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新周刊 14分钟前

全网最后一批躺赚博主,也被 Al 挤兑失业了

在 AI 制造的虚幻场景中寻求安慰,当然只是治标不治本。当视频播放完毕,现实中的困境还在那里,我们消耗了时间,却并未获得真正的休息,反而感到更加疲惫。

但 " 解压 " 的刚需依然存在。与面对真实的焦虑相比,投入虚拟世界似乎又是一个 " 逃避可耻但有用 " 的高性价比之选," 反正工作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不如看条短视频助助兴吧 "。

作者|阿绿

编辑 |陆一鸣

题图|《冒牌天神》

" 十一 " 假期回来后,比起调休上班,一个更加伤感的消息是,2025 年的公共假期已经全部过完了。

在 " 金九银十 " 的时间节点上,学生们陆续开学,打工人也即将迎来 Q4 季度的考核和验收,似乎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会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压力——它不是惊天动地的创伤,而是由无数琐碎、持续的无力感汇聚而成:工作中应接不暇的 Deadline、社交媒体的信息轰炸、人际关系的微小摩擦和无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为了逃离这种弥漫性的压力源,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遁入虚拟的幻境中。

早在前几年,各类 ASMR 解压视频就已经风靡互联网,而随着 AI 时代的到来,各类 ASMR 视频已经进化到了堪称魔幻的程度——比如,用菜刀切割玻璃、钻石,算得上是早年间 " 手切肥皂 " 的升级版。

若不是有平台自带的 AI 生成提示,谁看了不想买一把同款宝刀。(图 / 视频片段)

AI 生成视频能魔幻到什么程度?有的视频把星球做成冰冻的水晶造型,再切割融化成果酱一样涂抹在面包上,甚至 " 生吃岩浆 " 的另类 AI 吃播,让人在眉头紧皱和长舒一口气之间来回跳跃,带来一种大脑皮层被拉开伸展的诡异爽感。

无情铁嘴,在线 " 吃火 "。(图 / 视频片段)

当然,其中也有主题相对舒缓的 AI 解压视频。比如和 MBTI 或者星座结合的 " 心理测试 " 类视频,主题包括 " 你想睡在哪张床上 " 或是 " 你想拥有怎样的房间 "。视频通过 AI 生成云朵、羽毛、黄金制造的房间,并且方便观众对号入座。

" 你想睡在云朵做成的床上吗?"(图 / 视频截图)

身在异国读书的晓兰,最近沉迷一种由 AI 生成的白噪音视频,视频里大多数背景都是 AI 制作的居家陈设背景,主题各有不同,比如 1980 年代的老小区、暴风雪中的篝火小木屋、农村老家的雨天。据她介绍,戴上耳机听这些沉浸式视频,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假是假了点,但是虚假有时是为了让自己去更好地面对现实 "。

ASMR 视频,逃避现实的魔法?

或许,当代生活的困境在于,宏观的理想与微观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裂隙。

网络解压视频,似乎可以短暂地将对现实的焦虑以及无力感隔绝。实际上,现如今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把解压的工作 " 外包 " 给一些解压视频。比如,在看别人挤痘痘和清洁黑头、给驴修蹄子的过程中,我们能从中获得一种巨大的 " 爽 " 感。而 ASMR 视频更侧重于通过听觉来引起人们的愉悦感。

早期 ASMR 视频,创作者使用棉签等工具摩擦话筒,达到 " 精神振奋 " 的效果。(图 / 视频截图)

这类 ASMR 视频最早起源于海外视频网站 YouTube。视频博主通过立体录音设备,录制长时间的白噪音,来触发人们的这种舒适感。这些视频内容非常纯粹:可能是长时间的、专注地翻书页的声音,可能是用画笔在画布上涂抹的沙沙声,或是窃窃私语,后来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即 "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

然而,当这种 " 拟真 " 依然不能够脱离现实时,更极致、更超现实的体验便被催生出来。AI 生成的切割视频,正是将这种 " 脱离现实 " 推向了新的高度。它不再模拟现实,而是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完美的 " 魔法幻境 "。

把各种名贵宝石融掉、磨碎,再重新塑造成任意的、奇特造型的 AI 解压视频。(图 / 视频片段)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如今的 AI 技术更是把人带离现实更 " 远 " 一步,来模拟那些人们无法实现的场景。

比如晓兰最近迷上 AI 生成的 ASMR,也有现实的因素。因为刚刚来国外读书,她住的地方很糟心," 老房子隔音差,室友之间的关系也有点紧张,总会为谁晚上回来得晚、谁没打扫好卫生之类的琐事产生摩擦 "。而 AI 生成的老房子,给身在异国的她制造了一场 " 中式梦核 ",回归到熟悉的环境中,让她由此找回安全感。

由 AI 生成的视频,虽然看着假,但确实能够带来一种治愈感。其底层逻辑是一种现实强有力的修复、安全感,比如,视频中严丝合缝的切割视频,可谓是 " 强迫症狂喜 " ——一切都是程序设定的结果,比真人手切更加精准无误,不用担心资源浪费或者因担心博主切到手而产生新的焦虑。

在早期 " 手切肥皂 " 类实录解压视频中,总有观众会产生新的焦虑。(图 / 视频截图)

