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野马财经 10-06

500 亿顺为资本腾挪术:左手减持套现,右手押注新风口!

作者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在科技与资本深度交融的时代浪潮下,雷军凭借小米集团(1810.HK)、顺为资本等核心力量,构筑起一张庞大且错综复杂的资本版图。近一年来,版图之上 " 异动 " 频发,呈现出一边减持套现、一边押注新风口的资本运作。

其中,以智能手机代工业务为主的龙旗科技(603341.SH),近期再遭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作为实控人的投资机构苏州工业园区顺为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苏州顺为)减持。

2025 年 9 月初,龙旗科技公告显示,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苏州顺为计划在 9 月 24 日至 12 月 23 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1919.1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4.09%。减持完成后,苏州顺为将不再持有该公司股份。事实上,苏州顺为今年已经有两轮减持该股,累计套现或达 13.5 亿元。

而这并非孤例。今年龙旗科技还被小米集团旗下的天津金米总计减持 1375.04 万股股份,减持总金额约 5.46 亿元。减持后,天津金米持股比例降至 5% 以下。

近一年顺为资本减持动作频频,相继减持了趣睡科技(301336.SZ)、南芯科技(688484.SH)、石头科技(688169.SH)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迭代,新的风口与机遇也不断涌现,顺为资本回笼资金后,正在为布局新兴领域腾挪出更多资源与空间。

1

十年携手,从 " 及时雨 " 到渐行渐远

龙旗科技主要从事智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的科技企业,其业务涵盖为消费电子品牌商和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智能产品综合服务,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联想、荣耀、OPPO、vivo 等众多知名企业。

双方你有情、我有意,还要将时间回拨到 2015 年 3 月。

彼时,苏州顺为与天津金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下称 " 天津金米 " ) 各向龙旗科技增资 4500 万元,各自持有龙旗科技 10% 的股份,两家投资机构都是龙旗科技的重要股东。

天眼查股权穿透发现,苏州顺为与天津金米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雷军,均为小米的投资机构。其中,苏州顺为投资事件 46 起,天津金米已经参与了 193 起对外投资。

图源:天眼查

回溯当时,龙旗科技正处于业务拓展与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在智能手机设计制造领域,龙旗科技已崭露头角,为扩大生产规模、购置设备、提升产能,满足订单增长等需求,资金支持不可或缺。

彼时,苏州顺为与天津金米的投资,恰似一场 " 及时雨 ",为龙旗科技在生产与研发等环节注入了强劲动力。而小米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快速发展对优质 ODM(即:原始设计制造商,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产品)供应商有着强烈的需求,龙旗科技又拥有研发与制造能力,为双方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图源:罐头图库

苏州顺为第一次减持龙旗科技发生在 2021 年 7 月,公司以 8500 万元的价格向龙旗科技新股东超越摩尔转让了其所持有的 372.67 万股股份,占龙旗科技总股本的 1%,此次转让或许是基于苏州顺为自身投资组合调整的考虑。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 ODM 追踪报告显示,2022 年上半年,龙旗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达到 25%,超过闻泰科技,仅次于华勤技术。

2022 年 11 月,苏州顺为与天津金米分别以 1750.79 万元、1952.97 万元受让了万容红土所持的龙旗科技 87.12 万股、97.18 万股股份,分别占总股本的 0.22%、0.24%。此后 2 年半的时间,一直未发生增、减持动作。

2024 年 3 月 1 日,龙旗科技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 26 元 / 股。2025 年 6 月 27 日,龙旗科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2025 年 4 月份,苏州顺为拉开了减持龙旗科技的序幕。2025 年 4 月 21 日至 6 月 30 日,苏州顺为已经累计减持龙旗科技 1395.29 万股股份,按期间平均股价测算,套现金额已超 5.5 亿元。加上 9 月的计划减持,以 9 月 1 日股价收报 45.92 元 / 股估算,有望套现 8.81 亿元,半年内通过两轮减持,累计套现或达 13.5 亿元。同时,天津金米期间也减持了 1375 万股股份,减持后仍然持有龙旗科技 4.99% 的股份。

