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月 21 日的第三代 ES8 发布会上,蔚来 CEO 李斌有感而发,他虽然没有点名,但懂行的人都知道,主要说的是理想,因为理想是增程大三排 SUV 的领先者。
理想起步艰难,逆袭成造车新势力领头羊
对于 i8 的开局不利,理想汽车迅速对配置进行了精简,仅剩一个顶配,并将价格调整为 33.98 万元。
理想汽车 CEO 李想认为,i8 还能东山再起,因为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 " 低开高走 "。
1. 低开。理想汽车在做产品方面,都很 "Think Different",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对应的解决方案,确实和其他人想的不太一样。所以理想每一次发布全新车系,基本都是在质疑中前行,理想 ONE、理想 L9、理想 MEGA、理想 i8,是不是都是这样?
2. 高走。产品踏踏实实地解决好用户需求与痛点,伴随着体验过的人越来越多,口碑和 NPS 越来越好,自然就卖得好了!理想 ONE、理想 L9、理想 MEGA,哪个不是靠着用户口碑和 NPS 一路走来的?至于理想 i8,我相信随着交付后大家体验越来越多,口碑和 NPS 也一样会越来越好,现在大家都还没真的深度体验过,期待大家的深度体验。
" 请大家不要嘲笑我们‘ Think Different ’的行为,欢迎大家都来试试我们‘ Think Different ’的产品,理想 i8。"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李想说的没错,理想 ONE、L9、MEGA 都是低开高走的典型。
但它把 " 冰箱、彩电、沙发 " 做到了极致,那块巨大的中控屏,配合副驾娱乐屏,简直就是把 " 移动影院 " 搬进了车里。
此外,L9 率先搭载 " 空气悬挂 " 和 "CDC 动态液压控制系统 ",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也提供了不错的驾驶乐趣。
L9 的销量逐渐上扬,吸引了越来越多跟进者,造出类似车辆。" 理想摸着石头过河,别人摸着理想过河 " 成为一句新梗。
李想在内部信中坦承 MEGA 的上市节奏存在严重误判。团队错误地将 " 从 0 到 1" 的探索阶段当作 " 从 1 到 10" 的成熟阶段来运营,导致销售策略混乱。
但不可否认的是,MEGA 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以及在后排舒适性、智能化方面的表现,确实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随着理想 5C 超充桩的普及,纯电 MEGA 的销量也在逐渐回升。
不仅是车型 " 低开高走 ",甚至理想这家公司也是 " 低开高走 " 的典型。
从理想的前身车和家首款车型 SEV 夭折,到主推增程车不被资本市场看好、融不到资,到成为造车新市场的销量、盈利和市值王,现金储备超过 1100 亿元,成为逆袭的样本。
蔚来梦幻开局,却巨额亏损
与理想不同的是,蔚来堪称是 " 高开低走 " 的典型。从超强的投资人组合、第一次发布会包飞机和五星级酒店,震撼了整个行业。
第一款车型 ES8 切入 50 多万元的高端市场,在寸土寸金的牛屋销售,无一不显示高举高打的作风,也最快在纳斯达克实现融资。
但市场很残酷,高端纯电市场就是个海市蜃楼,ES8 过去 10 年只卖了 9.3 万辆,蔚来的月销量维持在 1 万辆以下,随着车型的增加到六、七款,也长期维持在 " 蔚一万 "。
光车型不够就增加品牌,随着乐道、萤火虫的加入,蔚来的品牌一举增加到 3 个, 但理想汽车月销突破 5 万辆时,蔚来还是没有打破 " 蔚二万 " 的魔咒。
再加上换电站等耗资巨大,这也使得蔚来逐步陷入了销量停滞、巨额亏损的泥潭中。
尤其是今年一季度,蔚来跌入深渊,亏损 67.5 亿元(同比扩大 30.2%),累计亏损超过 1000 亿元," 蔚来还有未来吗 " 的质疑更加汹涌。
情况有了变化,两者此消彼长
进入今年下半年,理想和蔚来状况似乎有了变化。
在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见顶后,理想的首款纯电 SUV i8 出师不利,理想汽车的销量也逐渐下降。
而刚发布的第三代 ES8 的同期订单甚至超过 L90。
资本市场的反馈也很直接,自从乐道 L90 发布以来,蔚来汽车在港股的股价已经上涨了 77%;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股价下跌了约 28%。
i8 也让理想的粉丝着急了:" 咱就不能高开高走?"
理想汽车表示,从 8 月 20 日开始,i8 的第一批交付将在全国陆续开启。" 到 9 月底,我们将保障超过 8000 台的理想 i8 交付到用户手中,同时我们将与供应链伙伴一起,向 10000 台的交付发起挑战,争取让更多用户在国庆假期前提到新车。"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