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消费电子展,IFA 不只是新品发布的舞台,更是观察全球消费电子及家电产业风向的窗口。
今年 IFA 2025 更是第二个百年的开端,依旧延续「科技与生活交汇点」的定位——从智能家电、电视显示到 AI PC,再到清洁机器人,几乎涵盖了当下消费电子最具热度的所有赛道。
今年 IFA 的核心关键词依然是—— AI。不过和往年以及其他展会相比,IFA 2025 上,我们或许不只是看到 AI 的单点突破,还有 AI 的系统化突破。
此外,IFA 2025 或许还将见证一些新叙事的崛起。
在 IFA 2025,最受关注的战场之一,依然是大屏显示。但不同于往年强调「更大、更亮」,今年的大屏之争开始显现出两条脉络:一是显示技术的路线分化,二是以 AI 为核心的跨生态扩展。而在海信、TCL、三星和索尼等传统巨头之外,追觅的突入,也让这个赛道增添了意外的看点。
事实上,三星和索尼都陆续宣布了将在 IFA 2025 展示旗下首款 RGB-Mini LED 电视,而海信早在今年初的 CES 2025 就发布了全球首款 RGB-Mini LED 电视,不出意外还会再战 IFA 2025,中日韩顶级大屏显示厂商同台竞演。更重要的是,相比 RGB-Micro LED,海信发力的 RGB-Mini LED 越发成为 RGB-LED 的技术主流。
与此同时,AI 也是大屏显示的另一条「主线」。除了推出首款 RGB-Mini LED 电视,三星还将发布 AI Home 战略,基于 SmartThings 平台把电视与全屋家电、手机和 AI 助手绑定,强调电视不仅是观看终端,更是家庭的 AI 中枢。
而 IFA 2025 最意外的大屏厂商可能就是追觅。这个以智能清洁起家的品牌,今年直接宣布成立智显业务,将在 IFA 2025 发布电视、音响、显示器和投影仪四大系列黑电新品。相比传统厂商从显示延伸到家居,追觅的逻辑恰好相反:试图从家庭清洁的切口切入,再通过影音产品建立完整的生活方式生态。
这种跨界入局虽然充满风险,但也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当智能家电厂商越来越强调「场景协同」,追觅或许看中了「清洁 + 影音」组合的差异化潜力。毕竟,在家庭中最核心的两个空间——客厅和清洁场景,如果能被同一品牌串联,的确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在 IFA 2025 上,智能清洁依然是最值得关注的品类之一。但与几年前不同,如今的竞争已经不再停留在基础的清洁能力上,而是更高维度的差异化较量。
背后的关键还是用户需求的升级。扫拖一体机、洗地机的逐步普及让很多家庭第一次真正解放了部分家务,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未被覆盖」的场景诉求——窗户、阳台、庭院以及泳池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追觅、云鲸等厂商都扩展和更新产品线,占据多场景入口。
追觅就提前官宣将在 IFA 2025 带来新一代扫拖机器人、割草机以及地面清洁系统,还将进入全新品类。对家庭用户来说,这种全场景的生态甚至协同体验,显然比单一升级更具吸引力,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智能清洁产品的边界。
云鲸的发布会主题则是「Flow in the Deep Clean」,主打下一代自动清洗拖布方案,还有新品发布。不同于早期靠机械结构解决脏拖布问题,云鲸在这届 IFA 上或许强调的更像是一种彻底的自动化家庭清洁方案,减少耗材和人力介入。
几家路线不同,但一些目标保持了一致。从室内到户外、从地板到立面,厂商们不再满足于「扫拖」,而从拖布自清洁、耗材自维护到恒温除菌,这些都指向让机器真正代替人力的目标。换句话说,IFA 2025 上智能清洁或许不再只是「更好用的工具」,而是逐渐变成能自我运转的「更好用的系统」。
在 IFA 这种国际性展会上,AI 翻译产品一向比较受欢迎,而时空壶和未来智能无疑是两家值得关注的中国厂商。
