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澄澈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卡皮猫
刚刚过去的十一,大家都去哪儿了?
今年的黄金周着实给力,整整八天长假,不少人都奔向了诗和远方,比如每年涌入 7 亿人次境外游客的欧洲。
风光绝美的瑞士,总要去一趟
(少女峰组图:壹图网)▼
可谁能想到人在瑞士,刚下飞机,旅行的第一道坎,居然是上厕所。
上厕所:欧洲旅游第一难
因特拉肯,少女峰打卡第一站。这座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城虽在瑞士,可十一期间却仿佛成了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耳边满满的普通话、川普、粤语 ......
拎着大箱小包来了瑞士
没想到被上厕所给难住了
(日内瓦机场 图:壹图网)▼
好多人吐槽屎到临头,终于找到了街头的公厕,却发现这厕所要钱,上一次要一瑞郎,相当于 9 块人民币,运气不好还能碰到两瑞郎的高端货。
就算是花了钱也不行
车站、景点还常常要排队如厕
(瑞士苏黎世公厕 图:壹图网)▼
在欧洲,即便是来到熟悉的金拱门和开封菜,在国内店里免费上的厕所,也别有洞天。厕所门上居然有密码锁,店员说要消费才能上,厕所密码会写在小票上。
支线任务:在小票上找到厕所密码
提示:密码为五位,包含数字和字母
(欧洲快餐小票 图:kweakzs)▼
花 2 欧买瓶水,再花 2 欧上一次厕所已成为常态。网上甚至有 " 厕所侠 ",热心提供欧洲餐馆厕所的密码,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如厕前建议先阅读英法西三语提示
再按提示投币或刷信用卡入内 : )
(西班牙街头公厕 图:壹图网)▼
更难的是,就算我们想花钱上厕所,欧洲的公厕一般也只能投钢镚或者刷信用卡,对于习惯了出门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我们来说,操作难度属实是拉满了。
上一次 1.5 欧,相当于人民币 12 块 5
还只在早 9 到晚 7 点半开放,过时不候
(意大利威尼斯公厕 图:壹图网)▼
假期有网友在瑞士少女峰脚下现场体验了一把 " 内急 " 的绝望,找半天厕所终于找到了却没带硬币,绝望的时候发现,这么偏的地方竟然看到了熟悉的中国二维码,直接感慨 " 马云 " 真是救了大命。
早期,中国的支付系统很依赖昂贵的 IOE 技术架构,导致服务收费且效率受限。困境下的中国支付机构,毅然启动了去 IOE 战略,以国产架构替代欧美技术。
而相较于昂贵的 POS 机系统,近乎零成本的二维码,能从大型商超一路铺到街边摊贩,将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推至全球第一的 86%,还把经验成功输出到东南亚、欧美等地,开启了 "Copy from China" 模式,也就是从中国学习先进技术的新阶段。
如今就算是在国外的便利店
都能用上我们熟悉的移动支付了▼
以 " 支付宝碰一下 " 为代表的新型交互技术,更是将便捷性与用户体验提升到新高度,而且呈现出 " 支付先行、服务多元 " 的良性发展态势,成为支付、点餐、取快递、拿外卖到电梯红包互动等多元服务的新入口。
老外来中国旅游 "China Travel"
也能感受一番 " 碰一下 " 的便捷▼
当然除了上厕所难,相比国内旅游吃喝玩乐的便捷,出国可就费劲多了。
票圈里国外的美食美景虽然摄人心魂,但真相可能是,出门在外,衣食住行样样都挺费劲,漂亮的滤镜背后,是各种数不胜数的注意事项。
风光虽好,也要留心安全
(挪威极光 图:壹图网)▼
这还算好的,要是舟车劳顿加上倒时差换气候,身体抱恙突发急病,不得不去医院看病,就算是有保险,欧美的急诊动辄等六七个小时起步,等排到了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在欧美看病,漫长的等待几乎是必修课
(图:壹图网)▼
东南亚菜虽然酸辣鲜香,还喜欢放香草香料,可毕竟是用米饭米粉打底,适应起来还是轻松很多。
来东南亚,当然要尝尝当地美食
(印尼街头小吃 图:壹图网)▼
比如上个月在印尼巴厘岛,在酒店吃了晚饭后,有将近 20 个人集体食物中毒,出现剧烈呕吐、腹泻。
