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尺度商业 23分钟前

控股股东重整,杉杉股份控制权或旁落,72 岁“船王”入局图什么?

文 | 张佳儒

编辑 | 刘振涛

作为上市公司实控人的老爹郑永刚突发心脏病去世,没留下遗嘱。儿子郑驹和继母周婷围绕上市公司实控权展开了激烈争夺,如今,上市公司实控权恐要落到别人的手上。

近日,杉杉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签署重整投资协议,如果重整成功,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任元林。

任元林来头不小,他是扬子江船业集团的创始人,如今已经 72 岁,在造船行业拥有近 50 年经验,有 " 船王 " 之称。

除了任元林入主,TCL 科技旗下平台也参与重整。重整投资人以约 33 亿资金,便撬动了杉杉股份这家市值 300 多亿元的巨头企业,可谓是 " 以小博大 "。

这场控制权更迭背后有诸多看点," 船王 " 跨界入主,究竟看中杉杉股份哪些价值?控制权变更后,任元林会留下周婷这位 " 继母董事长 ",还是启动管理层 " 换血 "?

更值得关注的是,杉杉股份在 2024 年迎来上市 28 年首亏后,2025 上半年虽实现净利 10 倍暴涨,这一反弹建立在 2024 年同期低基数的基础上,低基数下的反弹能否持续?

与此同时,杉杉股份财务压力凸显。比如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 28.22 亿元,较此前缩水 50%,却要面对合计 90.58 亿元的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经营和财务上的挑战,都将考验新主任元林的智慧,也让杉杉股份的未来充满变数。

33 亿撬动 300 多亿,

" 船王 " 入主终结 " 豪门恩怨 "?

2025 年 2 月 7 日,杉杉集团实控人、杉杉股份董事长周婷在法院门外的一段采访视频流出,视频中周婷神情落寞,有些哽咽地回应:" 杉杉走到今天,我真的也很遗憾,我已经尽全力了。"

当时,周婷参加了在法院举办的杉杉集团重整听证会。那时的杉杉集团,深陷债务危机。

根据公开信息,杉杉集团于 2024 年 6 月就已出现贷款利息逾期情况,之后债务违约消息不断爆出。截至 2025 年 1 月 15 日,杉杉集团合并口径(除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外)有息负债总额为 126.21 亿元,其中 1 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为 120.37 亿元。

债务危机的发酵最终推动重整启动。2025 年 1 月 21 日,3 家银行作为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对杉杉集团进行重整。2 月 25 日,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并于一个月后裁定对杉杉集团及其子公司朋泽贸易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9 月 30 日,杉杉集团及其子公司朋泽贸易重整迎来重大进展,杉杉股份公告,两公司与江苏新扬子商贸、江苏新扬船、厦门 TCL 科技产投等重整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重整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重整投资人拟通过 " 直接收购 + 与服务信托组建合伙企业收购 + 剩余保留股票表决权委托 " 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集团、朋泽贸易持有的杉杉股份 23.36% 股票的控制权。

若重整成功,杉杉股份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投资人持股平台,新扬子商贸的实际控制人任元林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次重整堪称 " 以小博大 " 的典范。从投资方式上,新扬子商贸通过联合多家投资者实现风险分散、利益均沾,但不稀释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投资金额上,重整投资金额共计 32.84 亿元,便能取得一家市值 300 多亿元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9 月 30 日收盘,杉杉股份总市值 357 亿元。而十一假期后的 2 个交易日,杉杉股份股价持续下跌,合计跌幅 11.76%。10 月 10 日收盘,杉杉股份市值 315.6 亿元。

此次重整,投资方的入局逻辑备受关注。新扬子商贸背后是任元林,厦门 TCL 科技产投背后是 TCL 科技,他们图什么?

