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 2025 年最具争议的大戏。
小三争产、叔叔背刺、心腹被查、女主下课。
378 天,宗馥莉的铁血改革,最终以举世皆敌收场。
从继承到放手,到底发生了什么?
命悬一线的宗馥莉该不该被群嘲?
反对宗馥莉的人,指责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宗馥莉试图 " 索要 " 商标被指不忠。
为了控制权,宗馥莉陆续将娃哈哈的核心团队以及生产、销售经营权转入她主导的宏胜集团,甚至还想把 387 件娃哈哈相关商标划到自己名下,为此不惜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但实际上,娃哈哈从来不是一个家族企业,在改制前的很长时间里,宗老没有一丁点的股份,至今国资依然是大股东。
与父亲私生子女对簿公堂,把宗老专一节俭、德高望重的人设撕了个粉碎。而完美人设,正是父亲留给她平衡各派利益、沟通消费者的最大底牌。
宗馥莉刀刃向内铁血改革被指不仁。
接任董事长之后,宗馥莉在 150 天内清理了 6 名元老高管,换血 13 个核心部门。她还用绩效考核替代干股分红,并将年销 300 万以下的经销商全部砍掉。
宗馥莉抛弃 30 年国民品牌被指不义。
宗馥莉自立门户推出了娃小宗后,宗家族人也跟风推出了沪小娃、娃小智,宗老苦心经营 30 年的娃哈哈因此出现管理真空,一堆山寨套娃还在吸着这一国民品牌的血。
把老臣、家人、职工、股东,都推到了对立面,天崩地裂的操作,让宗馥莉背上了刚愎自用、急功近利,又蠢又坏的骂名,网友铺天盖地指责她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最有争议的在于,这真是一手好牌吗?娃哈哈真被宗馥莉玩得稀烂了吗?
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增速迅猛,康师傅、统一虎视眈眈,在茶饮的血海里,娃哈哈早已危机四伏。
娃哈哈上一个爆款还是 20 年前推出的营养快线,团队老化、思维老化、模式老化正在侵蚀娃哈哈的创新能力。
娃哈哈的老臣习惯了人情世故的管理,对宗馥莉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的改革天然抵触。
对宗馥莉来说,最大的麻烦还来自品牌本身。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授权须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无权单方面使用。宗老在世时,凭借创始人的巨大威望和精妙的平衡术,绝对掌控着娃哈哈,但宗馥莉并没有父亲的威望,也不擅长江湖的人情世故。
为了斩断阻碍娃哈哈变革的藤蔓,宗馥莉大量启用年轻骨干,关停效率不高的工厂,终止不达标经销商合作,推进绩效考核、升职体系、组织架构、财务审批流程的优化,完成了生产数字化。
事实上,娃哈哈并没有被宗馥莉整得稀烂。
宗馥莉试图用效率取代人情、标准替代经验,制度取代威信、用现代管理替代家族秩序,确实让自己在体系的惯性中众叛亲离、头破血流。
但她掌舵娃哈哈一年多的时间,成绩单足够耀眼:2024 年,娃哈哈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 53%,创下公司历史最高增速,业绩规模也创下 10 年新高;2025 年一季度增速也仍保持在 30% 以上,娃哈哈在含乳饮料和速食粥两个传统优势赛道,依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在宗馥莉下课后,还有不少员工在怀念那个不在周末和晚上十点后给一线员工发消息的宗馥莉,感恩她增加的育儿假,感恩她拒绝过度使用休息日安排公司团建。
宗家的血脉,是宗馥莉的起点,也是她的不可承受之重。
娃哈哈的赐予,是优势,也是内耗;有力量,也有疲惫。
也许,带上皇冠,宗馥莉只是为了尽孝,掀桌子走人,才是宗馥莉和娃哈哈最好的结局。
这些天,叔叔宗泽后迫不及待带着 " 娃小智 " 开了招商会,娃哈哈禁止经销商代理 " 娃小宗 " 上了热搜,宗馥莉被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海外市场。
耳边不禁响起张靓颖的《野心家》:谁在怕,一个女子成为野心家,去梦去追去问一句话,先生与我,有何不同。踏黄沙,闯霓虹,深渊赶路,也无恐。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