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网 13小时前

高品质住宅的新现象,看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共生:民营经济崛起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已从 " 草根经济 " 成长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突破 5700 万户,占企业总量九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 92%,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活力与市场适应性。这一结构性转变,不仅源于市场自发生长,更得益于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持续优化。

近年来,国家持续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利,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完善要素保障,从鼓励科技创新到拓宽市场空间,一系列精准施策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杭州,政策春风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活力:2024 年 , 浙江省共有 2125 家入围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 , 较上一年增加 265 家 , 增幅 14.25%, 入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当地政府打造的 " 亲清在线 " 政商数字化平台,实现政策 " 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兑现秒到账 ",成为杭州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名片。这种以数字治理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的机制,构建了 " 政策引导 — 市场响应 — 企业发力 " 的良性生态,正在催生更多令人瞩目的经济新景观。

杭州现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

在钱塘江畔的晨曦中,杭州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勾勒着新时代的发展脉络。当数字经济的浪潮与传统制造业的底蕴在这里交融,一种被称为 " 杭州现象 " 的经济生态悄然成型 —— 它既体现在互联网大厂的代码洪流中,也藏于梦想小镇创业者的咖啡香气里,更渗透在高品质住宅厨房的烟火气中。这种现象的本质,正是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突破的生动注脚。

" 杭州现象 "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在滨江区的智能工厂里,民营车企的机器人生产线每 90 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在上城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本土设计师品牌通过直播电商将丝绸服饰销往全球;而在杭州的高品质住宅集群中,一个细节尤为值得关注:厨房空间里,曾经被国际品牌垄断的高端市场,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本土企业的身影。

" 杭州地产新现象 ":厨房高端赛道的中国突破

在杭州一处精装修标准超 8000 元 /㎡的高品质住宅中,厨房并排嵌入两组厨电:一侧是传统的欧洲豪华厨电品牌,另一侧是中国高端厨电代表方太。这种 " 中西并列 " 的场景,正成为杭州高品质住宅的标配。

方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从我们掌握的项目合作情况来看,2025 年 1 月至今,杭州市区已定标的、装修标准 6000 元 /㎡以上的精装项目中,方太渗透率接近 60%,覆盖单价 8 万以上、总价 2000 万级的项目。方太已成为杭州高品质住宅项目厨房空间的 " 核心标识 " 之一。"

这一现象的形成,源于方太与杭州高品质地产的深度共生。一方面,高地价倒逼房企打造极致产品力,对高端、智能化、本土化且能体现差异化的厨电需求激增。方太凭借其覆盖排烟烹饪、洗消饮用、保鲜冷储的全场景智慧厨房解决方案,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其产品不仅性能卓越,更能无缝融入顶级住宅的整体设计美学。

另一方面,方太深度参与 " 好房子 " 建设标准实践。其与中海、绿城等头部房企合作打造的 " 好房子标杆项目 ",将集成烹饪中心、集成净洗中心、集成净饮中心等创新产品系统化嵌入,成为高品质住宅厨房的标杆配置。方太 Living Lab 实验基地的研究成果更直接推动了高品质住宅户型设计的革新,从楼形的改变到户型的优化,从厨房空间的布局,到厨电功能的强化,多角度满足了客餐厨合一(LDKB)的主流偏好。这种从产品到空间设计的深度赋能,使方太成为杭州高品质地产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顺着这条逻辑看下去,会发现市场选择的 " 滞后效应 ":过往,许多杭州高端楼盘精装交付时选用昂贵进口品牌,但交付两三年后,部分用户最终选择换成了方太的产品。原因在于进口品牌在应对中式烹饪重油烟、深碗清洁等场景时 " 水土不服 ",而方太凭借对本土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这种由真实用户体验驱动的 " 被动升级 ",反向推动了开发商在项目初始即主动选择方太,形成高端市场的正向循环。

这一系列的数据和现象背后,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经济现象:中国民营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重塑,成功进入以往被国际品牌垄断的高端市场。这种变化背后,也体现了消费者认知的迭代——从盲目追捧 " 洋品牌 " 到理性审视产品价值,从关注品牌光环到重视使用体验,市场正在用脚投票,为真正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打开上升通道。

深层解析:现象背后的发展逻辑

" 杭州现象 " 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引导、市场成熟与企业创新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自信,不再盲目追捧国外品牌,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实际性能、技术含量和文化契合度。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具备创新实力的中国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

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创新突破。以方太为例,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在静音技术、智能控制、油烟治理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通过对中国烹饪文化的深度理解,设计出更符合中式烹饪习惯的产品解决方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样本意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 杭州现象 " 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而是为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这个现象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完全有能力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通过把握消费趋势、深耕技术创新、发挥文化优势,中国企业能够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品牌,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

同时," 杭州现象 " 也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文化自信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智能制造保障产品品质,这些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具体实践。

未来展望:从现象到趋势的演进

值得关注的是," 杭州现象 " 正在从杭州向更多城市及领域扩展,从厨电到新能源、从消费电子到工业软件,越来越多民企依托创新与文化双轮驱动,闯入高端市场,甚至重写行业规则。这种多点突破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正式进入 " 价值竞争 " 阶段。

中国民营企业正在通过扎实的创新积累,逐步打破国外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这种变化必将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 杭州现象 " 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高质量发展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无数微观突破汇聚而成的宏观变革。当中国企业不断打破认知天花板、打破技术壁垒、打破价值垄断,当中国品牌能够与国际顶级品牌同台竞技,当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当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就落到了实处。

名单公布!这些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

14 名 " 内鬼 " 侵犯华为芯片技术被判刑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陈艳欣

审 校丨孟夏

来 源丨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