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科技狐 5分钟前

威马官宣 “ 复活 ” ,还立志卖 100 万台车,谁给的勇气?

那个曾经负债超过 200 亿、宣告破产的威马汽车,竟然被 " 复活 " 了!

而且还定了目标:

明年量产 10 万辆;2027-2028 年启动 IPO 筹备;2029-2030 年挑战年产量 100 万辆,营收 1200 亿。

这目标直接看呆我了,到底啥情况啊?

威马汽车你们还记得吧,虽然沉寂了两年半,但威马曾经和蔚来、理想、小鹏并称为 " 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

就这个月初,威马发布一纸《致供应商白皮书》,正式宣告自己回归。

而且直接宣布,威马这个月开始复产 EX5、E.5 车型,确保年产销 1 万台,争取实现产销 2 万辆 ; 同时海外破局,布局泰国 KD 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看下来,就感觉威马卷土重来,依旧雄心勃勃。

先不说这 5 年争取营收 1200 亿元的目标有多靠谱,咱可以先回顾下威马的底子。

最早的威马汽车,2015 年成立,曾一度是造车新势力的标杆企业。

辉煌的时候在 2019 年,威马交付了 1.69 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仅次于蔚来。

那时候威马的估值曾高达 470 亿元。

威马汽车是自建工厂,所以有一定的质量、供应链优势。

时间来到 2022 年下半年,威马汽车开始传出停产、拖欠供应商账款等消息。

很快,财务数据公开后,算是证实了威马的艰难处境:

2019 — 2021 年,威马汽车净亏损分别为 41.45 亿元、50.84 亿元及 82.06 亿元,三年亏损合计高达 174.35 亿元。

到了 2023 年,威马撑不住,申请了破产,这时候公开的数据:

威马负债 203.67 亿元,账上能动的资产只有 39.88 亿元。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细节,威马曾三次冲击 IPO ,最后都没成功,也加剧了资金压力。

所以过去这两年,威马几乎消失在了大众视野。

谁能想到,一家名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企业,竟然把这个负债超 200 亿的企业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

公开信息显示,翔飞汽车 2023 年成立,背后的这家公司对外投资企业里有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由此,车圈认为翔飞汽车背后是 " 宝能系 " 在为威金支持。

关键是宝能集团自己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有数据称其自身累计被执行金额超 450 亿元?

所以对于威马的复活,还制定 5 年营收 1200 亿元的目标,实在令人存疑。

不过呢,威马卷土是获得了上海及温州相关部门的支持。

例如考虑优先将新威马汽车纳入公共采购,考虑为威马复工复产、产线技改等给予补贴支持。

综合来看,威马接下来的 5 年,还真不太好说。

只能放在行业来看,在威马停摆的过去两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 " 蔚小理 " ,鸿蒙智行、小米等入局,让车圈在短短两年时间都卷出了新高度。

而威马这个月复产,先选择从 EX5、E5 两款车型着手,关键是这今年市场的变化太大了,很难说能迅速获得市场信任。

退一步讲,就走低价策略,先让车走量、让公司重新运作起来,也亟需解决这两款车型的代级差。

所以不管咋看,都感觉威马这条路,依旧是难上加难。

不过哈,成立两年、注资 1 亿的翔飞,还是能支持威马迅速恢复经营的,包括组建团队、招聘工人啥的;

而且威马这次也在同步争取海外市场订单,重建经销商网络也能逐步恢复。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重获新生的威马,接下来都是全面和时间赛跑。

问题来了,你们看好重生的威马吗?

参考资料:

威马官方、天眼查、新浪微博其他网络信息

编辑:CR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