再比如,晓兰提到的 " 完美房间 " 白噪音视频,视频中的房间往往光线柔和、陈设极简且一尘不染,窗外是永恒的黄昏或静谧的星空。AI 生成的雨声、篝火声、图书馆背景音完美嵌入,没有任何突兀的杂音。这满足了人们对 " 绝对安全角落 " 的想象:一个无须打扫、无须维护、完全属于自我且永不被打扰的乌托邦。

这些视频的共同点,是剔除了所有现实的不确定性。没有失误、没有意外,只有纯粹的、可预测的秩序和结果。或许,当个体常常感到对自身生活轨迹的掌控力在减弱,这种 " 现实无力感 " 催生了对 " 秩序感 " 和 " 掌控感 " 的极致渴望——既然无法整理混乱的人生,那么至少可以观看一个井然有序的视频,来摆脱这种失控感。

当代人的微型焦虑,

全外包给 AI 了

不管是与 AI 谈一场零风险的恋爱、把生活中难以抉择的小事交由算法分析,我们正经历一场深刻的 " 解压方式 " 变迁——解压正在变得更加自定义和开放式,你可以自己寻找缓解焦虑的 " 药方 "。

在此背景下,AI 生成的切割(Slicing)ASMR 视频的爆火,绝非偶然。它精准地踩在了社会情绪与商业逻辑的交会点上,其形式完美契合了短视频时代的消费逻辑,以 " 短平快 " 的方式,为人们带来了充足的情绪价值。

AI 生成的各类萌宠治愈视频。(图 / 视频软件截图)

要使用 AI 制作一条 ASMR 视频,其实并不困难。传统的优质 ASMR 视频制作需要昂贵的道具、高精度录音设备、精心布置的场景、富有表现力的表演者,以及漫长的严丝合缝的后期剪辑,才能完成一条视频的发布。

而如今,在视频网站随手一搜,就能获得无数 "3 分钟学会 AI 切玻璃 " 的教程。

如今,主流的 AI 解压视频创作者使用的是谷歌于今年发布的第三代视频生成模型 Veo 3,解锁高级使用权限需要每个月 124.99 美元,但可以免费使用一个月。

谷歌 Veo 3 界面。(图 / 官方截图)

至于各类生成口令,也早有行业大佬们将它整理成文档与网友共享,创作者只需替换关键词,将自己想要呈现的材料、质感、声音、氛围输入进去,AI 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各种方案。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的两大短视频平台,也分别升级了自己的 AI 生成软件。而随着大厂下场,各类视频创作者也立刻跟上,急着赶上这波 "AI 致富 " 的风口,只需中文的口令就能在几分钟之内,生成一条自带音效的 ASMR 视频。

尝试使用国产 AI 软件,记者在几分钟内便获得了一条简单 AI 切割视频。(图 /AI 制图)

在这种极致的短平快之下,人们甚至可以原谅 AI 的 " 不完美 "。虽然在算法的精心设计和优化下,这类视频的每个细节都能被精准实现,但有时也会出现 " 穿模 " 的效果。

当一条 AI 切割视频中,物体材质违背物理定律,以一种不符合常理的姿态落下,这种极端不真实的景象,非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反而成了观众与视频创作者互动 " 玩梗 " 的素材。这种 " 不完美的完美 " 降低了内容的严肃性,不仅增加了娱乐性和话题度,也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 这才是 AI 该干的事 " 之类的梗,在这类解压视频下十分常见。(图 / 软件截图)

解压视频本身,

是否会成为新的压力源

从商业视角看,AI 制作视频形成了一条高效的价值链——平台通过分发这类低成本、高吸引力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停留时长和黏性;创作者能以极小的投入快速试错,博取流量和收益;广告商则找到了一个聚集了高专注度、寻求放松的用户的精准投放场景。

这种低成本促成了内容的海量爆发和快速迭代,能够迅速响应和制造新的流行趋势,满足人们永不满足的猎奇心理。然而,一个关键的悖论在于:这种由 AI 提供的、极致的 " 爽感 ",是否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 " 解压 "?

其次,这种极致的 " 爽感 " 似乎也让现实中的使用者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戒断反应。当我们的感官被持续 " 轰炸 ",习惯了由算法不断喂来更刺激、更奇幻的内容之后,快乐的阈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当看遍 AI 切割宝石和宇宙后,再回头看现实中的切蛋糕,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我们在简单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获取快乐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由 AI 制作的真 · 涂果酱视频。(图 / 视频片段)

归根结底,在虚幻中寻求安慰,从来只是治标不治本。当视频播放完毕,现实中待写的报告、待处理的矛盾依然原封不动地待在那里,短平快的解压视频也进一步消耗我们的专注力,最终,我们消耗了时间,却并未获得真正的休息,反而感到更加疲惫。

但 " 解压 " 的刚需依然存在。与面对真实的焦虑相比,投入虚拟世界似乎又是一个 " 逃避可耻但有用 " 的高性价比之选," 反正工作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不如看条短视频助助兴吧 "。

或许,我们如此沉迷于这些解压视频,正是看着 AI 在各种 bug 频出中找到一丝慰藉,小小地安慰自己一下:至少," 糟糕 " 的我们,距离真正被取代那一天,看起来似乎还挺遥远的。

校对:严严;排版:箱箱

读完点个【在看】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