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这么一家西式快餐厅,正在中国餐饮界悄悄的崛起,这便是达美乐比萨。
2025 年 8 月 3 日,达美乐比萨邯郸首店开业,一天卖了 54 万元,订单数超 6000 单。要知道,在半年前,达美乐沈阳首店曾凭借单日业绩 52 万,刚刷新达美乐全球门店第一的纪录。
可以看到,这家看似低调的比萨品牌正在中国市场创造着令人瞩目的增长奇迹。达美乐中国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随着达势股份 ( 01405.HK ) - 达美乐中国发布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所有迹象都表明,这家公司正在经历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逆势狂奔,门店网络与下沉战略双驱动
2025 年上半年,国内餐饮业可谓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困局。
以北京为例,北京统计部门公布的 2025 年上半年北京住宿和餐饮行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 530 亿元,同比下降 2.3%。利润端的表现更惨不忍睹,这些限额以上餐饮业上半年的利润只有 1.88 亿元,同比下降 67%。
然而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达势股份依然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实现了稳健增长与经营质量的双重提升。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达势股份实现营收 25.9 亿元,同比增长 27.0%,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经调整净利润为 9,142 万元,同比增长 79.6%;归母净利润达到 6,592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504.4%。可以看到,在去年扭亏为盈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盈利实现进一步增强。
达势股份今年上半年能够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与其庞大的门店网络和下沉市场渗透策略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门店数量达到了 1198 家,相比 2024 年底的 1008 家,净增了 190 家店。
与此同时,在近年的下沉战略推动下,达美乐中国将其在成熟市场获取的经验复制到新市场,并获得广泛的欢迎。如开头所提到的邯郸首店,其首日 54 万元的销售额已远远超过一些餐饮店一个月的销售额。再比如上一个打破记录的沈阳首店,其半年多的销售额超过了达美乐厦门首店一年的销售额。
当前,达美乐中国已经进驻了 48 个城市,其中非一线市场门店占比达到 57%。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增长速度,网络上仍不乏消费者的 " 催店 " 声音。在各个社交媒体上都能看见消费者 " 求开店 " 的留言。这些带着期待的呼声,精准折射出消费者对品牌的强烈需求。从新市场门店开业排队,到社交平台上的热切询问,这份来自消费者的迫切,不仅印证了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更预示着其在下沉市场与空白区域仍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达美乐中国的下沉战略绝非简单的市场区域扩张,而是通过强大的本土供应链管理能力,在尽力做到所有门店的比萨美味好吃、品质如一的同时,构建系统性成本优势的关键举措。当门店网络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至低线城市,其中央厨房的产能利用率得以大幅提升。
这种全链路成本优化使达美乐中国能够持续贯彻高性价比战略,既有 39 元 9 寸比萨等亲民价格精准触达下沉市场,又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保持极具竞争力的质价比优势,最终将市场规模转化为难以撼动的成本护城河。若未来放开加盟,达美乐中国总部的固定成本有机会被摊薄。
如此看来,达美乐中国今年上半年能够实现逆势增长,确实不意外。
二、稳、新、快、省:达美乐中国的制胜法则
成立于 1960 年的达美乐,起源于美国,多年来在美国大受欢迎,有着 " 比萨一哥 " 的美名。如今,达美乐比萨已经在全世界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21,000 家门店。
1996 年达美乐比萨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由于经营权分散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时机。直到 2010 年才将特许经营权集中,组成了现在的达势股份 - 达美乐中国。2017 年从麦当劳引入王怡为新任 CEO,并与达美乐品牌重新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达美乐中国才真正进入扩张的快车道。
一直以来,中国餐饮市场中都不缺乏入华 " 掘金 " 的洋快餐。但当网红热度褪去后,一度 " 风光无限 " 的洋品牌中节节败退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达美乐中国能够跑起来?
