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负债超过 200 亿、宣告破产的威马汽车,竟然被 " 复活 " 了!
而且还定了目标:
明年量产 10 万辆;2027-2028 年启动 IPO 筹备;2029-2030 年挑战年产量 100 万辆,营收 1200 亿。
威马汽车你们还记得吧,虽然沉寂了两年半,但威马曾经和蔚来、理想、小鹏并称为 " 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
就这个月初,威马发布一纸《致供应商白皮书》,正式宣告自己回归。
看下来,就感觉威马卷土重来,依旧雄心勃勃。
先不说这 5 年争取营收 1200 亿元的目标有多靠谱,咱可以先回顾下威马的底子。
辉煌的时候在 2019 年,威马交付了 1.69 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仅次于蔚来。
那时候威马的估值曾高达 470 亿元。
时间来到 2022 年下半年,威马汽车开始传出停产、拖欠供应商账款等消息。
很快,财务数据公开后,算是证实了威马的艰难处境:
到了 2023 年,威马撑不住,申请了破产,这时候公开的数据:
威马负债 203.67 亿元,账上能动的资产只有 39.88 亿元。
所以过去这两年,威马几乎消失在了大众视野。
谁能想到,一家名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企业,竟然把这个负债超 200 亿的企业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
由此,车圈认为翔飞汽车背后是 " 宝能系 " 在为威金支持。
关键是宝能集团自己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有数据称其自身累计被执行金额超 450 亿元?
不过呢,威马卷土是获得了上海及温州相关部门的支持。
例如考虑优先将新威马汽车纳入公共采购,考虑为威马复工复产、产线技改等给予补贴支持。
只能放在行业来看,在威马停摆的过去两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 " 蔚小理 " ,鸿蒙智行、小米等入局,让车圈在短短两年时间都卷出了新高度。
退一步讲,就走低价策略,先让车走量、让公司重新运作起来,也亟需解决这两款车型的代级差。
不过哈,成立两年、注资 1 亿的翔飞,还是能支持威马迅速恢复经营的,包括组建团队、招聘工人啥的;
而且威马这次也在同步争取海外市场订单,重建经销商网络也能逐步恢复。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重获新生的威马,接下来都是全面和时间赛跑。
问题来了,你们看好重生的威马吗?
参考资料:
威马官方、天眼查、新浪微博等其他网络信息
编辑: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