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8 日到 10 月 13 日,奇瑞汽车遭遇四连跌,跌破发行价。资本市场阴晴不定,奇瑞汽车遇上了不太佳的时机,不过坎坷半生,奇瑞汽车并没有放弃攀至更高峰,星途的人事调动,捷途纵横要从豪华越野上拼一把,就连风云系列也要向上,触及 20 万级的市场。
冰火两重天的是,一边是风云 T11 预售起争议,一边是李学用的社交平台统统是好评的言论。冲高成功与否,仍是未盖棺定论。
自 2024 年 1 月推出风云 A8 至今,过去了一年多,几乎和吉利银河一样的路子,亦是将一款另一个品牌的车型并入产品序列内,且在银河 M9 上市后不久,风云的旗舰车型 T11,迎来预售。
10 月 13 日,风云 T11 正式发布预售价 19.99 万元 -26.49 万元。据官方数据,风云 T11 于 9 月启动预售,16 天时间即斩获 1.2 万的盲订,盲订的过后,是公布预售价。争议,随之而来。
以预售价对比,目前银河 M9 官方指导价为 18.38 万元 -24.88 万元,限时 17.38 万元起。暂不作配置上的对比,银河 M9 的限时价比风云 T11 的预售价,足足低了约 2.6 万元。固然,预售价偏高、正式售价偏低,由此才能形成反差的效果、带来足够震撼感,但大概率的,风云 T11 的正式售价会调低,也不会低于银河 M9。
价格之争,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输在了价格,就是输在了起跑线。此外,在配置方面,银河 M9 采用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风云 T11 采用 8255 芯片;智驾硬件方面,银河 M9 售价 19.28 万元的车型即搭载激光雷达,风云 T11 则在顶配车型才有配备。
起争议,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风云 T11 可能有所缺失,但在李学用的社交平台,清一色都是好评。
预售当天,点赞量较多的 " 粉丝们 " 的评论如," 全系标配就这么丰富,奇瑞这次诚意满满 "、" 风云 T11 更偏向家庭奶爸车,空间和舒适性配置是优势 "、"19.99 万起?这价格可以啊,还以为这种全尺寸 SUV 都得 30 万往上走了呀 "。
次日,李学用再发文表达大家对风云 T11 青睐的感激之情," 粉丝们 " 的评论再次如潮水袭来,如 " 从风云 A8 到 T11,一路见证奇瑞的进步,这次必须支持 "、" 纯电续航 220 公里,我上下班一周充两次电就够,成本巨低 "、" 周末带爸妈老婆孩子一起出门,这车再合适不过了 "。
僵硬的话术,充斥李学用的社交平台,这些好评和其他平台对于风云 T11 的争议言论,形成鲜明对比。借助 T11,风云系列是否已冲高成功,尚无定数。
今年 7 月前后,奇瑞汽车正式确定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事业部、艾虎事业部、风云事业部、QQ 事业部,李学用成为国内业务事业群的掌舵人。今年 9 月 25 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而风云 T11 算得上是奇瑞挂牌上市后的首款重磅车型,冲高能否成功在此一举,也看李学用的掌舵能力。
1982 年生的李学用,2005 年加入奇瑞汽车后,一路高升、成绩亮眼。这一次,遇上了更大的考验。
无论是星途的人事变动,捷途纵横的大力推进,还是风云 T11 的加速投放,都说明了奇瑞汽车实现冲高,迫在眉睫。
数据显示,9 月份,风云 A9L 销量超过万辆,成为了风云系列的销量担当,也是风云系列唯一月销超过万辆的车型。其它的,风云 T9 的 9 月销量超过 5000 辆,风云 T8、风云 A8 销量仅过千辆,而从 iCAR 调过来的风云 X3,该月也只贡献了千余辆。
以 T11 的预售价来看,风云系列的旗舰车型估计要保留一定的溢价,定价高于对手、配置低于对手的情况下,销量还能多于对手,那可宣布风云系列初步成功了。
奇瑞汽车,正迫切需要这么一个结果,向国内市场和资本市场举高自己的招牌。否则,一直靠着出口,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