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经济观察报 6分钟前

上市乘用车企半年报:六成实现盈利 部分企业支付账期缩短

近日,国内上市车企陆续披露上半年财务报告。经济观察报对 17 家乘用车企的财报进行梳理后发现,尽管车市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持续不断,但行业整体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有 12 家车企实现营收增长,在一季度上市车企营收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多家车企在第二季度情况得到改善。利润方面,上半年有 10 家实现盈利,盈利占比近 6 成。

在所有车企中,仅有比亚迪和零跑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更多车企陷入 " 增收不增利 " 的困境,且以传统车企为主,如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部分车企营收利润双下滑,亏损车企达 7 家。此外,赛力斯和理想汽车在价格战中成功守住了毛利率,呈现 " 增利不增收 " 的局面。

传统车企多 " 增收不增利 "

在所有车企中,比亚迪营收、利润持续领跑。其上半年营收 3712.8 亿元,同比增长 23.3%;净利润 155.1 亿元,同比增长 13.79%,成为唯一一家利润超百亿元的企业。销量方面,比亚迪上半年销售 214.6 万辆,同比增长 33.03%。

凭借规模效应,比亚迪上半年收入首超特斯拉。但与以往相比,比亚迪销量增长有所放缓,上半年其毛利率为 18%,同比微跌。财报显示,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成本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或是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分别位列上半年车企营收第 2 至第 4 名,但均出现 " 增收不增利 " 的现象。

其中,上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 2995.9 亿元,同比增长 5.2%;归母净利润 60.18 亿元,同比下降 9.21%。不过,其净利润下降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减少所致,2024 年上半年,上汽集团通过出售资产、投资获利、政府补助等途径获得了较多一次性收益。其扣非净利润呈现 432% 的高增长,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销量上,上汽集团上半年扭转下跌态势,销售 205.3 万辆,同比增长 12.4%。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超 130 万辆,同比增长 21.1%;合资品牌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通过 " 一口价 " 等举措恢复销量增长。然而,其毛利率为 8.31%,同比下降 0.21 个百分点。

吉利同样因非经常损益导致净利润下滑。其上半年营业收入 1503 亿元,同比增长 27%,创历史新高;但净利润 92.9 亿元,同比减少 14%。吉利方面表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24 年同期有一项涉及雷诺汽车的交易,因出售相关资产获得收益。就核心的汽车业务而言,今年同期盈利能力有提升,扣非净利润 66.57 亿元,同比增长 102%。销量方面,吉利汽车上半年销售 140.9 万辆,同比增长 47%,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车将今年汽车销量目标由此前定下的 271 万辆提升至 300 万辆。但吉利汽车毛利率走低,毛利率同比微降 0.3 个百分点至 16.4%。

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 923.35 亿元,同比增长 0.99%,归母净利润 63.37 亿元,同比下降 10.21%;扣非净利润下滑 36%。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 56.89 万辆,同比增长 2.52%。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 16 万辆,同比增长 23.64%。

对于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的变动,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波动。数据显示,上半年长城汽车的销售费用达 50.36 亿元,同比增长 63.31%。上半年毛利率为 18.38%,同比下降 2.36 个百分点。

东风集团同样 " 增收不增利 ",利润下滑幅度大。上半年东风集团营收 545.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511.5 亿元实现微增;但净利润仅 5500 万元,同比下滑 92%。东风集团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持续下探,导致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第二,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在自主事业领域的研发、品牌建设、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加大。销量层面,东风集团股份上半年销售汽车约 82.39 万辆,同比下滑 14.7%。据日前消息,岚图汽车将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长安汽车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双降。其上半年营收 726.91 亿元,同比下滑 5.25%,归母净利润 22.9 亿元,同比下降 19.09%。长安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达 135.5 万辆,同比增长 1.6%,创下近 8 年来同期销量新高。对销量上涨但出现营收和利润双降,长安汽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原因有二:一,一季度加大市场资源投入力度,使综合单车资源同比增加;二,新能源销量提升导致销售服务费增加,以及新品上市推广、品牌宣传等致使广告费用增加,公司销售费用有所增长。

此外,广汽、江淮、海马、众泰等车企在上半年出现亏损。其中,广汽及江淮均与华为展开合作,广汽与华为合作华望品牌,已进入渠道招商阶段;江淮与华为合作尊界品牌,首款车 S800 已上市,销量在爬坡中。未来随着企业改革推进以及新产品、新品牌落地,困局或许有望改善。

