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地球知识局 5小时前

七亿人涌入欧洲,最大难题是尿尿?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澄澈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卡皮猫

刚刚过去的十一,大家都去哪儿了?

今年的黄金周着实给力,整整八天长假,不少人都奔向了诗和远方,比如每年涌入 7 亿人次境外游客的欧洲。

风光绝美的瑞士,总要去一趟

(少女峰组图:壹图网)▼

可谁能想到人在瑞士,刚下飞机,旅行的第一道坎,居然是上厕所。

上厕所:欧洲旅游第一难

因特拉肯,少女峰打卡第一站。这座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城虽在瑞士,可十一期间却仿佛成了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耳边满满的普通话、川普、粤语 ......

拎着大箱小包来了瑞士

没想到被上厕所给难住了

(日内瓦机场 图:壹图网)▼

徜徉湖光山色的同时,无数中国游客却发现,在号称 "顶配版发达国家" 的瑞士,上个厕所居然这么难!

好多人吐槽屎到临头,终于找到了街头的公厕,却发现这厕所要钱,上一次要一瑞郎,相当于 9 块人民币,运气不好还能碰到两瑞郎的高端货。

就算是花了钱也不行

车站、景点还常常要排队如厕

(瑞士苏黎世公厕 图:壹图网)▼

有网友来到瑞士公厕门前不禁感慨,这瑞士的厕所长得和银行一样,不花钱竟然连门都进不去。

在欧洲,即便是来到熟悉的金拱门和开封菜,在国内店里免费上的厕所,也别有洞天。厕所门上居然有密码锁,店员说要消费才能上,厕所密码会写在小票上

支线任务:在小票上找到厕所密码

提示:密码为五位,包含数字和字母

(欧洲快餐小票 图:kweakzs)▼

上厕所还要花钱,这种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操作,却是伦敦、巴黎、日内瓦、法兰克福等欧洲各大城市的日常。

花 2 欧买瓶水,再花 2 欧上一次厕所已成为常态。网上甚至有 " 厕所侠 ",热心提供欧洲餐馆厕所的密码,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如厕前建议先阅读英法西三语提示

再按提示投币或刷信用卡入内 : )

(西班牙街头公厕 图:壹图网)▼

很多人还问在瑞士憋不住了,野外如厕是否犯法,实在是太难了

更难的是,就算我们想花钱上厕所,欧洲的公厕一般也只能投钢镚或者刷信用卡,对于习惯了出门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我们来说,操作难度属实是拉满了。

上一次 1.5 欧,相当于人民币 12 块 5

还只在早 9 到晚 7 点半开放,过时不候

(意大利威尼斯公厕 图:壹图网)▼

好在移动支付的春风,终究还是吹到了欧陆。如果我们来一趟欧洲,会发现瑞士和德国的不少公厕,都贴上了我们熟悉的蓝色标志。

假期有网友在瑞士少女峰脚下现场体验了一把 " 内急 " 的绝望,找半天厕所终于找到了却没带硬币,绝望的时候发现,这么偏的地方竟然看到了熟悉的中国二维码,直接感慨 " 马云 " 真是救了大命

而这份轻松便捷的背后,其实是咱们的 " 中国方案 "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正在乘风破浪," 逆袭 " 欧美。

早期,中国的支付系统很依赖昂贵的 IOE 技术架构,导致服务收费且效率受限。困境下的中国支付机构,毅然启动了去 IOE 战略,以国产架构替代欧美技术。

战略实施两年后,支付宝的交易峰值处理能力几乎跃升了十倍,从 1.53 万笔 / 秒提升到 8.59 万笔 / 秒,支付体验流畅高效,自身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而相较于昂贵的 POS 机系统,近乎零成本的二维码,能从大型商超一路铺到街边摊贩,将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率推至全球第一的 86%,还把经验成功输出到东南亚、欧美等地,开启了 "Copy from China" 模式,也就是从中国学习先进技术的新阶段。

