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姐谈花花世界
年轻人开始整顿双十一了。
以前 " 清空购物车 " 是 all buy,现在 " 清空购物车 " 是一件不买。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开始了。网友晶晶在 " 今年你还参与双十一吗?" 的问题下面回复," 简单直接的降价不好吗?现在双十一的预售过程像一场大型 PUA。" 网友啵啵兔表示," 为了控制自己这双爱买买买的手,干脆把淘宝京东抖音都卸载了,等双十一结束再装回来。"
是拒绝套路、更加理性、还是消费降级后的抠抠搜搜,花姐访谈了 20 个 Z 世代的年轻人,听听 TA 们怎么说。
" 不玩了 ",双十一 " 套路 " 惹恼年轻人
双十一始于 2009 年,至今 17 个年头,消费主力从 70 后、80 后变成 90 后、00 后,人变了,消费习惯也悄然改变。
70 后、80 后爱囤货,因为他们成长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对实体产品有很强的占有欲,他们喜欢 " 拥有 " 后结结实实的安全感。而 90 后、00 后的消费特点是又壕又抠,他们擅长平台比价、二手租用、虚拟消费,追求心理满足而非物欲。面对双十一,他们有着不同的选择。
" 累觉不爱,这场购物游戏我不玩了。"
消费者苦双十一久矣。" 双十一的预售过程像一场大型 PUA。" 网友晶晶发现自己很讨厌做购物攻略,但是想买到便宜货就非做不可。" 现在的双十一,商家一边暗搓搓涨价,一边打造一批直播带货明星,然后联合起来 PUA 消费者,你不做攻略不抢红包不好好凑单,不好好受苦,活该你买不到便宜货。"
从 10 月就拉开帷幕的双十一,不再是深夜 0 点的购物狂欢,而变成了耗时 1 个月的 " 购物马拉松 "。在各种蹲红包、领券后,消费者还不一定卖到最便宜的价格。
" 我看的小家电,9 月份加购物车是 280 元,10 月 1 号就变成了 350,10 月 15 号晚上 8 点以后就变成了 400 出头。我问客服为什么,客服理直气壮地说,不同时间不同玩法。" 把网友小潘气笑了," 玩法?我是来买东西的,不是来玩购物游戏的。"
许多网友也表示双十一的价格 " 一天一变 ",商家都在玩 " 暗中涨价 " 的 " 骚操作 "。" 某款吹风机平时直播间的价格是 249,双十一标价 600,付完定金,尾款还要付 249。我在淘宝加购了一些汉服,结果几乎都涨价了,券后才是加购前的价格。" 网友绛绛表示," 感觉自己被耍了,干脆在拼多多上直接下单。"
" 以前是我薅商家羊毛,现在是商家拔我的毛。" 网友思铭一直在蹲守一款运动相机,本来准备在双十一时下单,后来发现自己差点被商家背刺。" 只有女孩子才能玩得明白那些预售啊,领券啊,我只看最终价格。我发现双十一并不便宜。现在闲鱼上全新相机的价格比双十一最终价还要便宜近 200 元,如果以租用的方式两百块能租半年。"
" 简单粗暴的双十一能不能回归呢?" 参与了 10 年双十一的老选手勇哥也发出感慨。" 过去双十一是真打折,大家熬到 12 点就能抢到便宜货,参与双十一特别有爽感,现在双十一就像春晚,一届比一届难看。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规则,看直播抢红包,通过‘精密计算’后仍没有占到最大便宜。属实累并痛苦着,不如不参加了。"
现在的双十一除了是购物节,也是一次集体情绪价值的输出。年轻人在买便宜的需求外,还追求 " 买得爽 " 的购物体验,一旦让他们不爽,他们很可能翻脸走人。
" 家里还多 ",年轻人治愈囤积后遗症
家里还在用着两、三年前双十一囤的抽纸,化妆品、零食都放过期了还没用完,各种新奇小家电买完后就闲置落灰……。每个消费者都经历过从初次参与 " 双十一 " 的兴奋冲动,到参与数次后,稳如老狗般的波澜不惊与心如止水。
而 Z 世代的人则更快从双十一中吸取经验,修正自己的购物行为。
" 不算消费降级,纯粹是家里还多。"
27 岁的吕晟是个时尚白领,她最受不了直播间里主播的卖力吆喝," 买 3 个正品送 12 个小样,限量 5000 组,所有姐妹冲吧。" 购物欲被反复撩拨,如 " 匣中猛兽 " 呼之欲出。" 买一组 1200 元,买三组仅售 2500,再送 12 个小样。"
