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成毅回应赴山海台词含糊 # 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第一名,一句 " 不要浪费会员 " 引发热议。不少观众认为,这是在 " 教育 " 大家如何追剧。虽然后续完整视频显示存在断章取义的情形,成毅表达的是希望观众沉浸式观剧,但这一事件仍引发我们对当下国产古装剧的思考。
客观来看,S+ 大剧《赴山海》预告片的确能打,定档前在两大平台的预约量均超几百万,观众的期待山呼海啸般奔赴而来。但播出后,磨皮太重、抠图感强、洞洞鞋出镜、主演造型与其它剧作雷同、" 五毛钱特效 " 等硬伤,引发观众吐槽。"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一部剧如果粗制滥造、敷衍了事,再强大的演员阵容和资本加持,也很难挽救。
" 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 ",以何种方式追剧是观众的自由选择。倘若剧集本身质量不过关,却反过来指责观众观剧方式不对,无疑是本末倒置。长剧寒冬、微短剧高热的当下,国产古装剧的出路不是靠明星演员去 " 教育 " 观众,而是要进行深刻的 " 自我教育 ",回归创作本身。一部优秀剧作的诞生,离不开编剧团队精心打磨故事内核,演员以精湛演技赋予角色生命,服化道部门对细节的考据与精雕细琢,后期特效对想象力的逼真构建和美学呈现。
" 戏比天大 " 被老一辈艺术家奉为圭臬,现今,也当如此。只有真正尊重艺术、尊重观众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