不仅如此,小米常年稳居重要客户 " 宝座 "。

根据 2017 年提交的《招股书》,2016-2017 上半年,龙旗科技与小米的关联交易分别为 2.94 亿元、4.25 亿元,分别占龙旗科技当年总收入的 3.53% 和 12.2%。

自 2020 年起,双方的合作模式由 IDH(" 独立设计公司 ",仅研发及设计产品,不提供生产制造)逐渐转变为 ODM(" 原始设计制造商 ",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产品),小米及其关联方成为龙旗科技的第一大客户。

2020 年 -2023 年上半年,龙旗科技营业收入中,来自小米及其关联方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 41.96%、57.66%、45.52%、37.83%。此后龙旗科技并未在报告中披露该数据,但从 2023 年上半年统计数据看,依然是重要的客户。

图源:招股书

龙旗科技在风险提示中坦言,公司系小米智能产品的重要合作伙伴,若小米未来经营情况或采购策略发生变化,导致向公司的采购金额显著下降,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资本密集撤离,或许与龙旗科技的业务挑战息息相关。公司营收依赖智能手机代工业务,2024 年其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高达 77.9%,但该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4.92%。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龙旗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 199.08 亿元,同比下降 10.65%;扣非后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下降 34.53%。对于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下降,龙旗科技称主要系新业务研发投入增加导致。

苏州顺为计划退出股东席位,给龙旗科技的资本市场表现增添了几分悬念。减持公告发布后,龙旗科技股价连跌三日,从 9 月 2 日收盘的 42.12 元 / 股,降至 9 月 4 日的 40.56 元 / 股。截至 9 月 30 日收盘,龙旗科技股价回升至 48 元 / 股,一个月内股价上涨 6.2%,最新市值 225.3 亿元。

2

一年减持 4 家上市公司股份

苏州顺为成立于 2015 年 2 月 15 日,是一家专注于科技领域早期和成长期项目的投资机构,由雷军联合创始的顺为资本管理。公司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企业服务等创新领域,依托小米生态链资源为被投企业提供战略支持。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成立至今,苏州顺为总计参与投资事件 46 起,其中,存续企业 39 家,7 家企业已被注销或被吊销。

苏州顺为伴随家居企业趣睡科技走过 7 个年头后,2022 年 8 月实现上市。

2015 年,在趣睡科技成立不足 1 年里,苏州顺为与小米集团分别参与了趣睡科技的天使轮与 Pre-A 轮融资。趣睡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属于小米集团的生态链企业。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苏州顺为持有趣睡科技 10.2064% 的股权,天津金米持有趣睡科技 1.7991% 的股权,小米集团的关联方合计持有该公司 12.01% 的股权,其中苏州顺为是趣睡科技第二大股东。

小米通过顺为投资入股,以 42.8571 万元获得 24.6394% 的股权份额,彻底改变了这个企业的发展走向。

趣睡科技主要从事家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包括乳胶床垫、枕头、裤子等睡眠产品以及沙发等家具产品。这家成立于 2014 年的企业,背靠苏州顺为、刘强东的京东数科,趣睡科技靠一款床垫年销 5 个亿。

趣睡科技 2022 年 8 月 12 日在创业板上市后,业绩缩水 2 年。2022 年 2023 年,趣睡科技的营收分别为 3.23 亿、3.05 亿;净利润依次为 3688.89 万、2374.24 万;2024 年有所回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3.47 亿和 2896.67 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13.93%、22%。

上市两年后,苏州顺为开始持续减持趣睡科技股份。2024 年 11 月 6 日,苏州顺为和天津金米在 2024 年 11 月 28 日至 2025 年 2 月 27 日,合计减持不超过 2% 股权。

