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早知道 52分钟前

人形机器人行业龙头再获千万大单,总订单金额近 5 亿

今日热门

从短线炒作来看,目前市场连板高度依旧停留在三板,不过也走出了像华建集团、合肥城建、大有能源、白银有色这样的趋势上涨个股。另外,澄星股份在经历昨日盘中的天地板后,并没有走 A 而是在午后获得资金的回流。在量能持续萎缩的当下,预计会有更多的短线资金进行高位抱团博弈。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两市成交额进一步萎缩至 2 万亿之下。在短期不确定性尚未完全消弭之前,市场的观望情绪依旧明显。较好的是,随着此前高位题材短期风险集中释放后,整体的承接动能依旧不弱,后市大概率还是以震荡走势为主。而从盘面角度来看,由于目前市场缺乏增量资金,所以各热点题材的延续性往往相对一般,赚钱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向热门板块核心标的所集中,所以在后续应对上除了遵循市场轮动节奏以外,重点聚焦产业逻辑顺、趋势佳的个股。

【明日主题前瞻】

【今日导读】

> 人形机器人行业龙头再获千万大单,总订单金额近 5 亿

> 固态电池领域迎多项关键突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 英伟达和贝莱德达成协议!以 400 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到 202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800 万个充电设施

> 该领域主机厂订单陆续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 12 组卫星

>2025 世界 VR 产业大会将在南昌举行

【主题详情】

人形机器人行业龙头再获千万大单,总订单金额近 5 亿

优必选宣布,10 月 15 日,优必选与 A 股某知名上市汽车科技公司正式签署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该公司将向优必选采购总金额超 3200 万的以最新款 Walker S2 为主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工厂制造应用并配套嵌入式数采工厂产品服务。该订单计划于 2025 年内完成交付。继 9 月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 Walker S2 人形机器人斩获全球单笔最大金额订单后,加上本次再获 3200 万订单,不包含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截至目前优必选 Walker 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 5 亿元合同。

世纪证券认为,随着海外龙头厂商在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将加快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进展,建议关注价值量大、技术壁垒高、确定性高的相关环节如丝杠、减速器、执行器总成、电子皮肤、轻量化等。

公司方面,富临精工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主要以行星电关节模组、谐波电关节模组为主的系列产品集成了精密减速器、电机、角度传感器及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用于四足机器狗、双足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兆丰股份子公司兆丰(杭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主要布局开展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业务,目前正在进行相应研发试制。

固态电池领域迎多项关键突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媒体报道,近日,我国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再传捷报:10 月 14 日,据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息,公司申报的 " 先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中试平台 " 已成功入选 2025 年第一批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认定名单;10 月 13 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 2GWh 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 2025 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 年普遍装车试验,此外,低空、机器人、AI 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上市公司中,璞泰来已积极就固态电池前段、中段工艺设备解决方案进行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已形成多业务线条的技术布局。当升科技在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固态电池客户,成功应用在无人机、eVTOL 等低空飞行器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英伟达和贝莱德达成协议!以 400 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

据报道,贝莱德和英伟达达成协议,以 400 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 AlignedDataCenters。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 internet 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华经产业研究院指出,数据中心成本分为建设成本 + 运营成本。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约 25%)+ 设备购置(服务器 33%,通信设备 9%)占主要部分。运营成本包含各项折旧(约 35%)+ 用电费用(50%~60%,其中 40% 用于散热)。随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 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等的发展对数据资源的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数据中心需求激增。

上市公司中,贵广网络作为贵州省内重要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广电智慧(贵州)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数据中心运营工作,在一些关键设备环节采用华为产品。中兴通讯液冷产品的客户已覆盖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等。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到 202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800 万个充电设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 三年倍增 " 行动方案(2025 — 2027 年)》的通知,到 202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800 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 3 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 8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根据公安部数据,2024 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为充换电设施建设提供较大增长空间。并且,截至 2055 年 5 月直流桩保有量口径下,功率大于 240kW 的直流桩占比仅有 8.5%,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华泰证券申建国认为,随着快充的逐步渗透,充电桩将逐步从交流桩向直流桩渗透,直流桩也将从小功率向大功率迈进,看好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加速渗透将为产业链带来业绩增量。

