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8.4%!9 月出口超预期上行 专家:全球 AI 投资大幅增长对出口形成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全球环境严峻且复杂,但中国前三季度进出口仍实现逆势增长。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33.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4%。其中,出口 19.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进口 13.66 万亿元,同比下降 0.2%。9 月当月,进出口 4.04 万亿元,同比增长 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9 月中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8.4%,环比增长 1.8%;进口总值同比增长 7.5%,环比增长 8.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理论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首先,中国在长期参与全球化进程、吸纳全球各种资源要素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提升了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9 月份,中美(经贸会谈)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也面临着不确定性,企业提前完成出口订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外贸数据。"

有无人驾驶企业第三季度出口额同比翻倍

10 月 13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 54.9%。风电出海跑出了 " 加速度 ",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了 23.9%。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 12.07 万亿元,增长 9.6%,占出口总值的 60.5%,提升了 1.4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 8.1%、22.4% 和 15.2%;" 新三样 " 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尽管中美经贸摩擦不确定性加剧,以高端制造为代表的产品出口表现仍然亮眼,展现出韧性。有无人驾驶领域的企业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出口额同比实现了翻倍。

嘉兴仙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了 100%。" 经过在阿联酋一年多的布局,今年当地市政两个标段招标文件直接以仙途智能旗下 V3 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的标准参照。"

" 阿联酋市政仅第一阶段就有 20 多个标段,共有百台级车辆需求。"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9 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上行,好于市场普遍预期。主要原因包括全球范围内 AI(人工智能)投资大幅度增长,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比较明显等,带动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出口快速增长,对整体出口形成重要支撑。

" 当月我国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经济体出口继续处于高增长状态,显示贸易多元化在缓解外部冲击方面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冯琳分析称。

美国相关出口限制措施或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

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攻坚克难、努力拼搏,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变、开拓创新,我国外贸韧性彰显、结构优化,实现了量质齐升,成绩来之不易。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增多,叠加去年基数较高等客观因素,四季度稳定外贸发展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继续处于负增长状态。另一方面,对东盟、欧盟、越南等国家出口则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 5.57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9.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 16.6%,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 随着我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国家多双边自贸协定的全面生效,关税减让效应、贸易便利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持续加深,我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空间不断拓展。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的纺织机械、纺织原料分别增长了 28.2%、13.4%,进口的服装增长了 9.3%;自东盟进口的橡胶增长 40.7%,出口的轮胎等汽车零配件增长了 19.8%。" 吕大良说。

桑百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努力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共同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为市场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外部条件。" 中国加强与更多国家经贸合作,建立更加广泛的‘朋友圈’,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化解中美经贸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同时,桑百川指出,美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美国政府在芯片、软件等领域的出口限制措施,有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紧张,甚至供应链的中断,从而给全球经贸合作带来一定威胁。

冯琳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近期,特朗普政府计划加征关税的行为再度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不过,考虑到美方将加征关税日期设定在 11 月 1 日,加征 100% 关税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以及过去半年中美之间已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其判断后续仍存在通过谈判化解贸易摩擦升级风险的时间和空间,新一轮加征关税威胁落地并持续实施的可能性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