时空壶已经宣布将在 IFA 2025 上推出新品,并指明是「AI 耳机」,同时官网 IFA 页面也表明了 Babel OS 2.0 操作系统的升级。考虑到去年 IFA 期间发布了 W4 Pro AI 同传翻译耳机,并且凭借「多人会话同传」和「跨场景实时翻译」引发关注,或许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系列新品。
另一边,虽然 IFA 在传统上并非 PC 厂商发布新品的首选之地,但最近几年 PC 厂商对于 IFA 的关注明显在提高。尤其是联想,在过去几年更是大放光彩。除了以 AI PC 为核心产品参展,IFA 2025 期间,联想也将继续在柏林举办的 Innovation World 2025,主题直指「Smarter AI for All」。
这场秀并不仅仅是产品发布,而更像是一场关于「AI PC」的全景叙事。首先值得关注的是联想在 AI PC 产品线上的更新。参考去年,除了 ThinkPad、Yoga 等系列,联想可能还会继续带来创新形态的 PC 新品。
不过比起往年强调算力和能效,今年联想 AI PC 的关键可能在于「工作流的 AI 化」:无论是会议纪要、图像生成,还是视频字幕与翻译,用户都能在端侧直接完成,而不是依赖云端。这背后,一方面是 NPU 性能跃升后的硬件基础,但真正的比拼点在于,联想如何让这些能力变得看得见、用得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演示里。
另一个可能引爆话题的产品,是 Legion Go 2 掌机。作为去年首代 Legion Go 的迭代,新机传闻将配备更大容量电池、OLED 屏幕和全新 Ryzen Z2 芯片组。对于 IFA 这样的消费电子展来说,掌机的讨论热度可能要远高于一台轻薄本,因为它天然具备娱乐与可玩性。
毫无疑问,今年 IFA 2025 在影像赛道很可能更有戏剧性。两家长期被并列讨论的创新影像厂商——大疆和影石 Insta360 在稍早前同时选择了对方的代表性品类:大疆推出首款全景相机 Osmo 360,影石 Insta360 则带来首款 8K 全景航拍无人机 Antigravity A1。
此前影石一直牢牢占据着全景相机的心智,而大疆用双 1 英寸传感器、8K 录制和长达百分钟的续航,迈出了全景相机的新一步。更关键的是,Osmo 360 背后还有大疆完整的生态链:无人机、云台、影像 App,意味着创作者能在 DJI 的体系里完成拍摄、剪辑和发布。这种生态优势,也让 Osmo 360 更有机会在 IFA 2025 现场以及市场中得媒体与博主的青睐。
而另一边,影石的首款无人机 Antigravity A1,更是一次更大胆的跨界。一直以来,它凭借 X 系列全景相机在创作者圈层积累了口碑,但在无人机市场,几乎是大疆一家的独角戏。A1 带来的新思路是:既然用无人机拍摄本就复杂,那干脆一次性录下 360 度全景,再让用户在后期自由选择视角。
8K 画质加上不足 250 克的轻量设计,既降低了操作门槛,也放大了玩法想象。至于它能否真正吸引那些已经习惯 DJI 操控逻辑的用户,还有待市场验证,但不可否认,A1 有望成为 IFA 展会现场最具话题性的新品之一。
在 IFA 2025 上,它们可能象征了同一个趋势,即影像工具正从「更清晰的记录」转向「更自由的创作」。而在这个影像赛道的新阶段,硬件的边界不再是终点,而谁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创作入口,谁就有机会定义下一代内容创作者的工具箱。
从大屏显示到智能清洁,从影像到 AI 终端,不出意外,马上就到来的 IFA 2025 将呈现给我们一个百花齐放的科技盛宴,曾经科幻的场景也在加速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AI 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技术叙事,而是渗透到每一个终端,每一个场景。
这也是 IFA 的独特价值:它让我们得以在同一个舞台上,看到家电巨头、PC 厂商、新锐创业者以及跨界玩家的同场竞技,看到行业如何在不同方向上尝试回答同一个问题—— AI 究竟能怎样重塑日常生活?
对于观众和媒体而言,IFA 2025 最值得期待的,不仅是「下一个爆款产品」,更是这些分散在各个品类的尝试能否汇聚成趋势:让 AI 不再是点缀,而是织成一张真正触手可及的生活网络。答案,或许很快会在柏林逐渐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