如今就算是在国外的便利店

都能用上我们熟悉的移动支付了▼

中国移动支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全球,而移动支付的创新却从未止步。

以 " 支付宝碰一下 " 为代表的新型交互技术,更是将便捷性与用户体验提升到新高度,而且呈现出 " 支付先行、服务多元 " 的良性发展态势,成为支付、点餐、取快递、拿外卖到电梯红包互动等多元服务的新入口。

老外来中国旅游 "China Travel"

也能感受一番 " 碰一下 " 的便捷▼

出国:不为人知的 " 崩溃 " 瞬间

当然除了上厕所难,相比国内旅游吃喝玩乐的便捷,出国可就费劲多了。

票圈里国外的美食美景虽然摄人心魂,但真相可能是,出门在外,衣食住行样样都挺费劲,漂亮的滤镜背后,是各种数不胜数的注意事项

风光虽好,也要留心安全

(挪威极光 图:壹图网)▼

比如,饮食习惯也是个大问题。咱们这习惯了水饺面条米饭炒菜的中国胃,到了欧美就有点水土不服了,肉类乳制品含量拉满,拉肚子胀气太正常了。

这还算好的,要是舟车劳顿加上倒时差换气候,身体抱恙突发急病,不得不去医院看病,就算是有保险,欧美的急诊动辄等六七个小时起步,等排到了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在欧美看病,漫长的等待几乎是必修课

(图:壹图网)▼

很多人觉得出境游第一站去欧美又远又难,咱们应该先去旁边的东南亚刷个经验值,比如经典的新马泰路线。

东南亚菜虽然酸辣鲜香,还喜欢放香草香料,可毕竟是用米饭米粉打底,适应起来还是轻松很多。

来东南亚,当然要尝尝当地美食

(印尼街头小吃 图:壹图网)▼

可终年的高温潮湿,导致食物非常容易变质腐败,再加上当地设施和服务不完善,一不留神就会跌入深渊。

比如上个月在印尼巴厘岛,在酒店吃了晚饭后,有将近 20 个人集体食物中毒,出现剧烈呕吐、腹泻

有情况危重的游客被送到了当地医院抢救,可ICU却简陋到只有氧气、吊瓶和一台血氧监测仪,最终一名国内游客不幸去世。

印尼人均 GDP 不到中国一半

医疗设施也很不完善,突发急病往往凶多吉少

(印尼医院急救室 图:壹图网)▼

除了看病难,到了国外怎么安全的花钱也是个问题。即使是去欧美国家,也会发现不管是下馆子还是买买买,都是用现金和刷信用卡为主,移动支付远不如国内普及

要知道,欧美这几年可不比曾经富裕的过往,地主家也没余粮,物价涨得飞起,又引入了不少难民,治安着实着急。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打砸抢劫

繁华的纽约街头,一度被迫钉上木板自卫

(纽约曼哈顿街景 图:壹图网)▼

美国 " 零元购 " 盛行,在加州盗窃不超 950 美元,抓住了也只会被判轻罪,跟酒后驾车一个级别。

米兰、巴黎的旅游景点更是小偷横行,有人在大教堂前面的广场上,高高兴兴的喂着鸽子,一回头发现装着大把欧元现金的钱包没了。没被小偷光顾过,仿佛来了趟假欧洲。

这可不是啥街头艺术

锁住的自行车都能偷得只剩轮子

(德国柏林街头 图:壹图网)▼

而用信用卡其实也不保险,欧美到处都能刷信用卡,连上公交车都能刷。

过度依赖信用卡的支付环境,让信用卡盗刷早就成了条成熟的产业链了。去年全美信用卡被盗刷 45 万次,损失超过 127 亿美金。

欧美的信用卡大多不需要密码

一旦失窃,被盗刷的风险极高

(英国街头防盗提醒 图:壹图网)▼

很多人只有出了国才发现,原来国外的月亮也不圆,我们早就习惯的便利,可能并非世界通用 .