有情况危重的游客被送到了当地医院抢救,可ICU却简陋到只有氧气、吊瓶和一台血氧监测仪,最终一名国内游客不幸去世。
印尼人均 GDP 不到中国一半
医疗设施也很不完善,突发急病往往凶多吉少
(印尼医院急救室 图:壹图网)▼
要知道,欧美这几年可不比曾经富裕的过往,地主家也没余粮,物价涨得飞起,又引入了不少难民,治安着实着急。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打砸抢劫
繁华的纽约街头,一度被迫钉上木板自卫
(纽约曼哈顿街景 图:壹图网)▼
米兰、巴黎的旅游景点更是小偷横行,有人在大教堂前面的广场上,高高兴兴的喂着鸽子,一回头发现装着大把欧元现金的钱包没了。没被小偷光顾过,仿佛来了趟假欧洲。
这可不是啥街头艺术
锁住的自行车都能偷得只剩轮子
(德国柏林街头 图:壹图网)▼
过度依赖信用卡的支付环境,让信用卡盗刷早就成了条成熟的产业链了。去年全美信用卡被盗刷 45 万次,损失超过 127 亿美金。
欧美的信用卡大多不需要密码
一旦失窃,被盗刷的风险极高
(英国街头防盗提醒 图:壹图网)▼
正所谓人有三急,出国几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内急、病急、钱急,而不管是哪一急,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还挺让人绝望的。
中国人走遍全球:新三大件
曾经,出国游还是非常小众的选择。甚至在上世纪 70 年代,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游,旅游,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80 年代起,出现了以探亲游、边境游为主要形式的出境游;而出境游真正走入普罗大众的生活,要等到入世后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了,腰包鼓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大规模走向世界。
出国后,发现到处都是熟悉的乡音
(中国游客在苏格兰 图:壹图网)▼
瑞士这种热门目的地不用说,雪山上问路全程中文交流,玩滑翔伞和卡丁车都要排队;僻静的挪威罗弗敦群岛上,一群中国人堵在看峡湾的路上;连去南极看企鹅的船上,都能凑出几十桌麻将。
哪哪儿都是同胞,仿佛出了个假国
(中国游客在威尼斯 图:壹图网)▼
很多游客出国后惊喜的发现,今年不少地方,都能用我们最熟悉的支付宝付款了,出国再也不用去银行换外币,也不用提前备好能在境外刷的信用卡了。
国外免不了买买买
繁琐的离境退税也能轻松搞定▼
Alipay+ 跨境支付服务已经覆盖全球过百个国家和地区,接入商户超 1 亿家。现在每 2 个境外游的旅客中,就有 1 个在用支付宝,服装、杂货、珠宝、美食、化妆品是大家的最爱。
根据三大平台最新发布的《出国三宝小趋势榜》显示,在东京、曼谷、新加坡吃喝玩乐再也不用问路,高德地图轻松搞定。
国庆期间,用高德在境外自驾导航的比例增长了 45%,想去看《蒙娜丽莎》的高德用户大增 70%。
有意思的是,在欧洲用高德规划导航厕所的次数猛增 220%,很多厕所还能贴心的刷支付宝,找厕所上厕所,一键解决。
在美国、澳洲、日韩、东南亚水土不服生病了,只要点击 "AI 诊室 ",就能获得 300 多位三甲名医的 AI 分身随叫随到的服务,还有测疾病、读病例、管慢病等上百种功能支持。
国庆期间,就连南美的苏里南、非洲的刚果(金)等冷门目的地,都有中国游客用 AQ 咨询健康问题,在境外用 AQ 健康咨询的比例,整整增长了 32%。
病急不用乱投医,先拿 AQ 看一看,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
而如今,轻装简行已成现实,一部手机,就能从容应对海外旅程中的诸多挑战。
畅行无忧,轻松出游
(夏威夷的中国游客 图:壹图网)▼
当我们再次启程,除了必备的护照,不妨也将这 " 出国三宝 " 纳入 " 数字行囊 "。 让科技的力量,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坚实后盾,畅行无忧,尽享全球精彩。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