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8 月 21 日讯 8 月 19 日,财政部公布 2025 年 1 — 7 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7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5839 亿元,同比增长 0.1%。1-7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60737 亿元,同比增长 3.4%。
值得一提的是,7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2.6%。"2.6% 的增速,既来之不易,也意义深远。"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
陶川分析指出,来之不易在于,这是今年以来公共财政收入的最高增速,7 月税收收入迎来了明显的改善;意义深远在于,相较于 7 月显示出结构性分化的经济数据,受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扰动更小的财政数据,似乎更能彰显出当前经济运行的 " 底色 "。
公共财政收入达今年以来最高增速
7 月份,收入增速出现明显回升。7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2.6%,增速较上月加快 3.0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速较上月加快 4.0 个百分点至 5.0%,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整体提速;非税收入则同比下降 12.9%,降幅较上月扩大 9.2 个百分点。
谁是 7 月税收收入改善的 " 主力军 "?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主要税种中,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是主要支撑项。
消费税同比增速从上月的 2.0% 升至 5.4%,反映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可选消费升温;
企业所得税从 2.7% 升至 6.4%,随着扩内需和反内卷政策加力落地,加之应收账款回收效率提升带来的资金流动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向实质性修复迈进;
个人所得税从 6.8% 升至 13.9%,主因税务部门收紧境外炒股收益征管,要求补缴 2022-2024 年港美股投资收益 20% 的个人所得税;
印花税同比增长 24.2%,延续高增长态势,同期 A 股市场强劲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 5.0%、7.1%、10.0%,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
不过,国内增值税、房地产相关税收则有所拖累。国内增值税从 5.0% 降至 4.3%,温彬认为主因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7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7%,较上月放缓 1.1 个百分点。同时,也与反内卷带动生产资料价格边际改善、增值税税基相应缩小有关。
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下降 3.8%,反映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震荡寻底状态。1-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4.0%,降幅比 1-6 月扩大 0.5 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下降 6.5%,降幅比 1-6 月扩大 1 个百分点,均为年内最低增速。
在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看来,7 月经济数据总体放缓,但税收收入增速加快,主要与价格改善、个税征管加强及股市上涨等因素有关,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非证券交易印花税、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税种收入增速变化则与相关经济活动走势一致。
支出结构呈 " 重民生、轻基建 " 特点
在收入带动下,支出同比在高基数基础上仍进一步上行。7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3.0%,增速较上月加快 2.7 个百分点。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增长 7.4%,增速与上月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从上月的 -0.7% 升至 2.2%,地方支出提速赶进度。
分项来看,民生支出增速明显加快,基建支出降幅收窄。民生方面,整体支出增速从 5.3% 升至 9.7%,其中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增速分别较上月加快 2.2、3.8、4.9、8.6 个百分点;基建方面,整体支出增速从 -8.8% 回升至 -3.8%,其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增速分别较上月变化 -11.1、10.9、3.2、7.2 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方面,支出增速从 18.1% 降至 -30.5%;债务付息方面,支出增速从 -6.3% 升至 8.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平于上月。
在冯琳看来,当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呈 " 重民生、轻基建 " 的特点,这与近期基建投资增速下行相印证,或与上半年经济走势稳中偏强,基建投资稳增长需求下降有一定关联。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收支增速边际放缓。7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 8.9%,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 11.9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当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较上月大幅放缓 14.7 个百分点至 7.2%。
"7 月土地市场整体降温,但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度依然较高,支撑土地出让收入延续较快增长。" 冯琳表示。
不过冯琳指出,在房地产销售端和投资端延续下滑的背景下,核心城市供地和拿地节奏阶段性加快,主要与部分房企在重点城市补仓有关,不代表土地市场已出现趋势性回暖。
7 月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发行继续提速,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高增。当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 42.4%,但增速较上月大幅下滑 36.8 个百分点。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下降 4.1%,增速较上月放缓 10.0 个百分点,对政府性基金支出总体增速形成较大拖累。
7 月以来,财政部门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更好激发消费潜力、夯实经济增长 " 压舱石 "。
例如,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7 月 28 日,中办、国办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 1 月 1 日起,对 3 周岁以下婴幼儿,包括今年 1 月 1 日之前出生的 3 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 3 周岁,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 3600 元。政策预计今年可帮助减轻家庭养育成本 900 亿元左右。
此外,财政部在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 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 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等方面均作出部署,发布相关政策。
展望下一阶段,温彬认为财政将以提振消费为抓手,继续出台支持政策。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