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又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近日富临精工发布公告称,与宁德时代拟共同对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 " 江西升华 ")增资扩股,其中富临精工拟增资人民币 10 亿元,宁德时代拟增资人民币 25.63 亿元。至此,江西升华成为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
名不见经传的江西升华有何来头?这离不开富临精工的掌舵者——安治富,他在 1997 年创立了富临精工,并于 2016 年以 21 亿元收购升华科技,即江西升华的前身,打造出日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的翘楚。
由此望去,江西升华总部所在地宜春,这座昔日默默无闻的赣西城市,正在崛起为 " 亚洲锂都 "。
宁王两次出手
30 亿投了一家供应商
短短半年内,宁德时代两次投资江西升华。
今年 3 月,富临精工曾发布公告称,江西升华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宁德时代,后者拟以 4 亿元认购江西升华新增注册资本 3.39 亿元,并取得江西升华本次交易交割完成后基于完全摊薄基础上 18.7387% 的股权。
罕见的是,宁德时代还主动以支付预付款的形式,锁定江西升华的磷酸铁锂产能。三个月后,两家公司再次签署《补充协议》,宁德时代同意于 2025 年 5 月 31 日前向江西升华一次性支付人民币 5 亿元预付款支持江西升华江西基地 ( 16 万吨 / 年产能 ) ,四川三期(20 万吨 / 年产能)建设。
随后在今年 9 月,最新协议又明确宁德时代将分别于 2025 年 9 月向江西升华支付 5 亿预付款,2025 年 11 月向江西升华支付 10 亿预付款,用于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并支持江西升华布局更有竞争力的原材料建设。
再加上此次增资,宁德时代一举将江西升华收入囊中——实施增资扩股前,富临精工和宁德时代分别持股 79.5719%、18.7387%;实施增资扩股后,宁德时代成为江西升华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 51.00%;富临精工持股比例则为 47.4096%。这也意味着本次交易完成后,江西升华将成为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
被宁德时代看中的江西升华,坐落于江西宜春市,创业起点要追溯到十几年前。早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的彭澎,在 2005 年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后归国创业,并组织五名博士生和数名研究生与中南大学共同研发锂离子正极材料,后在 2008 年创立湖南升华科技有限公司,即江西升华前身。
2016 年,富临精工出手收购,合计作价 21 亿元收购湖南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 股权,宣告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江西升华主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公司已通过电池行业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鹏辉等客户认证,实现批量供货。
财报披露,江西升华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的营收分别为 48.79 亿元、28.08 亿元、48.29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88 亿元、-10.53 亿元、-2836.12 万元。2025 年上半年,江西升华的营收为 39.58 亿元,净利润为 6378.14 万元。
在宁德时代的投资版图中,又一只独角兽呼之欲出。
绵阳前首富
坐拥市值 300 亿
作为交易的另一主角,富临精工的故事要从上世纪 90 年代说起。
1946 年出生于四川的安治富,早年辞职下海经商,用 2000 元创办了一家羽绒厂开始创业,凭此积攒了第一桶金。随后,安治富又带着自己的积蓄来到绵阳市,进军房地产行业,并在 1995 年正式成立了富临实业集团。
两年后,安治富又组建了富临精工,业务版图拓展至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在此之后,他通过控股、兼并和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先后将绵阳二运司、捷达公司、涪华公司等收入囊中。其中最为重磅的一笔,应是安治富在 2002 年收购了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后者是当时四川省为数不多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也就是野马汽车的前身。
2010 年,富临运业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安治富收获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时隔五年后,安治富又迎来第二个 IPO ——富临精工在 2015 年 3 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时至今日,富临精工已崛起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主要产品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首先实现国产替代。
与此同时,富临精工也正加速布局具身智能行业。今年 2 月,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巨星新材料、文宏杰、安努创想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各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
具体来看,是由智元机器人提供人形机器人平台、应用开发与平台接口的技术支持,富临精工作为机器人关键部件供应商,提供机器人关键硬件精密减速器、智能电关节的研发、生产和制造。8 月份,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标的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 A2-W 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凭借于此,富临精工最新市值超过 330 亿元,而安治富家族也曾在《2022 胡润百富榜》中位列绵阳首富之位。
为何都看中宜春?
江西升华在宜春崛起,并非偶然一幕。
坐落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东接南昌,北邻九江,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江南造山带东段,岩浆活动强烈,锂、钽、铌等稀有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资源丰富。
据《宜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年)》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宜春市含锂陶瓷土(石)矿氧化锂资源量 573.72 万吨,随着勘查开发力度的加大,全市远景氧化锂资源量超过 900 万吨。
早在 2008 年,宜春市就依托丰富的锂云母资源,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提出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的构想,目标成为 " 亚洲锂都 "。经过十余年招引和培育,陆续迎来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科力远、欣旺达、通瑞新能源等一批锂电行业龙头。
其中在 2021 年 2 月,国轩高科和宜春签约,投资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成为宜春市本级引进的首个百亿元大项目。从前期洽谈到正式签约仅 40 天,项目 4 个月落地,1 年建成投产。
作为宜春的首位产业,锂电新能源产业已形成覆盖锂资源采选冶、锂电池关键材料、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应用、锂电池回收等主要环节的全产业链,入选江西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并进入国家级集群培育库。
截止目前,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投产企业 292 家,今年上半年产业链中后端营收占比达 79.2%。产业营收更是连续三年保持千亿规模,其中 2024 年仅宜春时代一家企业产值就超 170 亿元。清陶能源全球首条半固态电池量产线、国轩高科 10GWh 项目相继建成,全市锂电池产能突破 90GWh。
产业链上同样星光熠熠:负极材料龙头紫宸科技跻身全国前三,恩捷股份湿法隔膜打破日韩垄断,明冠新材料实现铝塑膜进口替代,睿达新能源等 3 家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池回收 " 白名单 "。
2023 年,宜春市出台《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 — 2030 年)》,提出 " 打造国家级锂电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 " 的发展定位,提出 " 上游控、中游拓、下游争 " 总体发展思路。此外,宜春还注重推动各地差异化发展,明确宜春经开区主攻产业链下游,着力发展锂电池及应用,其他县市按照 " 链群配 " 思路发展正负极材料、隔膜等配套产业。
与此同时,宜春也加速攻克关键提锂技术。据《江西日报》报道,在万载县钶智新能源实验室,第四代 " 硫酸盐综合法 " 提锂技术将低品位锂云母提锂成本压缩至每吨 6 万元以内,与进口锂辉石成本相当。宜春江理锂电产业研究院研发的全湿法提锂技术更将能耗降低 50%、锂冶炼剩余物减少 50%,即将进入百公斤级中试阶段。
为策应锂电产业发展,宜春还先后出台《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关于加快推进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宜春锂电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设立了总规模 50 亿元的锂电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助推锂电产业发展壮大。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接受《宜春日报》采访时所言,宁德时代把眼光投向江西、选择江西、选择宜春,就是看重地方政府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的作风与担当,才愿意把最先进的生产线放在宜春,布局锂电全产业链,打造 " 新能源生态圈 ",与宜春共同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巨大产业机遇。
"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翻开历史的书卷,宜春是一座有着深厚奋斗基因的城市,过去数十年谱写了一部奋斗史。如今站在产业变迁的转折点,这颗隐藏在赣西大地的明珠,正掀开新一页。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10/55589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