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新周刊 刚刚

把“月光”镶进琉璃,又是被中国非遗震撼的一天

在今天," 非遗 " 早就不是老古董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火热的新时尚。

在 " 中式迪士尼 " 开封万岁山,打铁花是需要预约才能观看的高人气表演;今年九月,YouTube 网红意大利 " 无语哥 " 来到中国,在广州亲身体验了一把 " 潮汕英歌舞 ";在国际舞台上,传统刺绣以精致的设计走上时装周……当国人把非遗 " 玩出花 ",非遗 " 高定 " 走向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语境下的全新表达。

非遗打铁花舞龙(图 / 图虫创意)

而临近中秋,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邂逅,让世界再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惊叹。1573 颗宝石似星河倾泻,40 颗琉璃珠如星轨环绕——这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以琉璃烧制、花丝镶嵌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打造的一项艺术珍品。

2025 年中秋节,国窖 1573 以非遗技艺致敬中国传统文化。(图 / 国窖 1573)

非遗新生:让传统变得时尚

非遗,无疑是这个时代的 " 流量密码 "。

《2025 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平台上年新增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超 2 亿条,播放量高达 7499 亿次,累计获赞超过 113 亿。

标签在海外社交媒体浏览量突破 50 亿。这些数据背后,是世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增长的热情和认同。

国风手艺人雁鸿的故事,或许是一个更具体的缩影。2019 年,她因用 18 个易拉罐制作京剧凤冠的视频而走红网络。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四川女孩,用最平凡的材料,还原了中国传统首饰的华美精致。视频一发布,就迅速在国内外社交媒体获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热爱非遗技艺的她,一次次用手工化腐朽为神奇,因此被人们调侃为 " 让女娲失业的女人 "。

雁鸿用易拉罐制作的凤冠。(图 / 视频截图)

而不久后,她还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非遗技艺的 " 时尚潜力 "。2020 年,雁鸿携 11 件国风手工艺饰品亮相米兰时装周;2024 年,她的掐丝蝴蝶饰品又登上了巴黎时装周。这些作品完美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美学,让国际时尚界看到了中国非遗的无限可能。

非遗以时尚的身份走上国际舞台已经不是个例。同样地,楚雄彝绣作为有着 1800 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走上过伦敦、纽约、米兰、巴黎四大时装周。而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 2025 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楚雄彝绣、广西扎染、鲁绣、傣锦等非遗技艺元素也都一一亮相在台上。

中国传统工艺印染品药斑布。(图 / 图虫创意)

当流行文化前所未有地快速迭代时,传统技艺却越来越有活力,其背后离不开创新性的表达。在社交平台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年轻人把 " 非遗 " 玩出新意。像是 00 后的陕西 " 汪氏皮影 ",就用皮影演绎迈克尔 · 杰克逊、擎天柱等角色,让很多人对传统皮影戏燃起兴趣。在江苏东海县,一群年轻的设计师以《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灵感元素打造的传统 " 穿戴甲 ",更是在海外十分畅销。

可以看出,非遗曝光增加的背后,是当代消费者对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增长的热爱。这种热爱不再局限于表面符号的消费,而是深入到技艺、哲学和审美层面的真正认同。2024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 1488 亿美元,其中出口占比超 90%。在这股文化出海的巨大浪潮中,无数曾经默默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正焕发新生。

福光溢彩: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

可以说,今天的非遗出海,正在从简单的元素输出,转变为真正的深层文化传播,中国正在向世界持续输出着独特的传统与创新,不少非遗技艺,都显现出别样的美感。

例如琉璃烧制技艺,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杰出成就,其工艺精湛繁复,需要将坩子土进行检选配料,然后粉碎、淘洗、炼泥、制模成型,坯胎晾干后,入窑素烧,再根据图案需要进行施釉、入窑彩烧。

又如花丝镶嵌,又称 " 细金工艺 ",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通过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制作成工艺品。花丝镶嵌工艺复杂,大致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手法,造型优美,花样繁多,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独树一帜。

琉璃烧制和花丝镶嵌技艺代表着古代皇家工艺的极致之美。2008 年,它们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属工艺花丝镶嵌。(图 / 图虫创意)

"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孤品,而是能被世界审美共鸣的生活艺术。" 这是国风手艺人雁鸿一直坚持的理念。2025 年中秋,她与国窖 1573 一起带来的最新作品《福光溢彩》,就是以琉璃烧制和花丝镶嵌两大国家级非遗技艺打造。

《福光溢彩》作品。(图 / 国窖 1573)

《福光溢彩》中," 天穹圆冠 " 采用珠宝镶嵌技艺,以琉璃为基体镶嵌宝石,形成皓月当空的璀璨光轮;中央的 " 琉璃明月 " 镌刻泸州独有的《江阳运酒图》,再现 110 年前货轮满载泸州老窖大曲酒扬帆出海的历史场景;外环镶嵌 1573 颗宝石似星河倾泻,40 颗琉璃珠如星轨环绕,象征 1573 国宝窖池群 452 年来不曾间断的生命律动;" 人间桂树 " 以金属锻造的金桂枝干,镶嵌锆石露珠,传递生命繁盛的信息;" 四海波涛 " 的底部琉璃海浪采用花丝镶嵌技艺融合琉璃烧制技艺共同呈现动态波纹,则象征着浓香远播世界。

作品中的琉璃烧制、花丝镶嵌工艺。(图 / 国窖 1573)

与此同时,作品将 " 天 · 地 · 人 " 三才哲学融于琉璃、珠宝技艺之中,以物载道,以光传情,构建起集文化象征、技艺极致、情感寄托于一体的中秋礼赞,传递 " 浓香出海,福满中秋 " 的情感价值,也缔造出以中秋为魂、以非遗为骨、以品牌为脉的艺术杰作。

回顾过往,这已是雁鸿与国窖 1573 的第五度携手。自 2023 年春节以来,双方已合作创作了 " 品味中国年 " 花丝镶嵌宫灯系列、" 云龙出水 " 绒花作品、" 福贵满枝 " 掐丝珐琅作品、" 勇立潮头 " 竹编技艺作品等多款传统佳节主题作品。

雁鸿与国窖 1573 合作作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非遗技艺的加持下,它们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中国文化世界表达的生动实践。

不同于简单的商品出口,国窖 1573 选择了一条更深层的文化输出路径,即以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佳节为载体,与多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携手共创。这让国内外消费者在接触白酒的同时,也能自然地理解和欣赏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世界看见东方美学的当代价值。

国窖 1573 三大传统佳节非遗创意作品已斩获了 2023 伦敦设计奖铂金奖、2024MUSE 创意奖铂金奖等多项国际大奖,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能够获得全球范围的认同。

作为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国窖 1573 的国际化探索始终步履不停。如今,其销售网络已遍布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能见度最高、覆盖最广的中国白酒品牌之一。

数字的背后,是品牌文化软实力的证明。正如国窖 1573 的品牌主张 " 让世界品味中国 ",它不仅仅是白酒本身,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审美态度、一种文化自信。

从 1915 年远赴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斩获金奖,到如今用中国非遗技艺惊艳世界,国窖 1573 完成了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华丽蜕变。

月光依旧,酒香更醇。这场跨越 110 年的文化出海之旅,还在继续。

作者:仰泳鱼

校对:遇见

排版:汤姆

文中配图由国窖 1573 提供

相关标签
读览精华

读览精华

精致阅读,品味生活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