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这个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四处搜寻。
只因刚刚听到人类指令:请你走到足球的位置。
结果它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脚也不闲着在屋子里各种寻找,最后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是几个十几岁的顶尖高中生,在短短五天时间里实现具身智能成果。未来一个可行的方向是机器人送外卖,解决最后 10 米的问题。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看了都点赞!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四天半时间就做出来的长篇小说二次创作 Agent。
以及利用长思维链技术来提升大模型的数学推理能力。
相信你也注意到了,今年的星火挑战营的产业课题全都聚焦在最前沿——
在原有量子科技、安全攻防的两大方向外,还特意新增了超长文本理解、长思维链技术、多模态感知理解、具身智能与机器人。
比如像最近异常火爆的「具身智能 + 机器人」。
项目任务是让机器人在陌生且封闭的环境中,根据用户的指令不断探索、优化路线,寻找未探索的位置,并最终找到目标。
再来看看长文本理解这个方向,他们打造了一个长篇小说二次创作 Agent。它可以实现风格迁移、创作序章,还有评价润色等功能,整个 UI 界面还能动态显示思考过程,这样使用起来还能理解 AI 的创作思路。
他们搭建了从基于 Graph 的书籍知识建模,到智能创作 Agent 的完整工作流程。通过 Graph 灵活的表征能力,高效压缩并组织书籍中的核心知识,并利用模型的 Function Call 功能,实现 Agent 与书籍知识图谱的智能交互。
而在多模态感知理解方向,他们搭建了一个由优图实验室提供的 VITA 多模态模型与混元串联的盲人 AI 辅助系统,通过图像、语音、文字等多模态输入信息实现对盲人运动避障、盲人抓取物品的辅助。
再来看像长思维链技术,他们深度探索了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两种优化方式。在 1.5B 的模型上,结合 Math-Shepherd 数据集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效的训练流程。利用 LLaMA-Factory 等工具,成功对模型进行了监督微调,分别训练出具有结果监督和过程监督能力的奖励模型。
而在安全攻防方向,他们打造了自动化攻击智能体。从一开始的信息收集、找漏洞、植入木马到扫描网站后台,AI 完成对目标网站大部分主机的渗透任务,不仅大幅提升攻击效率,还显著降低人力消耗。
量子科技方向,腾讯量子实验室的专家导师们基于腾讯自研量子计算软件系统设计,设计了总分总的课题结构,分为 " 量子算法题目 "、" 分赛道挑战题目 " 和 " 多赛道集成题目 " 三个阶段。
68 名同学获清北 offer
今年的星火挑战周共有 82 名同学入选,其中 68 名同学获得了清北 offer。
除此之外,奥赛的人才密度也拉满:IOI 国际信息学奥赛国家队全员 4 人,NOI 金牌有 33 人,数学奥赛集训队及金牌 10 人、物理奥赛集训队及金牌 13 人。
整个星火挑战周是 " 星火挑战营 " 的一环。后者是由腾讯青少年学堂发起,专为对计算机领域怀有浓厚兴趣和卓越天赋的青少年打造,项目聚焦腾讯前沿研究课题与业务挑战。
今年,是腾讯做这件事的第六年。当初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不断产出优秀的成果。
这次就有来到现场的师兄们,来分享他们最新的所做所见及所得——
比如目前在腾讯混元 T1 实习的许庭强,他是 IOI2023 世界冠军,目前是清华叉院的学生,现场他分享了投身产业界大模型训练的感受;还有获得第 64 界 IMO 金牌的姜志城,现在他在 MIT 读书,他从学术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怎么去做好科研」的洞见,比如写论文除了考虑 novelty、impact,还有 correctness;以及正在创业的李文轩,如何用 Agent 撬动起个性化教育的杠杆……
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天赋的少年,在星火计划中找到了学术的启迪和职业的方向。
当然,星星之火还在继续,未来会有更多星火少年从这里出发,用智慧与创新燎原行业的未来。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8 月 22 日本周五,下午 14 点,量子位 AI 沙龙邀请了RockFlow 创始人、CEO 赖蕴琦 Vakee,一同来聊AI Agent,怎么搞投资?
欢迎线下参会!面对面交流 AI Agent、金融投资与 AI 创业
一键关注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