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 9 月,中证 A500ETF 现象级 " 出圈 ",其名字几乎无处不在:机构忙着开展一场场路演,行业内的交流话题总绕不开它,各大平台的营销宣传铺天盖地,就连穿梭在城市中的地铁广告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谓将 ETF 抢首发的大战盛况演绎到了极致。一年后,喧嚣逐渐沉淀,中证 A500ETF 分化格局凸显,规模缩水情况也在发生。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证 A500ETF 未来仍需以时间换空间,长期看仍具备巨大的规模增长潜力。
" 提起公司布局中证 A500ETF 那段日子,可谓是全力以赴,大家都忙着打磨产品、营销方案。" 某大型公募市场人士感叹。
2024 年 9 月,中证 A500 指数正式面市,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获批并在同月火速成立,在单只 20 亿元规模上限的背景下,彼时发行总规模逼近 200 亿元。同年 11 月,华夏、易方达、博时等 12 家公募旗下第二批中证 A500ETF 接踵而至,再为 A 股市场吸引超 240 亿元的增量资金。此后,东财、浦银安盛等一批公募也开始加入布局新指数的大军。
一年过去,中证 A500ETF 家族已然扩容,从最初的 10 只增长到 43 只(含增强型产品),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9 日,中证 A500ETF 上市总规模达 1899.26 亿元。其中,首批 10 只基金最新规模达 1111.41 亿元,占比 58.52%。
历经一年运作,5 家公募旗下相关产品规模超过了百亿元。其中,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相关产品规模超 200 亿元,分别为 223.51 亿元、207.02 亿元。紧随其后,A500ETF 南方以 188.51 亿元规模位居第三,中证 A500ETF 富国、A500ETF 嘉实也分别以 119.11 亿元、115.58 亿元跻身前五。
同时,中证 A500ETF 的产品矩阵也在丰富。2025 年 5 月以来,摩根基金、国泰基金等 8 家公募中证 A500 指数增强产品相继成立,8 月以来,3 只中证 A500 红利低波 ETF 也相继面市。
" 一年来,对比首发时的集中宣传,公司在具体持营中的策略有了明显调整。" 招商基金指数产品运营部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前期对中证 A500 指数的科普,市场有了一定了解后,现在公司更多侧重于后市行情的展望分析,以网格、定投等交易策略的引导为主,中证 A500ETF 在回归工具属性。
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则指出,一方面,公司仍注重与私募、券商资管、养老金、FOF 等机构投资者的路演交流,以专业化服务去赢得机构信任。另一方面,也在做好个人投资者的拓展。从产品流动性支撑的角度来看,头部公司正持续加大对中证 A500ETF 做市资源的投入,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剩余,为产品交易的活跃度、成交便利性提供了基础支撑。
50 亿规模盈亏线成考验
一年前,是产品宣发的一片繁荣,一年后,则是渠道品牌的实战比拼。潮水退去,马太效应终究要面对。
Wind 数据显示,若仅对比首批产品来看,5 只大型公募旗下的中证 A500ETF 规模已超百亿元,但同期,部分中小型公募的产品规模则仅超 30 亿元。从规模变化看,对比产品成立后首个完整报告期,即 2024 年末的数据,仅华泰柏瑞基金一家公募的中证 A500ETF 最新规模实现增长,同比涨 28.1%,其余 9 只产品均在下滑,且部分产品规模跌逾五成。份额方面,也仅有 A500ETF 华泰柏瑞份额增长 11 亿份,份额缩水的 9 只产品中,国泰中证 A500ETF 甚至缩水超百亿份。
事实上,多只中证 A500ETF 在成立后的第二个完整季度就已有规模下滑之势。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首批产品中,仅富国基金、嘉实基金旗下产品规模增长,各涨 8.77%、28.64%,其余 8 只规模则环比下滑。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末,13 只数据可取得的产品中,也有 10 只规模环比下滑,其中多数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环比抬升,这也意味着,规模份额下滑主要与个人投资者赎回相关。
招商基金指数产品运营部相关人士则表示,中证 A500ETF 作为偏向配置的宽基指数,个人投资者的交易特性较强,整个区间的换手较高。机构投资者相对来说更看重配置属性。相关产品规模下滑,主要与行情上涨、部分投资者落袋为安有关。同时,年内行业主题 ETF 机会持续涌现,也可能推动部分投资者进行投资方向的切换。
除了规模缩水,ETF 较高的成本压力也在进一步压缩公募收入甚至入不敷出。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透露:" 单只 ETF 的固定成本大体上分为系统成本、人员成本和运营成本三部分。ETF 运作高度依赖技术系统,公司每年搭建成本大致为 90 万元,人员成本每年也要 90 万元左右。运营成本上,指数使用费属于绝对刚性,做市费用则属于相对刚性,中证 A500ETF 等产品的营销费用按 30 万元预估。综上所述,每年的固定费用开支或达到 200 万元以上,而规模至少要稳定在 50 亿元,才能保持盈亏平衡。"
当前中证 A500ETF 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已降至 "0.15%+0.05%" 的业内最低水平,若从成立已超半年的 29 只中证 A500ETF 来看,18 只产品规模低于这一盈亏线。
" ‘赢家通吃’可以说是 ETF 市场真实存在的境遇。从公司角度而言,ETF 是一定要跟进布局的,否则会在市场中‘掉队’。与业内交流的实际情况看,部分公募可能出现比较吃力的情况,维持市场交易量和成本的平衡,这时,公募可能更倾向于‘田忌赛马’,寻找差异化赛道,例如布局指数增强基金等。" 有公募从业人士坦言。
仍需以时间换空间
若对比知名度最高的宽基指数 " 老大哥 " 沪深 300 来看," 一岁 " 的中证 A500 尚不能及。全市场跟踪沪深 300 指数的股票型 ETF 共计 30 只(含沪深 300 红利指数),总规模高达 1.17 万亿元,其中,2012 年成立的首只产品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 最新规模已超 4000 亿元。
从净流入额看,长期视角下,沪深 300ETF 仍是当仁不让的 " 一哥 ",然而在市场呈现一波上涨行情时,中证 A500ETF 的价值同样已被市场关注。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9 日,年初以来,沪深 300ETF 华夏以 279.92 亿元的净流入额居全部 ETF 榜首。6 月以来,A 股市场走势逐步上扬,沪指先后突破 3400 — 3800 点共 5 个关口,在这一阶段,A500ETF 华泰柏瑞则以 99.46 亿元的净流入额跻身市场前三。业绩表现看,2024 年成立的 24 只中证 A500ETF 自 2025 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也达 21.71%。
那么,中证 A500ETF 下一步的发力点在哪?何时才能符合市场此前的期待?招商基金指数产品运营部相关人士表示,仍需以时间换空间,客户培育也需要长期精耕细作。沪深 300 指数和中证 A500 指数各有特色,重点是找到各自的适配客群。未来,中证 A500 期指和期权有望实现相关 ETF 规模扩容。
前述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指出,目前中证 A500ETF 在整体规模上和沪深 300ETF 无法同日而语,仍需要有稳定、长期、大量的资金配置,正所谓 " 吨位就是影响力 "。衍生品方面,行业也在期盼中证 A500 指数相关衍生品尽快推出,成为专业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
银华基金表示,未来随着相关衍生品的推出,围绕中证 A500 指数的策略工具还将进一步扩充,有望吸引更多类型的投资者参与。除了现有的投资者持续加大投入外,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养老金、企业 / 职业年金均有望大规模流入中证 A500 指数。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