对于任元林来说,他旗下扬子江船早在 2025 年 2 月已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链,计划投资 100 亿元建设 LNG 清洁能源项目,这与杉杉股份的锂电负极材料业务形成了战略呼应,为后续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提供了空间。

TCL 科技的参与则聚焦供应链安全。杉杉股份主营产品之一偏光片为 TCL 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生产所需材料,且杉杉股份为 TCL 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主要供应商之一。

此外,若重整成功,任元林入主,杉杉股份的 " 豪门恩怨 " 也或将画上句号。

2023 年 2 月 10 日,杉杉股份实控人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去世,未留下遗嘱,其儿子郑驹和继母周婷两人围绕公司控制权展开争夺。2023 年 3 月,郑驹当选公司董事长,周婷现身股东大会质疑选举程序合法性,此后更是起诉郑驹。

到了 2024 年 11 月,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郑驹因 " 工作原因 " 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随后董事会选举周婷为新任董事长。如今,周婷就任董事长不到一年时间,杉杉股份的控制权却要旁落他人了。

上市 28 年首亏后业绩反弹,

净利暴涨 10 倍仍存隐忧

任元林入主后,现任董事长周婷是否会留任,还是新控制方将启动管理层 " 换血 " 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后,管理层调整并不少见。尤其杉杉股份此前陷家族内斗,杉杉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引发投资者对郑氏家族公司治理能力的担忧。未来,郑氏家族成员的周婷能否留任,还有待观察。

从投资者视角审视,此次控制权变更,不仅能有效终结家族内部纷争,修复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信任,更有望依托新控制方的产业资源、资金实力与战略布局能力,成为公司打破困局、实现重生的关键契机。

回溯杉杉股份的发展历程,1989 年,郑永刚在宁波创建杉杉系企业,并迅速发展壮大。1996 年,杉杉股份成为中国第一家服装上市公司。此后,杉杉股份跨界锂电负极材料与化学偏光片业务,这两大业务如今是公司的主营业务。

从业绩上,自 2023 年郑永刚去世后,杉杉股份业绩数据波动较大。

2023 和 2024 年,杉杉股份营收净利双降,其中 2023 年归母净利润降 71.56%,2024 年更是亏 3.67 亿元,创下上市 28 年首次亏损记录。到了 2025 上半年,杉杉股份业绩回暖,其中归母净利润 2.07 亿元,同比增长 1079.59%。

值得注意的是,2025 上半年净利高增速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受益于 2024 年同期 1757 万元的低基数效应。与 2023 年同期 10.13 亿元的净利相比,当前业绩仍存在巨大差距,业绩修复的 " 含金量 " 有待进一步验证。

即便业绩短期回暖,杉杉股份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

首先是盈利稳定性待提高。2025 上半年,杉杉股份毛利率 16.32%,相比 2024 年同期的 14.53% 改善,但较 2021 和 2022 年 25% 左右的水平差距较大。

这与锂电负极材料与化学偏光片业务两大业务的行业周期波动有关。以营收占比超过 50% 的偏光片业务为例,2021 年至 2024 年,该业务毛利率从 24.59% 降至 10.06%,其中 2024 年减少 9.30 个百分点。

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包括 LCD 及 OLED 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在 2024 年报明确提到,中国厂商通过并购整合、产能扩建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偏光片产品价格进一步承压。

其次是财务压力待解,杉杉股份双主业均为重资产属性,资金投入较大。比如,公司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10.37 亿元,2025 上半年该费用高达 5.13 亿元。

与此同时,杉杉股份资金储备大幅缩水,2025 年上半年货币资金 28.22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56.25 亿元减少约 50%。而上半年末,公司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高达 54.04 亿元和 36.54 亿元,财务压力不容忽视。

面对挑战,任元林的入主能否破局,不仅取决于资金注入的规模和效率,更在于能否通过产业整合、债务重整与技术升级,推动杉杉股份优化业务结构、抵御行业周期风险,这无疑是对这位 72 岁 " 船王 " 跨界操盘能力的终极考验。

杉杉股份未来发展走向,我们将保持关注。

相关标签
尺度商业

尺度商业

尺度,价值为尺,投资有度。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