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库存已经成为汽车经销商难以承受的生存之重。
长期以来,库存管理一直是汽车经销商面临的棘手难题。
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传统销售模式备受冲击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愈发成为经销商无法逃避的挑战。有的因此大打降价促销牌以换资金链健康;有的选择渠道转型如轻资产运营;有的选择转投其他品牌试试运气;有的扛不住压力的只能退网消亡。
因为库存压力问题,我们也见证了包括中升集团、永达汽车和广汇汽车等汽车经销商的渡劫之路。而这一状况在近年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从规模和杀伤程度上更甚。
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超 4400 家 4S 店退网,相当于每天消失 12 家门店。行业亏损比例超过五成,4S 店规模自 2021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超 1200 家 4S 店濒临倒闭,仅 27.5% 的 4S 店完成既定销量目标,超七成经销商深陷达标泥潭。
更值得警惕的是,库存预警指数已经连续多月高于荣枯线,9 月录得 54.5%,反映出超过半数的经销商面临新车销量未达预期的窘境,以及汽车流通行业正承受的压力。
承压的经销商,矛盾的车市
" 为了消化库存车,我们的单车优惠幅度最高超过 8 万元,但客流量还是下滑很多。"
当汽车公社走访一家位于上海浦东的某德系合资品牌 4S 店时,该店的总经理这样说道,他表示," 即便降价幅度很大,但店内库存周期还是从去年的 45 天延长至 68 天。" 同时他坦言,新能源品牌的挤压和消费者持币观望态度,让传统合资品牌的溢价能力大幅削弱。
而在另一场调查中,汽车公社走访到武汉的一家自主品牌 4S 店,该店面的销售表示,虽然 9 月通过车展促成了 40 余单交易,但库存情况依然糟糕。" 燃油车滞销,新能源车型又面临迭代压力,部分老款车型只能以成本价抛售,不赚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则调查的反馈,完全符合 9 月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库存系数环比上升的情况,当月二者的库存系数分别达到 1.38 和 1.3。不过,当月高端豪华和进口品牌的库存系数为 1.42,环比则有所下降。
另外,从区域市场观察,全国各区的库存预警指数不尽相同。南区指数最高,达到 61.9%,北区和东区高于全国总水平,西区指数是唯一落在荣枯线以下的区域,为 49.3%。
其中,笔者在近期走访信阳这座三线城市时,一家综合展厅的销售透露,9 月库存预警指数逼近 70%。" 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即将到期,但消费者反而更犹豫了。" 她透露,部分库存超半年的车型占用资金超千万元,而厂家仍按计划压库,导致现金流濒临断裂。
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也提示经销商库存压力存在地域性特征。当然,在大环境的不乐观中,也存在 " 幸存者偏差 "。
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经销商反馈 9 月新车销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一数据无疑也是差强人意的,因为它发生在传统的 " 金九 " 旺季。
我们都知道,库存系数的小幅上升与经销商主动补充库存以应对 " 金九银十 " 销售旺季有关,但销售端的表现并未完全匹配库存的增加,导致库存压力依然存在。
市场变革下的挑战
经销商库存压力的背后,是汽车市场深层次的变革与挑战。
首先,客流量增长乏力已成为普遍现象。调查显示,自然进店客流量下滑和线上线索转化率低都是经销商面临的挑战。这一方面与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分化有关,另外也反映了消费者购车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消费者转向线上渠道,但线上线索的转化效率又难以保障。
其次,价格竞争导致的盈利压力持续存在。在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各大品牌为维持市场份额,纷纷加大促销力度。这导致经销商不得不参与价格战,即使亏本销售也要完成厂家设定的销售目标,否则可能面临更大的惩罚。
而高库存对经销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资金链紧张。
汽车作为高价商品,库存占用资金巨大。按每辆车平均 15 万元计算,304 万辆库存意味着高达 4560 亿元的资金被占用。这部分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持续的利息支出不断侵蚀着经销商的本就微薄的利润。
更严重的是,为了尽快回笼资金,经销商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陷入 " 降价—亏损—再降价 " 的恶性循环。
目前,价格倒挂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即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这种情况下,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但为了获取售后、金融保险等后续收益,经销商又不得不继续销售。
不过,从行业层面看,持续的库存压力也在加速汽车流通领域的洗牌。具体看来,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经销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大型经销商集团则凭借规模优势和资金实力继续扩张,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机遇与转型
面对日益严重的库存问题,经销商需要寻求突破。
在这其中,首先就是合理的库存规划是基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经销商应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这意味着经销商需要摒弃过去盲目追求销售规模的思路,转而注重经营质量和效益。
例如,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季节性因素等精确预测需求,制定合理的库存计划。同时,加强与主机厂的沟通,争取更合理的销售目标和更灵活的库存调整机制。
数据显示,成熟的汽车市场中,售后服务贡献的利润通常占经销商总利润的 50% 以上。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经销商可以减轻对新车销售利润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同时,利用政策红利抵抗风险。目前,国家第四批以旧换新补贴将于 10 月陆续下发,配合年底到期的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预计将对市场形成一定刺激。而经销商应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强化服务来提振消费信心。
尽管目前经销商库存有压力,但对于四季度的市场预期,行业整体持谨慎乐观态度。调查显示,有 44.4% 的经销商对四季度销量增长表示乐观,预判将实现 5% 至 10% 的同比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销商必须主动求变,才能在新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包括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如二手车、汽车金融、保险等衍生业务还有发展空间,可以成为经销商新的增长点。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演变,经销商的角色和功能也在经历变革。而库存压力只是这一变革过程的表象之一,其背后是整个汽车流通领域的重构与再造。因此,对于经销商而言,只有正视挑战、主动转型,才能在市场洗牌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