新势力车企盈利能力向好

与传统车企毛利率普遍下滑不同,新势力车企上半年盈利能力呈现向好趋势,且新增一家盈利企业——零跑。

零跑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营收达 242.5 亿元,同比增长 174%;净利润为 0.3 亿元人民币,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毛利率提升至 14.1%,较 2024 年同期的 1.1% 显著提升。良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上半年零跑累计交付新车 22 万辆,同比增长 156%,位居新造车企业榜首。

理想、赛力斯则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提升。理想汽车上半年收入 562 亿元,同比减少 2.0%,但净利润为 17.44 亿元,同比增长 3%。毛利率为 20.3%,同比上升 0.3 个百分点,维持在行业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销售成本降低和交付量增加。上半年理想交付 20 万辆,同比增长 7.9%,市占率在 2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车中达 13.6%。目前,理想处于纯电产品推广期,考虑到多重因素影响,其调低了第三季度的销量和营收预期。

赛力斯在营收微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实现近翻倍增长。上半年营业收入 624.02 亿元,同比下降 4.06%,净利润达 29.41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81%。赛力斯在财报中表示,随着 2025 年二季度新产品上市,公司二季度销量相比一季度有较大幅度增长,上半年相比同期毛利率增加,盈利能力增强。上半年赛力斯汽车总销量 19.86 万辆,其中问界汽车累计交付超 14.7 万辆,占比超 74%,单车成交均价超过 40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的综合毛利率达到 28.93%,同比提升约 4.9 个百分点,在汽车行业领先,堪称目前最能赚钱的中国汽车品牌。

蔚来和小鹏虽然还在亏损中,但均呈现向好的趋势。其中,小鹏上半年营收 340.9 亿元,同比增长 132.5%,净亏损 11.4 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亏损 26.5 亿元有所收窄。小鹏毛利率为 16.5%,比上年同期的 13.5% 有 3 个百分点的提升。当前,小鹏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中,其上半年交付 19.7 万辆,同比增长 279%。基于市场的良好表现,小鹏汽车预期第三季度将继续增长。

蔚来上半年营收为 310.43 亿元,同比增长 13.49%;净亏损为 120.32 亿元,同比收窄 15.87%。其中,二季度营收 190.1 亿元,同比增长 9.0%;净亏损约 49.95 亿元,环比同比均收窄。蔚来二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 10.0%,较去年同期增加 0.3 个百分点。2025 年上半年,蔚来累计交付新车 11.4 万辆,同比增长 31%,其中蔚来品牌交付 7.4 万辆,乐道品牌交付 3.2 万辆,萤火虫品牌交付 0.8 万辆。随着新车上市,蔚来销量有望持续提升。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今年四季度,公司的交付目标是月销 5 万辆,整车毛利率目标是 16% — 17% 之间,以达成盈亏平衡的目标。

部分企业账期缩短

经济观察报统计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发现,在公布该数据的 11 家企业中,仅 5 家周转天数同比缩短,6 家有所延长。

众泰、海马、北汽蓝谷账期缩短天数最多,众泰缩短 144 天到 310 天,海马缩短 107 天到 150 天,但这两家车企的账期依然是业内最长的。另外,北汽蓝谷缩短 117 天到 112 天;比亚迪缩短 9 天到 141 天,上汽集团缩短 17 天到 107 天。其余车企均账期延长,其中,赛力斯延长 35 天到 127 天,江淮汽车延长 21 天到 112 天,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延长了 1 — 3 天。

从周转天数看,上半年账期最短的是广汽集团,为 79 天,其次为长城汽车,为 97 天,其余均在 100 天以上。

6 月 10 日,17 家国内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不超过 60 天,这被视为改善汽车供应链付款周期、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的重要信号。8 月 11 日,工信部公布阶段性成果,广汽集团、一汽集团、赛力斯集团已率先兑现承诺,其他车企也在推进中。

从时间上看,账期缩短可能尚未在上半年财报中完全体现。不过,不少企业在半年报中提及账期问题。长安汽车在半年报中提到,2025 年 6 月末,长安汽车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余额合计较年初降低约 31%;2025 年 1 — 6 月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较 2024 年减少 50 天(周转天数按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余额计算)。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及,上半年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及渠道管理,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处于汽车行业较低水平,且相比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但并未提及具体数值。

缩短账期考验车企偿债能力。在统计的 17 家上市车企中,北汽蓝谷、蔚来汽车、众泰汽车资产负债率超过 80%,分别为 80%、93%、97%。广汽集团、海马汽车、东风集团、理想汽车、长安汽车资产负债率则均低于 60%,分别为 45%、51%、52%、54%、57%。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