作为一家在国内开出超过 1,000 家门店的餐厅,达美乐成功最大的秘诀就在于稳定的 " 好吃 "。
达美乐中国菜单价格多年来基本未变,既避免了因频繁调整菜单让消费者产生陌生感,也沉淀出鲜明的品牌记忆点。产品上,更是坚持保留经典畅销款,即便消费者隔了许久未曾光顾,再次走进门店时,熟悉的菜品选择仍能唤起过往的用餐体验,让这份 " 熟悉感 " 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
此时再看达美乐中国,公司并没有抱着自己的畅销款原地踏步,反而是每 6 至 8 周就会在现有的招牌和本地化菜单中推出新产品。
例如其接连推出过的经典大阪烧风味海陆比萨、金尊猫山王榴莲多多比萨、迪拜巧克力风情果肉榴莲比萨等能够让日本人、意大利人和中东人通通 " 震怒 " 的产品,这看似 " 胡来 " 的菜品或许让 " 比萨原教旨主义者 " 如鲠在喉,却给食客们增加了新鲜感。
与此同时,达美乐中国在卷边与饼底的打造上也颇具匠心。其不仅高度重视产品创新与个性化服务的多样化体验,更凭借多样化的卷边与饼底以及可选择数量之多,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搭配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达美乐中国在小程序点单环节融入了灵活的定制化设计——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口味偏好,自由对比萨配料进行增减调整。这一贴心设计,完美解决了部分消费者 " 喜爱特定款比萨却排斥某类单品 " 的痛点,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度。据计算,通过不同卷边、饼底与配料的组合搭配,消费者可创造出百余种独特的比萨方案,真正实现 " 千人千味 " 的用餐体验。
此外,达美乐比萨的好吃,离不开对 " 时效性 " 的极致把控。
新鲜出炉的比萨若因配送延迟失去最佳口感,即使使用再优质的食材也会大打折扣。
为此,达美乐中国长期坚守 " 外送 30 分钟必达,超时送免费比萨券 " 的服务承诺,这不仅是对配送效率的硬性保障,更给消费者吃下了一颗 " 定心丸 "。即便在晚餐、节假日等订单量激增的高峰时期,达美乐中国依旧能凭借成熟的订单调度系统与高效的配送团队,实现 94% 的准时送达率,让消费者无需长久等待,就能品尝到热气腾腾、饼底酥脆、芝士拉丝的比萨。
达美乐中国始终以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通过科学的价格策略与完善的会员体系双重驱动,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成本享受优质比萨。
在定价上,菜单清晰划分出物超所值、经典风味、甄选尊享三种价格带,既满足不同消费能力人群的需求,又保证每一档产品的品质与分量;同时,达美乐积极布局外卖平台,有节奏、有选择性地参与平台优惠活动,进一步降低消费门槛。
会员体系则更具吸引力,消费 1 元可累积 1 积分,800 积分能直接抵扣 80 元,可兑金额比例最高达 10%,叠加入会好礼、积分抽奖等福利,让消费者在每一次消费中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真正实现 " 品质不打折,实惠看得见 "。
恰如网友所说:如今的餐饮业,想抓住消费者的心,早已不止需要抓住消费者的胃。除了好吃,性价比高、高效、服务皆是关键。
三、平价西餐正成为新日常,达美乐中国如何拿捏年轻人?
达美乐中国的崛起并非毫无争议,不少声音在讨论:比萨这类西餐本就是中国人饮食里的 " 调剂品 ",新鲜劲过后,它靠性价比攒下的好感还能维持多久?
这个疑问背后,其实藏着西餐赛道的新转向:平价正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砝码。
不再是过去追求 " 高端感 " 的玩法,如今消费者更认 " 实在 ",哪怕是西餐,也得贴合日常消费场景。
而达美乐中国显然踩准了这个节奏,它的市场版图早已不局限于一线城市,从网友催着开店的留言里能看出,三四线城市对平价西餐的需求正不断冒头,下沉市场成了它未被完全挖掘的增量空间。
根据红餐研究院发布的《西式快餐品类发展报告 2025》,截至 2025 年 3 月,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西式快餐门店数量占比持续提升。
面对这一趋势,达美乐中国没玩噱头。它不纠结食材是否够高端,反而把心思放在 " 好吃又不贵 " 上。这种务实,恰好戳中了现在的消费心态:比起拍照好看,大家更在意百元能吃饱吃好。
为了抓住年轻人,达美乐中国的营销动作也透着巧劲。无论是去年与白荆回廊、Hello Kitty 合作试水,还是今年和网易蛋仔派对、史努比联名,选的都是年轻人熟悉的 IP,自带话题度;入驻抖音做直播、拍短视频,也是顺着年轻人的视线找过去。更别说它推新品、搞联名的节奏总能保持新鲜感,不让年轻人觉得 " 腻 "。
而达美乐中国真正打动人的,可能不止是比萨本身。
有人说,累的时候想吃达美乐,一口热乎的比萨不仅是一餐饭,更是一种参与感与情绪消费。
毕竟休息未必能随时实现,独处无所事事又难免会焦虑 " 浪费时间 ",但比萨刚好能填补这种小纠结。
刚出炉的比萨,芝士拉丝的瞬间就带着满足感,是即时的快乐;切片设计天生适合分享,朋友聚会时递一块,不用刻意找话题;番茄、芝士的搭配也不挑人,不管喜欢什么口味,都能找到自己能吃的款。就像它的广告里,永远是三五好友围坐谈笑。
或许就是这样:不用花太多钱,和朋友围坐一起,吃着热乎的比萨,再聊聊天、玩会儿小游戏,一天的疲惫好像就被抚平了。
这样的画面,不就是普通人心里美好的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