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款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储户们对稳健配置的大额存单热情更见提升。
最新的大额存单交易频道显示,不仅大型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利率跌破 2%,部分中小银行推出利率超过 2% 的大额存单,也一路获得追捧,到期利率一下再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 储户青睐高息产品
今年 8 月,多家中小银行陆续推出利率超过 2% 的大额存单。例如,上海华瑞银行上线了利率 2.35% 的 3 年期大额存单,苏商银行则推出利率 2.3% 的 3 年期大额存单……这些产品在当前市场利率整体偏低的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
整体来看,存款利率的下调趋势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多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难以突破 2%。
在利率普遍走低的背景下,储户的关注点正在转向有限的高息产品。客户在存款到期后,为了保持收益的稳定性,倾向于把资金投向利率在 2% 以上的存单。
2. 中小银行 " 投其所好 "
这背后,和部分储户在高息存款产品到期后,将资金转向投资利率仍在 2% 以上的大额存单有关。
众所周知,大额存单的安全性较高、利率固定,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客户而言,这类产品依然是主要选择。而在对比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后,部分客户会选择锁定超过 2% 的存单,以保证资金收益的稳定性。
另外,部分地方银行也推出投资门槛较低的大额存单,这吸引了一部分投资者关注。以上海华瑞银行为例,其推出的 2 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 2.35%,20 万元起存。虽然目前仅限上海客户购买,办理时需提供身份证及相关证明,但依然认购比较火爆。
3. 差异化竞争 " 所需 "
另外,观察市场中的大额存单可以发现,最新一轮较高利率的大额存单发行方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
业界认为,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品牌影响力与客户基础等方面存在差距,更依赖较高的存款利率来稳固吸引力。因而,发行设定较高存款利率的大额存单,也成为中小银行吸引利率敏感型储户的重要手段。
不过,这种策略似乎并非长久之计,偏高的负债成本会加大中小银行息差收窄的压力,削弱其盈利空间,长远说也会影响关联银行的持续经营实力,这是中小银行管理层应该审慎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