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京商报 12分钟前

家庭风险焦虑变迁催生保险新服务

家庭风险焦虑变迁催生保险新服务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李秀梅 网编:武杉 2025-09-21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 " 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 " 的特征。这是 9 月 19 日长城人寿发布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得出的结论。

在宏观环境与利率变动等新形势下,受传统观念与社会快速变化的双重影响,家庭风险意识正在被重塑。当家庭风险重心变迁成为普遍趋势,保险服务如何给出更贴合需求的解决方案?面对家庭对失业、养老等新风险的担忧,险企又该如何跳出 " 单一补偿 " 的旧思路?

财富风险意识提升

当前经济社会正在经历深层变革,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低利率、人口老龄化、新技术革命等多重宏观经济因素变化,家庭风险意识、形态及应对体系正在被重塑。

根据益普索(中国)董事李海岚介绍,本次调研数据与 2023 年相比,虽然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是家庭关注的前三大风险,但关注程度有所下降。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则显著增强;财富贬值风险意识也快速提升,反映家庭对投资风险的担忧进一步攀升。

可以说,当前家庭风险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白皮书》研究表明,宏观环境变化对家庭风险产生了六大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通货膨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人口老龄化使社保收支承压;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随着家庭风险意识被重塑,商业保险也从单一风险补偿升级为生活品质、财富管理的全面管理工具,走进现代家庭财富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不过,从产品供给来看,仍呈现供需错配问题,如不同家庭的风险管理偏好与保障需求差异明显,但行业仍以 " 一刀切 " 的方式提供同质化产品,并维持以产品导向为主的销售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此外,金融体系普遍存在 " 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少 " 的结构性问题,应对子女养育、个人养老等风险的跨周期、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新的风险偏好,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上需作出针对性调整。如在产品设计方面,可以考虑开发保障失业风险的保险产品;同时,针对家庭财富风险,开发更多元化的保险产品,根据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性转型趋势,推出灵活配置资产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家庭在不同阶段的财富规划需求。

家庭保险配置需 " 量体裁衣 "

不仅险企服务需要响应新需求,为应对风险变化,消费者也应及时对家庭资产配置进行调整。

《白皮书》提到,险企围绕家庭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需求,首先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四大产品体系:以医疗险为核心的基础风险防御体系,筑牢健康防线;以商业年金为核心的养老风险应对体系,保障老年生活品质;以分红险为核心的财富增值保值体系,实现稳健收益;以杠杆寿险、保险金信托为核心的财富安全传承体系,保障资产传递。

除了为家庭提供保障建议外,在具体保障和财务规划的详细责任、保费、保额等方面,《白皮书》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方案。

首先,建立 " 收入—资产—负债 " 分析框架。低收入家庭优先配置高杠杆产品(如百万医疗险、定期寿险);中等收入家庭应补充重疾险和养老年金;高收入家庭可拓宽至高端医疗、终身寿险,并预留 3 — 6 个月应急金。其次,需结合家庭生命周期风险与责任变化适配保险产品。单身 / 初创期重点配置定期寿险和医疗险;发展 / 成熟期需提前规划养老;夕阳期应补充防癌险和护理险。同时,建立年度风险检视机制,并在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后及时调整保障,持续优化家庭防护。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新闻启迪财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