经历了几次双十一,吕晟发现,一年最多只能用完 3 瓶正装。想继续剁手,要先出掉家中闲置。" 今年不会那么疯狂了,现在直播间很难诱惑我了。" 吕晟在家中整理出几十个瓶瓶罐罐,她表示 " 今年双十一的小目标,先清空家中存货吧。"
28 岁的模特宋果觉得自己有囤积癖,她的家里堆满了衣服、鞋子。" 每年双十一都会囤积,有一年买了 20 件 lululemon,有一年买了 6 件羽绒服,连衣柜都放不下,家里杂乱不堪又懒得整理。" 今年宋果跟着视频网站上的 " 极简生活 " 开始每天收拾房间 30 分钟,在网上断舍离旧物,逐步摆脱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 今年双十一不买了,以前的足够用了。年纪大了,物欲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30 岁的二胎宝妈杜乐也分享了自己的最亏 " 囤货 "。"27 岁的时候我生头胎,当时按照小红书宝妈们的经验囤新生儿用品。说某品牌的婴儿湿纸巾特别好用一定要多囤,我就花 480 块钱买了 2 箱 32 包湿纸巾。现在 3 年过去了,我们家总共才用了 6 包,两大箱都跟阳台堆着呢。"
" 不经历,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应该买,什么不应该买。只有踩过雷,人才会学聪明。" 二胎生了,杜乐的购物车也并没有太多物品。" 对购物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再跟风和冲动消费了。"
从激情参与到反思双十一,从 " 买买买 " 到 " 一件不买 ",双十一在年轻人的心中逐步退热。
" 买不到、不想买、个性化 " 双十一满足不了年轻人了?
" 喜欢的潮玩下架了,喜欢的汉服抢光了,喜欢的谷子卖完了,有钱没处花,不如出去玩玩吧。"
" 我有种想花钱但花不出去的无力感。"24 岁的米西一直关注一家汉服店,终于等到双十一准备大肆采买一番。" 最喜欢的一开始就卖没了,问了商家双十一也不补货,只好蹲守捡漏或等别人转二手。" 米西表示:" 这家汉服有自己的补货周期,双十一也没有很好的折扣价格。想买的没有,买不喜欢又不甘心。干脆不看了,省的闹心。"
" 脱销 " 的状态也出现在众多潮玩商店里。" 不求便宜,只求有货。"30 岁的沈砾是一个资深的潮玩爱好者,想着继续在双十一端盒 labubu 与星星人。" 以往潮玩参与双十一的时候还会有一些买赠,充值的优惠。现在潮玩真是高攀不起了。优惠力度小了不说,最重要的是没货。"
沈砾还介绍到,潮玩有自己的 " 双十一 " 就是补货日,一般补货日会有大批人去抽盒、端盒,二手市场就会随之活跃起来,闲鱼、千岛就会有很多现货,我们按自己的心理价位搜出产品交易即可。" 买潮玩就是出手要快,这些紧俏的产品没必要等到双十一。"
" 该省省该花花 ",年轻人也对 " 是否值得买 " 有着自己的考量。
今年飞猪推出了上海迪士尼玩具总动员酒店的房券预售,其中 999 一晚一间的房券预售瞬间售罄,而 1399 一晚一间带 2 份自助早餐的房券预售却一直都能买到,32 岁的网友 coco 表示," 买酒店就是为了提前一小时入园,谁还有心情慢悠悠地吃早饭啊。而且平均一人早餐 200 块,我可以喝 20 杯瑞幸了好不好。"
26 岁的凌凌是 " 风一般的女子 ",兴趣转换得像风一样快。24 岁喜欢喝咖啡,就在双十一给自己买了咖啡机,25 岁爱上烘焙,双十一就买了烤箱、面包机,还有 40 包面粉。以为自己能坚持一年,结果兴趣不到 3 个月就转瞬即逝。
咖啡机、面包机都转了闲置,40 包面粉都放生虫了。凌凌算了一笔账,仅面粉的损失,她就亏掉了近千元,更别说半价卖出的咖啡机与面包机了。
今年双十一,凌凌学会了慎重,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小家电,不如先租用试试,看自己的兴趣能撑多久,如果真的喜欢,不妨买二手。这不比双十一省钱?
网友包子也分享了一个 " 省钱妙招 "," 今年看上了三叶草的鞋子,就是在普通鞋子的鞋带上装饰了一些五彩斑斓的珠子,鞋子就凭空贵了几百块。我从拼多多上买了 10 块钱的珠子,把旧鞋改造一下,今年双十一就不用买了。"
通过访谈,花姐发现,Z 世代人群,既有豪掷千金的奢玩族,又有物欲极低的极简派,就好像矛盾的两极,有着个性鲜明的姿态。现在,他们也正以新生儿般的生猛与 17 岁的双十一产生全新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