此外,在趣睡科技上市之前,苏州顺为通过多次股权转让,合计套现超 1.9 亿元,提前实现了近 20 倍投资收益。

2018 年 2 月,苏州顺为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顺赢入股了依靠快充芯片起家的南芯科技,但并未透露具体出资金额;2019 年 6 月,苏州顺为的关联机构包括参与南芯科技 B 轮融资,合计出资 500 万元。

在南芯科技即将上市之际,从各投资机构持股比例看,顺为系机构、小米基金以及红杉瀚辰的持股比例分别达到 8.57%、2.38% 和 6.55%。南芯科技于 2023 年 4 月 7 日以 39.9 元 / 股的价格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仅半个月时间,南芯科技股价就跌破发行价。

随着 A 股市场回暖,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12 月 10 日,南芯科技股价从 25.66 元 / 股增加至 40.03 元 / 股,累计涨幅达 56.86%。同年 11 月和 12 月期间,包括苏州顺为及其三家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持股比例从 7.28% 降至 5.21%。

据同花顺 iFind 数据,对南芯科技的两轮减持中," 顺为系 " 资本合计套现约 2.43 亿元,远超其对公司的投资额。从 " 顺为系 " 参与的第二轮融资金额看,彼时南芯科技的估值仅为 5.45 亿元,远低于 2024 年末减持前期间的 170 亿元的市值。

此外,作为小米集团最早一批生态链公司——全球扫地机器人第一厂商石头科技 2020 年 2 月 21 日上市,顺为、天津金米曾分别为持有公司 9.64%和 8.89%股权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图源:罐头图库

2021 年 3 月,雷军的投资机构对石头科技持续减持,顺为资本和天津金米分别减持 0.75% 和 2%,从股价走势看,彼时正值历史高位。此后在 2022 年 6 月、2023 年继续减持,不过顺为依然是其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 5.41%。

截至 2024 年年末,前十大股东中包括联合创始人毛国华在内的 4 名股东减持了该公司股份,其中顺为资本已经不在其前十大股东名单内,2024 年两次累计减持超 0.67%;同时,天津金米减持了石头科技 48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从 4.49% 降至 2.93%。仅下半年,顺为通过两次减持套现约 20 亿,天津金米减持套现约 10 亿。

在 A 股,石头科技的股价明显承压。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石头科技报收 209.78 元 / 股,较 2021 年巅峰时期的 384.06 元 / 股,跌去 45.38%。

一年减持 4 家上市公司股份,市场也给出了不同的反应。一方面,减持套现的消息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一些被减持公司的股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而另一方面则认为,减持可以兑现收益,优化投资组合,并为市场可能存在的波动提高资金流动性,以支持其他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3

押注先进制造、AI,

投资金额占比超 60%

虽然减持动作频频,但相较于顺为资本的投资版图来说,仍微不足道。而它的投资布局,主要投以小米生态链为主的战略投资。

截至 2024 年末,小米生态链已孵化 4 家上市公司、3 家超 10 亿美元独角兽。投资的知名机构包括小米、爱奇艺、蔚来汽车、石头科技、Boss 直聘、金山软件、华米等。

如果小米是雷军商业版图的核心引擎,而顺为资本则是其资本延伸的触角。

在小米融资 C 轮时,雷军与曾经的金山投资人许达来一起于 2011 年创建了顺为资本。顺为之名,源自雷军著名的 " 顺势而为 " 的理念,顺智能硬件和小米之势,携小米改变世界。顺为资本的合伙人及 CEO 许达来也称:" 顺着大势,必然会有大的作为 "。

成立 14 年,顺为资本管理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总规模达到 500 亿元,核心团队由投资与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组成,包括程天、张志坚等合伙人,以及李锐、黎万强、胡峥楠等投资合伙人。

顺为资本成立后,雷军便极少以个人名义进行投资。所以从诞生开始,顺为既有作为风投机构的财务投资,又有基于小米生态的战略投资。随着小米在 2013 年宣布开启生态链计划以来,顺为资本在投资上与小米科技的协同明显增多。

