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尺度商业 38分钟前

刘宗治上任董事长,兴业基金股债发展不平衡,固收占比超 9 成

文 | 刘振涛

4000 多亿规模的 " 银行系 " 公募兴业基金迎来了新董事长!

近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叶文煌因年龄原因离任公司董事长,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来自公司大股东兴业银行的刘宗治接棒,成为新任董事长。

2023 年 4 月,兴业基金的原董事长官恒秋因年龄原因离任,来自兴业银行的叶文煌被任命为新董事长。截至叶文煌离任,他担任董事长 2 年半时间,不足 3 年。

随着叶文煌离任,刘宗治上任,兴业基金在不足 3 年时间两换董事长。

兴业基金成立于 2013 年 4 月,距今成立 12 年之久。目前兴业基金旗下的产品还未披露 3 季度定期报告,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末,兴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 4474.93 亿元,公募规模排在市场前 30。

兴业基金产品结构布局上 " 股弱债强 ",权益投资业务是其短板,公司规模依赖固收产品支撑。

据媒体报道,2023 年 8 月,叶文煌在上任董事长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公开表示," 公司当前面临的最急迫、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股债发展的相对不均衡,这也是大部分银行系基金公司的通病。"

而从叶文煌任职董事长时期来看,他带领兴业基金实现了公募规模的突破,但是股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善。

如今叶文煌离任,兴业基金迎来刘宗治的管理时代,刘宗治能否改善兴业基金股债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呢?

不到三年两换董事长,刘宗治接棒

兴业基金此次董事长变更,还是延续了银行系公募机构的传统逻辑:由大股东高管兼任或者调任。根据兴业基金发布的人事变动公告来看,公司不到三年两换董事长,叶文煌和刘宗治都是来自兴业基金大股东兴业银行的高管。

2023 年 4 月,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官恒秋因年龄原因而离任董事长,叶文煌被任命为公司新任董事长。

资料显示,叶文煌在上任兴业基金董事长前,在兴业银行工作多年,曾任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成都分行副行长、总行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等。

从上任到离职,叶文煌在兴业基金任职董事长仅 2 年半时间,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在他任职期内,兴业基金公募规模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Wind 数据显示,2023 年 6 月 30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兴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从 2987.25 亿元上升至 4474.93 亿元,规模增长了 1487.68 亿元,增幅达到 49.8%。

刘宗治同样来自兴业银行,他曾任兴业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助理、企业金融总部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风险总监等职务,还担任过总行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等。

从刘宗治在兴业银行的经历来看,他的投行经验比较丰富。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刘宗治深谙资本市场规律与资管机构发展逻辑,他过去在兴业银行积累的投行经验或许能为兴业基金注入新的血液,有助于进一步融入兴业银行的整体战略布局,充分发挥风险合规管理优势,推动兴业基金进一步做大品牌。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对刘宗治上任董事长后兴业基金的发展持观望态度。一方面是刘宗治长期在银行体系工作,没有过公募市场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兴业基金长期以来的短板问题——股债发展不平衡。

叶文煌担任董事长期间,曾明确指出股债发展不平衡是兴业基金最突出的问题,而在他担任董事长期间,这个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虽然叶文煌上任期间,兴业基金的公募规模大幅提升近 50%,但是依靠的还是固收产品的提升。

没有公募管理经验的刘宗治接棒董事长,能否改善兴业基金的短板,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股债发展不平衡,固收规模占比超 9 成

虽然近年来,兴业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保持增长,特别是近 2 年来增长较快。但是,规模增长的背景下,兴业基金的短板问题 " 股债发展不平衡 " 依旧未能改善。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末,兴业基金旗下股票型产品规模为 24.23 亿元;混合型产品规模为 129.04 亿元;债券型产品规模为 2579.31 亿元,货币型产品规模为 1739.59 亿元。兴业基金股票型产品规模不及债券型产品规模的零头。

2025 年上半年末,兴业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股票型 + 混合型)规模为 153.27 亿元,固收类产品(债券型 + 货币型)规模为 4318.9 亿元。兴业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总管理规模的比例达 96.5%,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不足 5%。

值得注意的是,叶文煌曾指出兴业基金最突出的问题是股债发展不平衡。然而,在叶文煌任职董事长期间,兴业基金规模增长依赖的依旧是固收债券类产品。

Wind 数据显示,2023 年 6 月 30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兴业基金旗下股票型产品规模从 10.28 亿元增长至 24.23 亿元,增长了近 13 亿元;混合型产品规模从 176.32 亿元下降至 129.04 亿元,下降了 47.28 亿元;债券型产品规模从 1729.25 亿元增长至 2579.31 亿元,增长了 787.06 亿元;货币型产品规模从 1069.04 亿元增长至 1739.59 亿元,增长了 670.55 亿元。

从产品的数据看到,在叶文煌任职董事长时期内,兴业基金固收类产品明显增长,权益类产品规模是一个下降的趋势。

投研能力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权益领域的投资表现是衡量公募机构投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2025 年 5 月,证监会下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到,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到,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 促进行业功能发挥。

另外,随着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像兴业基金这样依赖固收产品支撑规模的情况或许会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

2025 年 9 月,监管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募费率改革第三阶段落地,统一赎回费收取标准,将四档赎回费率安排简化成三档,降低收费机制复杂性。同时,优化 7 日、30 日、6 个月持有期限的赎回费安排,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这意味着公募债基 "7 日免赎 " 成为历史,短期赎回成本将提升。

据媒体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债基收益走低的环境下,赎回费率的改革将进一步压缩短期投资者的实际持有收益,冲击短期投资者投资偏好,引起部分债基品种缩量。而以债券产品为产品结构的公募机构,无疑是受影响的重点对象。

由此来看,破解股债发展不平衡是兴业基金最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同样也是新董事长刘宗治上任后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

对于刘宗治后期管理下兴业基金的发展情况,我们将保持关注!

尺度商业

尺度商业

尺度,价值为尺,投资有度。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