正所谓人有三急,出国几乎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内急、病急、钱急,而不管是哪一急,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还挺让人绝望的。

中国人走遍全球:新三大件

曾经,出国游还是非常小众的选择。甚至在上世纪 70 年代,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游,旅游,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80 年代起,出现了以探亲游、边境游为主要形式的出境游;而出境游真正走入普罗大众的生活,要等到入世后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了,腰包鼓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大规模走向世界

出国后,发现到处都是熟悉的乡音

(中国游客在苏格兰 图:壹图网)▼

今年的黄金周更加火爆,每天超 200 万人次进出国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似乎都挤满了中国游客。

瑞士这种热门目的地不用说,雪山上问路全程中文交流,玩滑翔伞和卡丁车都要排队;僻静的挪威罗弗敦群岛上,一群中国人堵在看峡湾的路上;连去南极看企鹅的船上,都能凑出几十桌麻将

哪哪儿都是同胞,仿佛出了个假国

(中国游客在威尼斯 图:壹图网)▼

买买买上就更不用说了,中国游客的消费足迹覆盖全球。

很多游客出国后惊喜的发现,今年不少地方,都能用我们最熟悉的支付宝付款了,出国再也不用去银行换外币,也不用提前备好能在境外刷的信用卡了。

国外免不了买买买

繁琐的离境退税也能轻松搞定▼

在热门的日韩东南亚等地,蓝色的 Alipay 标志覆盖了大街小巷,坐地铁、逛商场、机场退税、甚至街头便利店买瓶水都能轻松一刷,用户还能享受透明优惠的汇率,每笔消费均可获得立减优惠。

Alipay+ 跨境支付服务已经覆盖全球过百个国家和地区,接入商户超 1 亿家。现在每 2 个境外游的旅客中,就有 1 个在用支付宝,服装、杂货、珠宝、美食、化妆品是大家的最爱。

除了移动支付,习惯了便捷数字化生活的国人,也发现靠着手中熟悉的 app,就能走遍世界各地。

根据三大平台最新发布的《出国三宝小趋势榜》显示,在东京、曼谷、新加坡吃喝玩乐再也不用问路,高德地图轻松搞定。

国庆期间,用高德在境外自驾导航的比例增长了 45%,想去看《蒙娜丽莎》的高德用户大增 70%。

有意思的是,在欧洲用高德规划导航厕所的次数猛增 220%,很多厕所还能贴心的刷支付宝,找厕所上厕所,一键解决

而在国外我们经常碰到的看病难,也有了 AQ 这个 AI 健康助手的加持。

在美国、澳洲、日韩、东南亚水土不服生病了,只要点击 "AI 诊室 ",就能获得 300 多位三甲名医的 AI 分身随叫随到的服务,还有测疾病、读病例、管慢病等上百种功能支持。

国庆期间,就连南美的苏里南、非洲的刚果(金)等冷门目的地,都有中国游客用 AQ 咨询健康问题,在境外用 AQ 健康咨询的比例,整整增长了 32%

病急不用乱投医,先拿 AQ 看一看,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

曾几何时,中国人出海的行囊里,塞满了沉甸甸的现金、应急的药物和找路的地图册,每一步都需提前筹谋。

而如今,轻装简行已成现实,一部手机,就能从容应对海外旅程中的诸多挑战。

畅行无忧,轻松出游

(夏威夷的中国游客 图:壹图网)▼

无论是 " 内急 " 时的精准找厕、" 病急 " 时的快速问诊购药,还是 " 钱急 " 时的便捷支付与优惠," 出国三宝 " —— AQ、高德、支付宝,正以其无缝衔接的服务生态,将曾经的难题化为无忧体验。

当我们再次启程,除了必备的护照,不妨也将这 " 出国三宝 " 纳入 " 数字行囊 "。 让科技的力量,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坚实后盾,畅行无忧,尽享全球精彩。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AI 生成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