图源:罐头图库

作为一家 VC 机构,顺为资本的投资风格偏稳健。雷军和许达来定下的投资原则:一,投风口,但不烧钱;二,三思而行。前一个原则是对机会的判断,后者则是对风险的把控。

截至目前,顺为资本总计对企业投资 837 轮次,从投资轮次和金额看,以投资天使轮、A 轮、B 轮和 C 轮为主,投资数量分别为 127 家、367 家、166 家、111 家;C 轮投资金额最高,达 139 亿元,其次是 A 轮和 B 轮,投资金额分别 77 亿元、73 亿元。

从投资行业偏好看,以投资先进制造业为主,投资 173 次,其次是电商零售,投资数量 122 次,人工智能投资 90 次,排在第三位。

从投资金额看,顺为资本投资电商零售金额最高,所投金额达 52.22 亿元,其次是先进制造业,投资金额 35.95 亿元。

图源:IT 桔子

从近一年投资行业偏好看,顺为资本主要投资新兴领域,其中先进制造投资次数最多,达 14 次,人工智能领域投资 5 次,医疗健康和汽车行业分别投资 3 次。

图源:IT 桔子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预测,到 2030 年前,生成式 AI 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 7 万亿美元的价值。其中,作为 AI 研发高地之一的中国,将凭借战略性投资分享生成式 AI 总效益的 1/3。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 6 月 17 日的报告中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 55% 机器人产品的生产基地。2024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 470 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 40%。分析师预计到 2028 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 108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3%。这一增长主要由无人机、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驱动,其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20%、35% 和 46%。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入局。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早已在 AI 领域展开布局,华为、大疆等科技企业也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

早在 2021 年,顺为资本就已经将眼光放到 AI 机器人上。2021 年,没有人知道王兴兴是谁,但王兴兴创立的宇树科技却收到顺为资本的千万美元 A 轮投资。

2022 年 4 月顺为资本领投宇树科技 B+ 轮融资。此时宇树科技正深耕四足机器人 2B 与 2C 市场。

2024 年,小米也参与了宇树科技的 B2 轮融资,投资金额为数亿元,为宇树科技注入了小米基因。天眼查信息显示,顺为资本以 4.93% 的持股比例位列宇树科技第五大股东。

图源:罐头图库

在近一年投资的先进制造企业中,专注于为眼科提供精准智能化微创手术治疗方案的上海思埃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 月 2 日完成超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顺为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博行资本、弘晖基金持续加码。

8 月 18 日,超高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领军企业首形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由顺为资本领投,老股东招商局创投、深创投、智元机器人超额加注,奇绩创坛、五源资本追投,深蓝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情绪基座模型迭代和多场景产品落地。

4 月 24 日消息,全球一体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泛鼎国际完成数千万美元 C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嘉御资本领投,神骐资本、明裕创投、金銮证券跟投,顺为资本、普华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追加投资,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加速其在新兴市场的业务布局,升级业务及管理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而新兴领域往往伴随高收益与高风险,资本在投资新兴项目时,如何平衡高风险与高回报?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常务院长王兆江表示,接受高风险是必要,追求的是非对称的超高回报。策略上,利用小米生态的协同效应构建护城河,这是最核心的差异化优势。执行上,前期极致筛选(看人、看市场、看技术、看协同),后期深度赋能(给战略、给资源、给运营支持),通过构建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并覆盖赛道的所有关键节点。

" 这种平衡术的本质是,将不可控的市场和技术风险,转化为可控的团队风险、执行风险和生态协同风险,通过系统性的方法管理和降低这些风险,最大化捕获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王兆江认为。

在风起云涌的投资江湖,有人选择追逐风口,在浪尖起舞;有人则立志成为造浪者,定义游戏规则。雷军庞大的资本版图将如何选择,时间终将揭晓答案。

不可否认,站在 2025 年的聚光灯下回望,雷军及其一众投资机构,正在汹涌的科技浪潮中,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