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带孩子吃过西贝,但次数不多;甚至有很多次孩子点名想吃西贝,被我否了。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西贝贵,性价比不高。
好吃与否和贵不贵是个人的主观评价,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不一样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我从来都认为,西贝的食材干净、品质保障、服务热情,至少在食品安全上我没有过任何的担忧。
挑动公众神经的是 " 预制菜 " 这三个字,罗永浩说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那么,西贝到底是不是 " 几乎全都是预制菜 ",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回答。因为究竟什么是预制菜现在都说不清楚。
有些人认为,所有餐馆都应该像传统饭店一样,早晨有专人去菜市场采购食材,回来自己清洗宰杀,最后再做成菜端到食客的面前;否则就是预制菜。
倘持以这种观点,可以说,当下至少 50% 的餐馆在用预制菜,100% 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在用预制菜。
肯德基、麦当劳用到的鸡腿鸡翅也不是在门店腌制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腌制好了运送过来的,汉堡面包也是从面包厂直接进货,那么肯德基、麦当劳用的是预制菜吗?
当下很多人对预制菜的理解和讨论已经远远超过了餐饮行业本身,而是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分工现象。
就好像你不能要求一家汽车厂商既要制造整车,又要生产轮胎、车窗,或者连车上的电子元器件也要自己生产。分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所形成的结果,不是某一家企业 " 想不想 "" 愿不愿意 " 的事情。
当然,餐饮行业有其特殊性,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本质上来讲,部分人理解的 " 预制菜模式 " 是食品行业工业化的结果,集中生产、集中处理的中央厨房,既能降低餐饮行业的成本,其实也更能保障食材的安全、卫生、健康和标准化,有利于品质的提升。
道理很简单,你认为西贝这样的连锁餐饮品牌和路边的苍蝇馆子,谁更干净卫生?谁的食品安全更有保障?至于谁做得更好吃,你更愿意吃谁家的菜,那是另一个话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自信,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才敢于公开后厨。有一个评论说,如果西贝的食材、菜品不干净、不安全,那中国没有多少餐馆能吃了。白马完全认可这样的客观评价。
至于很多人说贾国龙不应该出来 " 硬刚 ",痛骂西贝公关愚蠢。这样的观点当然部分是正确的,但是其实这也反映出当下整个公关行业的 " 无能 " 和 " 无聊 " 的状态——但凡出现任何公关事件,其结果统一指向 " 公关失败 "。
西贝的危机公关好不好能不能讨论?当然能讨论,但应该仅限于公关行业小范围的讨论,拿公关成功失败去评价一个舆论事件,是一种模糊焦点、" 拿枪指着好人 " 的做法。
菜干净就是干净、不干净就是不干净;用没有用 " 预制菜 ";什么叫 " 预制菜 " 都可以拿出来辩一辩。说人家辩的姿势不好看,辩的技巧不娴熟是一种是非不分的表现。
我曾长期从事公关行业,眼看着这个行业一天天堕落下去。当初行业的关注点还在品牌建设、营销创意、公众沟通。白马还记得当初看到 Timberland 那支《踢不烂,用一辈子去完成》广告片时的震撼。
如今的公关行业还有多少人重视内容的输出、价值的传播?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和媒体、达人去共创好的内容?只剩下舆情监测、赎买资源、平台投诉三板斧了,这样大家都有钱赚。
每次发生危机事件,总有人冲在前面高喊 " 老板不懂公关 ",要是老板都懂公关了,还要公关干什么?或者说,圆滑世故的企业家才符合公众预期?
就在白马写下这篇文章的同时,西贝发布了新的道歉信,宣布 " 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
这才是西贝应该干的正事。永远不要指望 " 理性客观 " 成为舆论场的主流,但 " 理性客观 " 仍然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媒体不应成为舆论极化的助推器。
文章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 END -
更多财经、投资、商业话题欢迎私信与我交流;添加微信,加入白马商评讨论群,来者请注明行业,采访函件请发邮箱:zcl_britty@sina.com。
新浪财经、Wind 资讯、腾讯自选股:
Wind 资讯、腾讯自选股:
Wind 资讯、腾讯自选股、东方财富社区精选:
新浪财经、36kr、钛媒体、蓝鲸财经、蓝鲸新闻、界面、Wind 资讯、腾讯自选股:
界面、蓝鲸财经、Wind 资讯:
新浪财经、界面、蓝鲸财经、Wind资讯:
蓝鲸财经、Wind资讯、腾讯自选股:
钛媒体、蓝鲸财经、Wind资讯:
新浪财经、钛媒体、蓝鲸财经、Wind资讯:
Wind资讯:
白马商评 | 白马梭哈 | 白马研究
雪球百人调研团成员、星计划创作者
百度乘风计划作者
21 财经月榜
环球老虎财经热文榜
百家号、同花顺、东方财富优质创作者
36 氪、钛媒体、澎湃、界面、蓝鲸、格隆汇、知乎专栏认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