上市公司中,优优绿能是国内直流充电桩模块领军企业之一,2024 年在国内充电模块市占率达 16%,位居行业第二,叠加与 ABB 等海外 Tier1 客户的渠道关系,有望在 2027 年随海外 HVDC 需求爆发而充分受益。华自科技液冷超充产品搭载 1000V 高压快充技术,支持 60kW-360kW 智能功率动态分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匹配不同车型充电功率需求,最大程度提升充电效率,满足多元化充电场景需求。

该领域主机厂订单陆续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据汇天飞行汽车消息,10 月 16 日,全国首个综合性低空飞行营地正式落户广州大学城,现场发布了涵盖十大领域的超 100 个应用场景清单及 2 条规划航线,标志着广州低空经济正从蓝图规划迈向产业实践的新阶段。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当前政策推动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目前已有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在内的超过 30 个城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预测,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西南证券指出,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国资央企密集成立低空经济公司。从应用场景来看,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先行,其他领域亦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头部 eVTOL 主机厂订单陆续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上市公司中,华测检测已在深圳、广州、上海等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地设立成熟实验室及试验能力,为民用有人、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提供环境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多项服务,在航空领域及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方面形成先发优势。东安动力表示,低空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公司提前布局,已有多个项目定点,并正在开发转子发动机。丰立智能发展新客户有汽车领域、海洋经济领域、低空经济领域以及机器人领域等客户。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 12 组卫星

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12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银河证券表示,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将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从上游制造向下游应用端延伸,这意味着商业卫星产业即将进入需求侧牵引与供给侧支撑双向发力的新阶段,产业闭环有望成型。卫星物联网依托天基网络,可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全球范围实时追踪与数据传输,能精准补齐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卫星物联网已成为串联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纽带,推动二者实现深度耦合与协同发力,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参与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上市公司中,中国卫星积极参与国网星座,千帆卫星等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主要参与星上部分载荷、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基带处理设备以及各类通信、导航终端产品的研制及配套供货。上海瀚讯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 G60 星座载荷核心承研单位,负责该星座通信分系统的保障与支撑,研制并供给相关卫星通信载荷、信关站、卫星通信终端等关键通信设备。公司覆盖行业宽带通信芯片、通信模块、终端、基站、应用系统等,已形成了 " 芯片-模块-终端-基站-系统 " 的全产业链布局,专注于陆、海、空、天领域特殊机构用户的行业应用。

2025 世界 VR 产业大会将在南昌举行

据媒体报道,10 月 19 日至 20 日,2025 世界 VR 产业大会将在南昌举行。据悉,本届大会重点邀请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小米、联想等进军 AI 眼镜的科技大厂,以及 XREAL、Rokid、雷鸟创新等头部 AR 眼镜创新企业,汇聚上百家整机企业和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全方位展示最新产品技术和创新应用场景,为 AI 眼镜 " 百家争鸣 " 蓄势赋能。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对标智能手机与传统眼镜双十亿级年出货量,AI 眼镜通过重塑智能眼镜行业逻辑,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拐点。Meta 的全球成功验证了轻量化设计、场景刚需化与消费级定价的可行性,推动行业迈入爆发期。国产厂商华为 /Rokid/ 小米通过鸿蒙生态整合、光波导技术、供应链降本实现硬件成本下探,同步拓展 B/C 端场景。2025 年 AI 眼镜中国市场销量预计增长 188%,生态协同(跨设备互联)、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三大引擎将驱动复刻智能手机的发展轨迹:从单一功能设备演进为平台型终端。对标智能手机与传统眼镜双十亿级年出货,未来 AI 眼镜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空间。

上市公司中,北京君正智能视频芯片可用于智能眼镜产品,目前已有客户推出 AI 眼镜。长盈精密向 Meta 的 AI 眼镜提供结构件产品,公司正在为其他头部品牌客户开发相关产品。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财联社早知道

财联社早知道

准确、快速、权威、专业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