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1 日 17:30,距离 2025 第十一届上海街艺节还有半小时,爷叔潘谷青从闸北公园附近的家里出发,提前来到大宁音乐广场,支起自己 " 追星 " 的手机架。" 晚饭还没吃,生怕晚了!从 2022 年起我追歌手罗小罗四年了,还有阿杜、阿洛都是非常优秀的实力派,我会拍下他们的视频发到网上,大家都很喜欢。"
王重婷阿姨也从胶州路的家里早早赶来,歌迷们在台下畅聊等待,看着夜色逐渐上来," 心情就是好开心,这里我们都很熟悉,经常在身后商场的阿迪、耐克、星巴克购物,一会舞台结束还想看看街艺节的非遗市集与表演。"
街艺演出为上海的马路与夜色聚起了 " 人气 "。" 每年不管多忙,我都会来。" 因街艺而红火的歌手罗小罗也毫不含糊,他告诉记者," 正是街艺让大家知道我,爱听我唱歌,这里就是我的大家庭。这里毗邻商城和地铁站,我们把音乐活动放在让大众可以听到的地方,才是最有意义的。"
街头有艺术,城市更温暖
夜幕初降,万荣路与广中西路的交汇处人流不息,大宁音乐广场热闹起来。街艺节舞台上歌手们正在彩排,街艺唱将阿杜的一曲《传奇》,让周围的男女老少都围聚过来,他们瞬间沉浸在歌曲的世界,其中不乏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身影。" 早来听彩排,阿杜的歌我能听两遍,真开心!" 铁粉王重婷满面欣喜。阿杜听到粉丝的回馈有些害羞,他告诉记者," 每年都会有专业技术方面的提升,今年曲风更加丰富了,设备与音控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改进,希望给观众们更好的舞台。"
" 扫弦声音太大了,降一点音量。" 音响、灯光,甚至话筒距离,歌手罗小罗彩排时都要认真确认,他这次不仅是表演者,更是街艺节舞台舞台效果的统筹,因此格外用心," 十一届街艺节越来越红火,我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街艺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总是让城市更加温暖。艺人们提前半年多就开始征询观众的意见,选择观众喜欢的歌曲加入节目单。为此,常常会听到老观众互相提醒说:" 要去街艺节看演出格,不要迟到哦 "。在今年街艺节的节目单中,《游击队之歌》《映山红》《南泥湾》《绒花》等歌曲都是歌迷心中经典,亦有《上海滩》《传奇》等热门歌曲,来自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国家的艺人更为舞台增添特色。
自 2014 年首批 8 位持证艺人起步,如今持证艺人已超 400 位,其成长与街艺节壮大紧密相连。不少街头艺人借街艺节平台,从 " 默默无闻 " 到 " 人气聚集 ",如罗小罗和廖同学在静安公园创 " 鸟巢 " 围观景象,成街艺节 " 最受欢迎组合 ",罗小罗的成长也映照出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街头艺人在上海扎根成长的心愿。随着街艺节影响力扩大,艺人素质提升,目前团队大专以上超 80%,呈年轻化、高学历态势,推动街头成市民家门口的艺术空间。
文商旅联动,与 " 夜经济 " 零距离
开幕舞台旁的非遗手工市集,是本届街艺节的又一亮点。丝帛剪纸创始人尤彩侠从帽子、汉服再到手中的团扇,皆由丝帛剪纸装饰而成," 剪纸不仅能用纸张,亦可以用丝帛,可以用于各类生活场景,非常接地气。" 摊位上摆放有披肩、胸针、头饰、团扇等,蝶类图案生动,常有小朋友驻足。
" 这里不仅仅是歌唱的舞台,歌声之外,上海市民还能看到我们展示的非遗技艺,搭配起来很有味道。" 至于价格,尤彩侠笑着说," 就让市民朋友们给我们‘打赏’吧,有时候小朋友喜欢我也会送他们,最重要是跟大家分享非遗,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金钱衡量的。" 记者看到市集 20 个展位里,非遗传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并同步开设 " 教你学手艺 " 互动教学展示中心区域,市民可以亲手体验制作,感受 " 指尖上的艺术 "。
箫笛演奏手董亦含是上海街艺团队的领头人,演出繁忙,他穿梭在前后台,趁间隙吃上一口晚饭,他告诉记者," 我们发现大家在晚上更愿意出来玩,今年街艺就将很多演出设在晚上,同时演出旁很多点位是市集、商场等,也是对市民、游客的吸引,我们也由此跟周边经济文化生态有相互补充,是共赢的状态。除了演出时间调整,我们也不断增强自身演出质量,让表演更有活力,吸引更多新老粉丝,也在夜经济中增添更多色彩。"
文旅融合是街艺节亮点。" 城市街艺景点 " 从外滩源到陆家嘴滨江,从静安久光到杨浦大学路,成申城独特风景。今年街艺节期间,精彩街艺表演将继续全面铺开," 街艺流动剧场 " 将走进静安、黄浦、长宁、杨浦、普陀、浦东、宝山等多个城区全面启动,覆盖旅游景点、商圈、公园等露天场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带来丰富多彩的 " 零距离 " 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