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全天候科技 16小时前

AI 资本开支太狂热了?高盛:这才到哪呢

近期,AI 领域的巨额资本开支引发了市场对其可持续性的担忧。高盛最新研报明确揭示,当前 AI 投资规模远未过热,这一投资水平具备可持续性,这意味着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故事依然稳健。

10 月 19 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最新研报认为,AI 投资规模并不过大,当前技术背景仍然持 AI 资本出,而且 AI 相关投资占美国 GDP 的比例目前远低于历史上其他技术周期。

同时,他们预计,AI 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为美国企业带来 8 万亿美元的资本收入,远超当前和可预见的 AI 投资总额。

AI 投资热潮可持续

自 2023 年中以来,AI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速。仅 2025 年,公开美企在 AI 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收入增量约 3000 亿美元投资规模。美国国家账户数据显示,AI 相关支出年化增速较 2022 年提升了 2770 亿美元。

自 9 月以来,OpenAI 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投资协议:与 Oracle 达成 3000 亿美元合作、获得英伟达 1000 亿美元投资、与 AMD 战略合作部署 6GW GPU 算力、与 Broadcom 合作部署 10GW 定制 AI 芯片。

报告指出,技术背景仍然支持 AI 资本支出,主要基于两大原因:

一方面,生产力提升显著。高盛预计,生成式 AI 全面应用后,美国劳动生产率将提升 15%,这一过程将在未来 10 年逐步实现。学界和企业案例显示,AI 应用可带来 25-30% 的平均生产力提升,尽管目前仅 2.5% 的岗位面临自动化风险,主要集中在编程、客服和咨询等领域。

另一方面,算力需求持续增加。AI 模型规模增长速度(年均 400%)远超算力成本下降速度(年均 40%),训练查询和前沿模型的需求年增速分别达 350% 和 125%。能效虽有提升,但难以抵消需求扩张。只要算力需求增长快于成本下降,AI 基础设施投资就有持续动力。

当前 AI 投资规模不算高

报告指出,尽管 AI 基础设施投资在名义金额上创下新高,但与历史技术周期相比并不夸张。历史上,铁路、电气化、IT 等技术周期的投资高峰占 GDP 比重为 2-5%,而当前美国 AI 投资占比尚不足 1%。

高盛测算,生成式 AI 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为美国经济创造 20 万亿美元现值,其中 8 万亿美元将作为资本收益流向美国公司。即使在悲观或乐观假设下,这一数字区间也在 5-19 万亿美元,显著高于当前和未来 AI 投资总额。更重要的是,这一测算尚未计入海外利润、新兴利润池或 AGI(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