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 2012 年,才练了标枪四年的沃尔科特在年初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夺得男子标枪金牌,初露锋芒;同年夏天的伦敦奥运会,19 岁的他更是在击败包括两届奥运会卫冕冠军托希尔德森在内的多位名将,上演了 " 黑马逆袭 ",成为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男子标枪冠军,同时也是自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后首位摘得奥运会该项目金牌的非欧洲运动员。
伦敦的一鸣惊人,让沃尔科特成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国家英雄。该国为他奉上最高荣誉:授予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勋章 "(ORTT);为纪念其凯旋,8 月 13 日被定为全国性假日;甚至一所中学、一座灯塔以他的名字命名。
然而伦敦奥运会后的十余年间,沃尔科特经历了职业生涯的起伏——里约奥运会以 85 米 38 的决赛成绩获得铜牌,但他的决赛成绩甚至还不如预赛的 88 米 68;东京奥运会状态低迷仅列第 16 名,甚至未能入围决赛;去年巴黎奥运会有所回暖,也只拿到第七名,舆论普遍认为他的职业生涯进入尾声。当东京奥运会冠军、印度名将乔普拉,巴黎会奥运冠军、巴基斯坦的纳蒂姆,德国名将韦伯等新一代选手接连崛起,沃尔科特渐渐淡出了关于夺冠热门的讨论。
与此同时,乔普拉与纳蒂姆的年度首次正面交锋本是赛事焦点,两人同场竞技曾让外界充满期待。遗憾的是,他俩在决赛中均未能拿出最佳状态。乔普拉最终以 84 米 03 位列第八,纳蒂姆仅投出 82 米 75,排名第十名。当那些被寄予厚望的热门选手悉数折戟,沃尔科特这位曾历经低谷的老将,再次站上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逆袭 " 的剧本如此相似,原来 " 黑马 " 没有年龄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