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在过去几个月里相继宣布与特朗普政府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但这些国家的企业仍在焦急等待美方兑现承诺。
实际上,美国对这些贸易国家承诺中的关键条款——尤其是针对汽车和钢铁等核心产业的关税减免——迟迟未能落地,25% 的汽车关税令相关行业承受数十亿美元损失。
据媒体报道,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表示,该国一家汽车制造商因关税每小时损失高达 1 亿日元;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也警告称,其成员因此产生的成本已达 " 数十亿 " 且仍在攀升;在韩国,即使最终关税降至协议水平,但其主要车企现代和起亚今年仍可能面临高达 50 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对于这种延迟,华盛顿方面保持沉默,白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的发言人均未对此有所回应。
焦急的盟友们只能在猜测中等待,不确定这究竟是行政流程的拖沓,还是预示着更复杂的谈判困境。有分析指出,行政延迟可能引发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的压力,特别是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汽车制造商的施压。
日本汽车业承压,每小时损失 1 亿日元
日本是最早面临这种不确定性的国家之一。
据新华社,7 月 22 日,日本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原定于 8 月 1 日对日本开征的 " 对等关税 " 税率将由 25% 下调至 15%,备受关注的汽车关税税率也降至 15%。
然而,目前只有前者得以实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 25% 高额关税依然有效。
赤泽亮正在上周五表示,在当前的关税水平下,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将每小时损失 1 亿日元:
" 我们正在持续看到损害——失血并未停止。"
" 我们希望美国能尽快签署行政命令。"
日产汽车上月表示,在关税降至 15% 后,其受到的冲击将从原先估计的 4500 亿日元降至 3000 亿日元。但其首席执行官 Ivan Espinosa 警告称,只要关税生效的具体时间和方式不明确,就难以给出准确的预测。
本月早些时候,赤泽亮正曾前往美国,确认美方将很快调整行政命令以取消关税叠加,并偿还关税超收费用,但这两项措施均未实现。他表示,即使是与英国的协议,协议关键部分的实际落实也用了 54 天,因此如果美国行政命令在 9 月中旬左右出台 " 也不算糟糕 "。
汽车业成本达 " 数十亿 ",欧盟施压要求快速落实
据新华社,美欧 7 月 27 日宣布达成新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 15% 的关税,欧盟将对美增加 6000 亿美元投资及购买价值 7500 亿美元的美国能源等。
然而,对于宝马等汽车出口商而言,原有的惩罚性关税并未减轻。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正敦促尽快执行协议,以缓解制造商及其供应商面临的 " 巨大负担 "。
VDA 主席 Hildegard M ü ller 在周四向媒体透露:
" 欧盟与美国的协议尚未为德国汽车行业带来任何明确性或改善,由此产生的成本已达数十亿,并仍在持续上升。"
前欧盟贸易委员、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研究员 Cecilia Malmstr m 警告称,任何延迟的可能纯粹是行政性的。她表示:
" 如果情况毫无进展,欧盟委员会将面临巨大的报复或采取行动的压力,特别是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的汽车制造商。"
8 月 14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盟委员会发言人 Olof Gill 表示,欧美双方正在敲定联合声明。他表示:" 美国在这方面向我们做出了政治承诺,我们期待这些承诺得到实施。"
韩国汽车业受挫,面临日本类似困境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7 月 30 日,特朗普发文称,美国已与韩国达成 " 全面完整 " 的贸易协议。美国将对韩国征收 15% 的关税,韩国将对美全面开放贸易,接受包括汽车、卡车和农产品在内的美国产品。
目前的情况是,15% 的全面关税在本月初生效,但与日本一样,该国汽车行业面临的关税税率仍为 25%。
贸易数据显示,尽管韩国上半年整体出口因企业预期美国增收关税而提前出货保持了韧性,但对美汽车出口额下降了近 17%,钢铁出口下降超过 11%。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 Joanna Chen 的分析称,即使汽车关税最终降至 15%,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起亚今年仍可能面临高达 50 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因为关税政策在需求疲软和补贴收紧的情况下挤压了利润率。
英国钢铁业备受煎熬
英国方面,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6 月 16 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表示,特朗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共同宣布了贸易协议的一般条款。美国计划为英国汽车进口设定每年 10 万辆的配额,征收关税税率为 10%。
目前,这一协议的大部分条款现已生效,但美国对英国钢铁征收的 25% 关税迟迟未能按协议降至零,这让英国钢铁行业备受煎熬。
行业机构 UK Steel 的贸易与经济政策总监 Peter Brennan 表示:
" 担忧情绪正在加剧,敲定钢铁协议似乎已在英美两国政府的优先事项清单中下滑了。"
Brennan 指出,由于不确定性,多数成员的美国订单已经下降,一家生产商甚至警告称,如果关税不降为零,他们将在年底前倒闭。
执行层面的一个技术障碍是,美国坚持要求用于出口的钢铁必须在英国 " 熔炼和浇铸 "。而英国最大的生产商之一 Tata Steel UK 去年已关闭高炉,无法满足此要求。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他们对获得该规则的豁免持 " 谨慎乐观 " 态度。
Tata Steel 的公共事务总监 Tim Rutter 透露," 美国各部门简直不堪重负 ",这或许能部分解释关税政策延迟的原因,但对焦急等待的企业来说,这并非有效的慰藉。