面皮豆花泡,其中前两宝,出产地都是岐山。
但凡是个陕西人,尤其是关中的,怕是没几个人没吃过擀面皮和臊子面。擀面皮就不说了,别说是关中区域及之外的地方,即便就是老本营岐山,也没几家正儿八经纯手工制作的了,主打的就是一个调和,尤其是那个辣子油,谁家的辣子油香,谁家就能领风骚。
重点说岐山面。
任何东西,手做的肯定要比机器做的好吃,但是,如果必须纠结于岐山臊子面的面条是手擀的刀闸的还是压面机压出来的,你一定没有找到岐山臊子面的灵魂——并非那一把面,而是那一锅汤。
不管是手擀面还是机器面,只要有一锅好的臊子汤,煎乎乎红亮亮地浇上去,一碗直击灵魂的臊子面,必然让灵魂都香得飘飘然然。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的岐山臊子面,才能让灵魂香得魂不附体呢?
宝鸡之外的城市,但凡打着岐山臊子面招牌的,里面却是各种面混杂的,端上来的岐山臊子面也是一大海碗的,这样的臊子面,跟正宗严重隔着不靠谱,更遑论灵魂之香。
西府的一些民俗食府和农家乐的一口香,基本上达到了神似的效果,起码面和汤的配比,一筷子下去就能从汤里把面捞个干净,算是做到岐山臊子面的基本了。但是,还称不上灵魂面,因为,这些店家的面,为了刻意追求颜色,一般油都偏大,臊子汤里面的内容也偏少。
岐山农家自己家里做的臊子面,又达到了更高的一个境界,但也因人而异,必须是手艺好的人家,肉臊子很胡萝卜臊子拦得好只是第一步,调汤时的醋和辣子油的火候才是关键。

二
作为周公故里周礼之乡,岐山农村过事,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基本上都会持续好几天。除了正事那天早上要吃臊子面,前面几天,很多人家也都会吃臊子面不断的流水席。



炊事棚之所以要搭在席棚的前面,大概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入席的客人,能顺道见识一下那两口锅,看到那一锅一直翻滚着热气的臊子汤。这对岐山当地人来说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对不太能常吃到岐山农村过事席的人来说,那一锅汤,就是大厨和主家最好的广告诱惑。先从味来诱惑——即便还离得老远,一股特别的香味就能扑鼻而来,醋香、肉香、油香等混合在一起,融合自然而且醇厚深远,不用说,这绝对是一锅好汤。如果也能闻到各种味道,但各种味道是咧的分散的不是完美融合的,那么,这锅汤,就难言成功了;再从色来诱惑——翻滚的浪头之外,是鲜艳的辣子红油和鸡蛋饼,浪头之里,将肉臊子瘦臊子木耳黄花豆腐等一并翻滚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里面的货真价实,馋虫便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
三
那么,还不赶紧入席。
席上早已摆好六个凉菜,在等面端上来的时候不妨捯上几筷子。如果面端上来了,最好别再跟这些凉菜发生交集了,一心一意,一本正经,一往无前,一劲吃面,才是关键。
这可绝对是经验之谈,你如果将精力多放在了吃凉菜上,那么,不幸的很,当别人已经三五碗面下肚的时候,你可能才吃了两碗,当别人都吃毕了要起席了,你却发现才吃到感觉,离吃饱吃爽还差得很远。

你想想,一碗里只有一筷头面,想要吃饱吃好的话,咋不得个七八碗甚至十来碗的。你把时间都浪费在并没有什么特色的凉菜上或者胡卖眼上了,自然就不能很专心的吃面很好的吃面了。
当然,这也不是让你一定就要狼吞虎咽,一筷子把所有的面捞出来就塞到嘴里——这绝非臊子面的正确吃法。一方面,那臊子汤温度很是可观,这样大概率会烫了嘴,一方面,这样很容易把臊子的汤汤水水带得到处都是,如果不小心溅到身上了就显得丧眼地很,最最重要的一方面,囫囵吞面,就品不出臊子面的那个深邃的香味了。
你得这样吃——一筷子下去,挑起来七八根面,以和筷头的比例匀称而非头重脚轻为参考,然后埋下头,嘴离碗近一点,再近一点,轻轻地吹一口气,然后优哉游哉地将这一筷子面送进嘴里,在以正常的速度咀嚼的同时,又去捞下一筷子的面。一般来说,一碗面,五六筷子下去捞完比较适宜,面捞碗了,可以在碗里再捞上几下,这就是捞里面的各种臊子了,这个就可以快一点,三下五除二捞上几下,然后迅速放弃这一碗,开咥下一碗。一般而言,服务队端面面利索的话,每个人的面前总会有两三碗待吃的面,千万别客气,只要在你跟前,你就只管端碗就是。
四
吃饱喝足了,起身离席了,带着悠长的回味,就可以慢慢回想那一碗一碗的面端上来的时候的精彩了。
面都是用大托盘端上来的,一盘子里总有个十多碗,一碗一碗的摆在桌上,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一碗碗鲜艳的颜色在每个人的面前绽开,便已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了。待到满席开吃,香气从从热气中升腾,捞起来的面条在油汪汪的臊子汤上荡起,汤色点亮了面色,汤香融入了面香,那简直是最开胃的时刻,最勾魂的瞬间。
相比较而言,正事那天中午的鸡鸭鱼肉各种菜的正席,就平常得多也没什么可特别关注的了。

必须提醒的是,岐山农村过事正事那天,只有早上是吃臊子面的,一般从六点开始,到九点左右就结束了,中午的席,可就没臊子面了。所以,要赶这样的席,一定得趁早。
来源 / 今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