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 CEO 黄仁勋再次力挺人工智能(AI)需求强劲的观点,并确认了英伟达参投马斯克旗下初创 xAI 的消息。
美东时间 10 月 8 日周三的媒体采访中,黄仁勋表示,过去六个月 AI 计算需求大幅上升,英伟达新一代架构 Blackwell 的芯片需求 " 非常非常高 "。他认为这标志着 " 新一轮工业革命 " 开始。对于英伟达投资 xAI,黄仁勋表示,唯一的遗憾是没给马斯克更多投资。
黄仁勋提到 AI 需求激增后,英伟达股价周三扭转三连跌的势头,早盘曾涨超 2%。
对于英伟达的竞争对手 AMD 本周宣布与 OpenAI 达成大规模的芯片供应协议,黄仁勋称该交易 " 巧妙 " 但令人吃惊,因为 AMD 向 OpenAI 提供了相当于 10%AMD 股权的认股权证。对于两周前公布的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 OpenAI计划,黄仁勋认为只是遗憾没投更多。
业内分析师预计,到 2026 年,全球的 AI 基础设施合计支出可能达到 2 万亿美元。AI 模型正在从提供简单问答向拥有复杂的推理能力演进,这推动了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AI 计算需求激增 Blackwell 芯片供不应求
本周三,被问到投资者最常问什么问题时,黄仁勋强调:
" 今年、特别是过去六个月,计算需求大幅增长。"
黄仁勋解释称,AI 推理模型正使用指数级的计算能力,但同时也看到指数级的需求增长,因为其结果非常出色。他说:"AI 已经足够智能,人人都想用它。我们现在同时看到两个指数级增长。"
英伟达最先进的 Blackwell 图形处理器(GPU)需求尤其旺盛。该芯片拥有 2080 亿个晶体管和全新 AI 加速技术,已成为从 OpenAI 的 ChatGPT 到其他 AI 模型数据中心的核心支撑。
黄仁勋说," 对 Blackwell 的需求非常非常高 ",还说 " 我认为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建设的开端,新工业革命的开端。"
英伟达上月宣布,计划未来十年向 OpenAI 共计投资 1000 亿美元,支持 OpenAI 部署需要 10 千兆瓦电力的英伟达系统,相当于 400 万至 500 万个 GPU。
英伟达据称 20 亿美元参与 xAI 融资轮
本周三有媒体报道,xAI 正寻求筹集约 200 亿美元资金,英伟达将投资 20 亿美元。该融资包括股权和债务,通过特殊目的工具购买英伟达处理器并租给 xAI 用于其 Colossus 2 项目。
该媒体获悉,xAI 的融资将分为约 75 亿美元股权和高达 125 亿美元债务。xAI 今年早些时候已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约 100 亿美元,但鉴于今年 6 月有报道援引财务数据称,xAI 每月大概烧钱 10 亿美元,该公司仍需追加数十亿美元资金投入。
黄仁勋周三对另一媒体确认了英伟达投资 xAI,称:
" 我对他们(xAI)提供的融资机会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已经是 xAI 的投资者,我对 xAI 的唯一遗憾是没有给他(马斯克)更多资金。"
黄仁勋高度评价马斯克的创业经历,称这位特斯拉和 SpaceX 的创始人擅长打造变革性的公司。他表示:
" 几乎所有埃隆(· 马斯克)参与的事,你都真的想参与其中。"
对 AMD 协议给 OpenAI 股份感到吃惊 遗憾投资 OpenAI 不够多
对于 AMD 本周一宣布的与 OpenAI 多年合作协议,黄仁勋表示吃惊。根据协议,OpenAI 承诺购买 6 千兆瓦(GW)芯片,包括 AMD 即将推出的 MI450 系列,作为交换,OpenAI 将获得最多 1.6 亿股 AMD 认股权证。
黄仁勋说:
" 考虑到他们对下一代产品如此兴奋,这(协议)真是富有想象力,而且独一无二,令人吃惊。我很惊讶,他们竟然在产品还没开发出来之前就放弃了 10% 的公司股份。无论如何,我想这很巧妙。"
AMD 股价自宣布该协议以来大幅上涨,本周累计涨幅达 35%。该交易挑战了英伟达在 AI 芯片行业的主导地位。
黄仁勋同时表达了对英伟达此前投资 OpenAI 不足的遗憾。他说:" 我们之前投资 OpenAI 后,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投资更多。"
黄仁勋表示,他认为云服务商 CoreWeave 是英伟达近期几项 " 非常出色的投资 " 之一。" 他们是真正特别的公司,他们正在构建,他们是我们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正在为世界构建 AI 基础设施。"
AI 竞争:中国在能源建设方面遥遥领先
在谈及 AI 竞争格局时,黄仁勋表示美国目前 " 领先不多 "。他指出,中国在建设支持 AI 所需电力方面的速度远超美国。
黄仁勋说:" 中国在能源方面遥遥领先。" 他认为 AI 行业需要在电网之外建设新的发电能力,以快速满足需求并保护消费者免受电价上涨影响。
黄仁勋建议数据中心应配备天然气发电设备,未来可能使用核电。他表示:" 我们应该投资几乎所有可能的发电方式。数据中心自发电比接入电网移动更快,我们必须这样做。"
按照与英伟达达成的协议,OpenAI 计划建设 10GW 的数据中心。这一容量相当于 800 万美国家庭全年的耗电量,或者等于 2024 年夏季纽约市的峰值基准电力需求量,凸显了 AI 行业对能源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